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发烧友追寻的两种不同的“现场感”!
音乐会现场和唱片的“现场感”两种不一样的标准
通常我们去听现场一般不是在舞台上,而是在下面的听众席中,因此,我们一般所认为的所谓“现场感”实际是指在离开舞台一定距离下的听众席位置上听到的声音为准。
而唱片录音就不同了,通常情况是录音话筒“站”在舞台中间,它离开乐器、演唱者的嘴巴非常近,这种极其“亲密的接触”,犹如我们从远距离的观众席来到舞台上的乐队中间。那么,这两种不同距离和环境听到的音乐声有什么不同呢?其实,答案大家都可以通过自己的经验能想象得到的:观众席位置上听到的声音——高音柔和、中音圆润饱满,低音量足并下潜似乎很深。
另外,前后的空间距离感强。而当我们像录音话筒一样站在舞台中间听音乐的时候,我们的感受与刚才就完全两样了,高音未必柔和了,齿音强烈了,喉部的气息声音因为距离离开我们耳朵极近,所以,那种喉部的丝丝声特别清晰,朋友不妨做个实验——请你身边的亲人贴近你的耳朵(犹如录音的话筒贴着歌唱者的嘴巴一样)唱几句歌词,不光是高音的感受变化了,而且此时的中音并不见得饱满滋润,在感受低音或者低音乐器发声时,你会觉得低音所谓的余韵和下潜包括量感似乎减少了,为什么呢?其实,大家知道,由于低音的波长很大,所以它的延伸必须达到波长对于空间长度的要求。
所以,在舞台中间听到的低音速度快而且量感一般。由此,我们可以想象有些器材发出了唱片录音中本来所没有量感和下潜,是因为器材本身的失真所带来的音染。当音盆在该停止震动的时候还在震动,于是所谓的“量感”就增加了。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却很喜欢这种“质量”的低音,不但如此,还以为这种低音是正确的!所以,问题就来了!争论也就自然产生了!
两种不同的“现场感”总结
1、细节的差别:唱片录音“现场感”中的细节比听众席上的“现场感”的细节多出很多。有时因为近距离的录音关系,一些杂音和细节会影响到音乐主旋律的呈现和突出,所以,极端高细节高解析度的唱片录音会使你感到音乐声并不怎么好听!
2、高音的差别:唱片录音“现场感”中的高音比听众席“现场感”的高音能量更强,甚至有刺耳的可能。人声的齿音和喉部的丝丝声在唱片录音“现场感”中更为明显和强烈。有时,听众席上听到的所谓娇嫩的女声在录音“现场感”中会被齿音和喉音所掩盖,你很有可能感受不到那种“娇嫩”!
3、中音的差别:唱片录音“现场感”的中音比听众席“现场感”的中音要单薄。一方面由于高音细节极端丰富,极高频部分的充分呈现,使得我们感觉中音部分变薄了。
4、速度的差别:唱片录音“现场感”中的速度远远超过观众席“现场感”的速度。道理很简单,离开发声体的距离越近感受到的时间就越短,时间越短速度当然就越快了。观众席“现场感”的速度也因为距离的关系,就明显变慢了。
5、低音的差别:唱片录音“现场感”中的低音量感比听众席“现场感”的低音量感明显要少。这是因为唱片近场录音的速度快和距离近,在这两个根本因素的作用下,低音在速度加快的同时量感自然就没有远距离听音来得多了。
6、气氛的不同:唱片录音的气氛必然是“紧张”的,而远距离聆听舞台演奏可以是轻松淡定的。大家知道如果远距离观看战争,一般你的感受是气氛比较平静。相对于自己直接参加交战或者作为战地记者,那种紧张的气氛是远距离观看所没有的感受,由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当你身临其景地处在乐队的中间,你将直接感受到乐手的那种全神贯注所感染你的那份“紧张”!
那么,作为最终真实还原唱片信息的音响器材应该以哪一个“现场感”为最合适或者所谓正确的参考标准呢?——答案已经明了了,既然您播放的是录音唱片,那就理所当然应该以唱片录音的“现场感”为唯一标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