讼卦(乾上坎下):如何解决纷争
如何更好的解决我们身边出现的纷争,和谐周边环境,促进社会发展?很多组织、个人都在研究这个问题,也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其实我们的前辈已经在这方面作了探索,这就是讼卦,它提示我们该如何停止争讼。
原文:《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九四:不克讼,复既命,渝。安贞,吉。九五:讼元吉。上九:或锡之鞶(pán)带,终朝三褫之。
释文:《讼》,心怀诚信被窒碍,自生恐惧之心。守中庸之道则吉,始终争讼不息则有凶险。宜于求见大人,不宜于渡过大河。初六:不长期争讼,虽会稍受责难,终必吉祥。九二:不能胜讼而及时逃归,使同乡三百户免遭灾难。六三:承袭先人旧业,只要守正,即使处境危险,最终必获吉祥。但如果随从君王做事,却不会有成就。九四:不能胜讼,回心依从正理,改变争讼的态度,安于正道则吉。九五:明断争讼,最为吉祥。上九:或因争讼获胜受到大带之类的赏赐,但在一早晨里就多次被剥夺。
自然现象:卦象为天在水上,表现的是天从东向西转动,江河之水从西向东流,天与水是逆向相背而行的,两者是不同步的。
故事:苏秦张仪纵横春秋,以战国为棋盘,以疆为棋界,以国为棋子,他们全凭一张嘴使得六国合纵连横互相对抗。
比如张仪欺楚:张仪向秦王请缨出使楚国破解苏秦合纵之计,以六里地欺骗楚国和其他国家断交,使得六国之间互相攻伐破解合纵之计。楚怀王被骗后发誓要杀掉张仪,张仪吓得再也不敢进入楚国。
虽然张仪得到秦惠王赏识,在秦国官拜相国,风光无限,其实下场也是比较凄惨,因为秦惠王死后,秦武王继位,很多大臣都说张仪为人狡诈不可信任,秦武王不信任张仪甚至想除掉张仪,张仪就对武王说:您不如把我送给魏国,齐国说了我去哪个国家就打哪个国家,您不是看魏国不顺眼吗?把我送到魏国去吧。果然秦武王把他送给了魏国,齐国听说张仪在魏国就去攻打魏国。魏国慌了,张仪马上安慰魏王说你放心我马上让齐国退兵。于是张仪让使臣通过楚国去和齐国说:张仪跟秦武王说只要张仪在哪个国家,齐国就去打哪个国家,果然秦武王把张仪给了魏国,好让您和魏国打仗,消耗齐国和魏国的实力,秦国好坐收渔翁之利。齐国听了果断退兵。张仪一生都在争讼,却落得个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在魏国一年之后郁郁而终。
苏秦和张仪是师兄弟,也是伟大的纵横家,权利巅峰时期同时掌管六国相印,一笑则天下兴,一怒则诸侯惧。苏秦最后的结局也是惨遭刺杀。
从这里可以看出通过争讼达到目的,最终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从而使自己招致祸根。
启示之一:要懂得进退尺度。传统的中庸之道,让我们一个个都学会了圆滑,变得世故,可也有些畏缩不前,缺乏闯劲,而这并不是真正的处世之道。要真正的在社会上立足,还需要知进退、守尺度,懂得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左右沟通。
启示之二:要善于止讼止争。人与人之间有交流,就必然会产生摩擦,就会出现争斗,至于如何处理这些矛盾,就体现着一个人的智慧。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们追求的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怎么止讼止争就需要我们认真研究讼卦,从中寻找化解之道。
启示之三:要善于协调关系。曾经有一段时间,“圈子”文化盛行,其实这就是一种关系的外化,也算关系的结晶。而这种结晶需要我们来维护,需要我们去经营。
启示之四:要学会克己守正。中正之道,是我们文化的核心。奋斗仍然是时代的主题。但我们要在为自己争取的过程中,坚守本心,恪守本分,这样才能走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