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评丨提议认真审视《生活在树上》作文风波的真实民意

关于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如果不是《教学月刊》社公众号文章自己特别强调“是因陈建新副教授个人推荐因素”而将初评39分的作文成绩改成满分;如果不是陈副教授自己在担任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期间,频繁对外参与可能影响职务行为的出书和讲座;如果不是这篇作文文风实在太过生僻,与公众认知格格不入,等等原因的话。

我想这场风波绝不至于持续如此之久,至今还迟迟得不到平息,甚至还有愈演愈烈的苗头。

事实上,满分作文,历来就是网上舆论的话题焦点和讨论热点。而对比往年类似情况看,无论是什么样的满分作文,都会或多或少引发一阵热议,公众评价也不尽相同,赞同、质疑、批评等各种声音都有,这本来很正常。因为从小地说,满分意味着完美、perfect!是接下来几年,高考考生们竞相模仿的风向标;而往大地讲,满分作文会对一代人的文风形成潜移默化的潜在影响,关系到这批人高校毕业进入社会后从文行文的思想惯性,信号的引领意义非同凡响。

但这次是个例外,因为舆论针对该满分作文提出的质疑和猜想有其合理性和针对性,应当尽快进行线下核查,及时公开作出回应,避免因未有效回应而导致信息不对称、信源部分失真,误导公众更加相信“由果推因”,将负面猜想的可能性认定为必然性,最终令舆论陷入一股无形无尽的联想漩涡和情绪漩涡,造成社会思想的深层次伤害。

我认为,无论是教育主管部门、教育考试院,还是关心这场风波的我们,都要认真审视这场公共舆论风波背后的真实民意,以提炼真实信息,共同帮助主管部门单位提供一条可供参考的、可供解决暴露问题的工作路径。个人分析如下,供参考。

一是忧虑生僻连篇取巧文风释放错误信号。的确,满分作文的标准不可能做好绝对量化,毕竟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起码要得到多数认同。观察发现,与往年满分作文舆论反馈不同,这次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以生僻字取胜”“语义含混、逻辑不通”类似评价占据绝大多数,网上评价集中负面。批评声音一致认为,如此生僻文风评为“满分”,势必会在之后诱发“范文模仿”“取巧效仿”等社会连锁反应,带歪带偏社会风气,最终会反向折损高考公信力。

二是提议进一步核查陈副教授阅卷组长职务行为与出书讲座谋利之间有无潜在关联。剖析舆论心理后认为,公众之所以愿意相信个别自媒体提及的怀疑陈副教授可能与涉事学生存在“生僻字暗号作弊”等猜想,并非真的深信不疑,而是与其任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期间,长期在各地中学开展高考作文写作指导讲座,频繁出版《高考作文实战实训》《论述类文章精选精评》等书籍有关,不自主地产生了其职务行为与评卷标准之间可能存在利益输送的关联遐想。建议以此为线索进行深入彻查,及时进行公开回应,因为这个对社会公平公正的潜在伤害实在太大。

三是一己之力将初评39分定为满分的过高批卷权限需要重新论证。回顾发现,该作文并非批卷人一致满分,而是在初评39分基础上,因阅卷组组长陈建新副教授个人强力推荐的原因而被修正成了百分。舆论普遍认为,陈建新副教授在高考评卷中的个人权限实在太大,与高考阅卷公平公正的原则存在出入,也易滋生腐败,一致提议考试院需要重新论证阅卷组长的评分权限,以避免个人因素决定考试分数的情况再次发生。

当然,关于这场舆论风波,这两天署名“浙江省写作学会”回应舆论争议的姿势堪称负面典型。细读完《关于这次高考作文“满分风暴”的几点说明》,语气语态透着满满“我都对,你都错”的盛气凌人,及声称要追责拷问舆论的满肚子怒气火气,令人唏嘘。

在我看来,这不是在平息舆论,更像是在火上浇油,是在最大限度触发公众产生更大的“怼”抗情绪和“扒皮”心理,最后将让后续舆论陷入一股无穷无尽的联想漩涡和情绪漩涡。

讲真,我都怀疑,拟这份回应稿的同志,究竟是跟陈建新副教授有着多大的深仇大恨,非要如此“落井下石”,往死里整。

一杯咖啡   一堂舆情
(0)

相关推荐

  • 作文人工阅卷的准确率高吗

    作文人工阅卷的准确率高吗 渐新堂 作文人工阅卷的准确率一直是耿耿于怀的心事. 平时很多情况下,给分的老师说不出为什么甲同学的作文76分乙同学的是74分.有理由,但是,自己的底气都不够,自然很难说服学生 ...

  • 高考生写下755字作文,阅卷组长有30字不认识,却被评为满分作文

    哈喽,大家好,我是学姐侃妹!年年高考第一科语文结束后,最先冲上热搜的就是语文作文的材料,今年也不例外.今年作文的素材紧贴时代,形式也比较创新,对考生来说作文虽然被称为"半壁江山", ...

  • 高考满分作文:指挥棒还是奖牌

    人民视觉供图 最近,一篇名为<生活在树上>的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引发网络热议.人们的观点也非常鲜明地分成了两派:有人认为,这位考生的知识面和阅读量.以及对哲学问题的思考令人印象深刻:也有人认 ...

  • 浙江陈建新副教授被处理,高考语文仍有4问

    浙江一篇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引起了不少争议.昨天,浙江教育考试院的处理结果出来了. 浙江高考语文阅卷组长陈建新老师,在评卷结束后,未经允许擅自泄露考生作文答卷和评卷细节,停止参加国家教 ...

  • 浙大的陈建新副教授,您的脸呢?

    昨天本文发了以后又删了,很多朋友很关心我,问我是不是又被人删了,这里澄清一下:是我本人删的,和浙大无关.只是因为觉得写得有点不过瘾,所以想再写一遍,毕竟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嘛... 浙江高考满分作文这事, ...

  • 说说那篇高考满分作文

    浙江的那篇高考满分作文,引发了全网热议. 那满分作文的文风,我确实是不喜欢,但对这种文风倒也蛮熟悉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看高三作文,也常会看到这种模样的文章.就是作者读了不少书(有时是囫囵吞枣式的),也 ...

  • 那个拿到满分的孩子,你还是从树上下来吧

    推前记:本文发表于<辽宁日报>8月10日,略有改动.题目本拟叫<古今中外作家论文病>,后来编辑改成了这么一个颇为吸引眼球题目,相信应该能提升不少点击量,遂从之. 近日,一篇浙江 ...

  • 浙大是承包了今年的热搜嘛?!

    科举是一项伟大的发明,伟大之处在于破除门阀,加强底层人民向上跃升的流动性. 而且科举高中之后,直接就变成国家公务员,所以古代的科举类似于现在高考外加公务员考试以及部委遴选考试. 由于收益实在可观,所以 ...

  • 欧阳修怎么批阅满分作文?

    有考试以来,考官与考生之间的斗法,就成为恒久的话题.   这不,浙江考生写了一篇<生活在树上>的高考作文,不仅导致了考生和考官的隔空碰撞,更引发了舆论的广泛关注.   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 ...

  • 网络容不下一篇晦涩满分作文,多元评价任重道远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浙江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随着某位专家的不吝赞誉而被广泛传阅,文章中晦涩的文字和满篇的名人名言备受批评.而评卷人从最初的39分到满分的变化也被认为是一种不好的导向,被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