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四经·十大经·12前道》诗解圣义卑身名正道正

题文诗:
举事,阖于天地,顺于民心,祥于神鬼,

使民同利,万夫赖之,义也.圣人真情,

身载于前,主上用之,长利社稷,世利百姓,

天下名轩,国之,于是虚聚.壹言利民,

谓之士也;壹言利国,国士.是故君子,

卑身从道.以辩之,强以行之,道并世,

柔身,王若知之,国家之幸.国大人众,

国也.然其主若,身载于后,主不用贤,

则其不利,国家百姓.王知之,国之不.

王者不以,幸治国,治国之道,固有前道,

上知天时,下知地利,中知人事.善阴阳情,

知雌雄节,知雄守雌,知刚守柔,上善若水,

真情正名,名正者治,者乱.正名不奇,

奇名不立.正道不殆,可后可始.乃可小夫,

得之以成;乃可国家,得之以宁.小国得之,

以守其野;大国得之,并兼天下.无形,

无形有原,而无端际,者实,弗用虚.

合之于道,而涅于美,循之有常.古之贤者,

道是行.知此,,情通鬼人,

以居军,以居国昌.古之贤者,道斯之行.
原文

举事也,阖(合)于天地,顺于民,羊(祥)于神鬼,使民同利,万夫赖之,所胃(谓)义也。身载于前,主上用之,长利国家社稷,世利万夫百生(姓),天下名轩执于是虚。壹言而利之者,士也。壹言而利国者,国士也。是故君子卑身以从道。知(智)以辩之,强以行之,并世,柔身以寺(待)之时,王公若知之,国家之幸也。

国大人众,强国也。【若】身载于后,【主上不用之,则不利国家社稷,万夫百姓。王公而不知之,乃国家之不幸也。故王者不以幸治国,治国固有前道,上知天时,下知地利,中知人事。善阴阳情,知雌雄节,知雄守雌,知刚守柔,上善若水,真情正者治,奇者乱。正名不奇,奇名不立。正道不台(殆),可后可始。乃可小夫,乃可国家。小夫得之以成,国家得之以宁。小国得之,以守其野。大国(得之以)并兼天下。

道有原而无端,用者实,弗用者雚(空)。合之而涅于美,循之而有常。古之贤者,道是之行。知此道,地且天,鬼且人,以居军以居国昌。古之贤者,道斯之行。

 译文

那些得道的圣人在做事时,总是考虑如何符合天地之道、顺应民心和神祗的意愿,并且兴民同利,人们都依赖于他们,这便是所谓的道义。他们应该得到应有的官位,君主任用了他们,对于整个国家乃至全天下的人都是大有利处。这样的话,天下的名士就都会来归附的。一句话就可以使君主获利的,这便称作“士”;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获利的,这便称作“国士”。因此说,有道的贤人都是谦卑己身以遵从天道,用他们的才智去认识道,努力用道去指导自己的行动,并且寻求道的与世相合,卑屈己身以待天时。作为一国之君,如果懂得了这些圣贤们所掌握的道便是国家的大幸了。
     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这本该算是强国了。但如果得道的贤人不能得到应有的官位,君主不任用他们,那么对于国家乃至全天下人都是大为不利的。作为一个统治者来说不能够认识到这一点,这是国家的大不幸。君主不应该不遵天道而以侥幸治国,治理国家本来是有既定的法则的,这便是要懂得天时、地理、人事;而且,精通阴阳之道。…… 正定名分使名实相符万事就由条理,否则就会纷乱无序。正定了名分则万事可成,不正定名分事情就不会成功。天地正道是永不衰败的,掌握了正道,则后动先动皆顺当自如。“道”不但可施用于个人的修身,也可施于国家的治理。个人得“道”则可成就其事业,国家得“道”则可以治理太平。小国得“道”可以常保其疆土,大国得“道”则可以统一天下。

“道”是有他的本原的但却寻不着它的边际,应用它的时候会感到它的实有,不用它的时候似乎它又是空无的。合于“道”则万事万物都会向好的方向转化,遵循“道”则一切都会有常规。古代圣贤,办事只知遵行“道”。懂得了“道”,则天地之道、人鬼之道皆能相宜。用“道”来治军则军队强大,用“道”来治国则国家强盛。古代的贤圣,只知遵行“道”。

(0)

相关推荐

  • 读巜吕氏春秋》谨听

    原文"名不图立,功不自成,国不虚存,必有贤者!"贤者之道,牟而难知,妙而难见. 几句话道出治国理念!一个国家的名声,不是凭空建立起来的,功业不是自然成就的,国家不是天生就强大而屹立 ...

  • 78读懂《道德经》第七十八章: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原文]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老子讲堂] ...

  • 道德经解读: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这话出自<道德经>第78章,它的原文是: [原文]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 ...

  • 论语日课374:避世不是无所事事,最终还是要有所为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子曰:"作者七人矣."(<论语·宪问>14.36) 有所为,有所不为.不为,即 ...

  • 《黄帝四经·十大经·14顺道》诗解柔俭不先雌节情真

    题文诗: 帝问力黑:大庭氏之,有天下也,不辨阴阳, 不数日月,不志四时,地成以财.为之若何? 力黑答曰:大庭氏之,有天下也,安徐正静, 柔节先定,良温恭俭,卑约主柔,常后不先. 体以正信,仁惠爱人,端 ...

  • 《黄帝四经·十大经·9成法》诗解循名复一义正真情

    <黄帝四经·十大经·9成法>诗解循名复一义正真情 题文诗: 帝问力黑:唯余一人,兼有天下,猾民将生, 妄辨用智,不可废阻.恐或用之,以乱天下. 请问天下,其有成法,可以正民.力黑曰然: 天 ...

  • 《黄帝四经·十大经·2观》诗解2先德后刑顺天适时

    题文诗: 盈阴布德,重阳以长,昼气开天,成民功者, 所以食之.宿阳修形,重阴以长,夜气闭地, 以孕育者,所以继之.不靡不黑,正以刑德. 春夏为德,秋冬为刑.先德后刑,以养其生. 姓生已定,敌者生争,不 ...

  • 《黄帝四经·十大经·10三禁》诗解行恒毋逆知止顺民

    <黄帝四经·十大经·10三禁>诗解行恒毋逆知止顺民 题文诗: 行非恒者,天以禁之;爽违农事,地以禁之; 失政令者,君以禁之.三者既修,国家几治. 地之禁也,不堕高陵,不增下壑,毋服川泽, ...

  • 《黄帝四经》十大经篇.前道全文,翻译赏析

    原文圣(人)举事也,阖(合)于天地,顺于民,羊(祥)于神鬼,使民同利,万夫赖之,所胃(谓)义也.身载于前,主上用之,长利国家社稷,世利万夫百生(姓),天下名轩执□干于是虚.壹言而利之者,士也.壹言而利 ...

  • 黄帝四经 十大经·前道

    圣(人)举事也,阖(合)于天地,顺于民,羊(祥)于神鬼,使 民同利,万夫赖之,所胃(谓)义也.身载于前,主上用之,长利国家 社稷,世利万夫百生(姓),天下名轩执□干于是虚.壹言而利之者, 士也.壹言而 ...

  • 《黄帝四经·十大经·前道》原文阅读及翻译

    十大经·前道 圣(人)举事也,阖(合)于天地,顺于民,羊(祥)于神鬼,使民同利,万夫赖之,所胃(谓)义也.身载于前,主上用之,长利国家社稷,世利万夫百生(姓),天下名轩执□干于是虚.壹言而利之者,士也 ...

  • 黄帝四经 十大经·名刑

    欲知得失,请必审名察刑(形).刑(形)恒自定,是我俞(愈) 静.事恒自也(施),是我无为.静翳不动,来自至,去自往.能一乎? 能止乎?能毋有己,能自择而尊理乎?纾也,毛也,其如莫存.万物群至 .我无不 ...

  • 黄帝四经 十大经·顺道

    黄帝问力黑曰:大堇(庭)氏之有天下也,不辨阴阳,不数日月, 不志四时,地成以财.其为之若何?力黑曰:大堇(庭)氏之有天下也, 安徐正静,柔节先定,良温共(恭)俭,卑约主柔,常后而不先.体正 信以仁,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