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种树与育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唐代大文豪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有意思的故事,故事说的是有一个姓郭的驼背人,他以种树为职业,他种的树啊,没有不成活的,每一棵都长得高大茂盛,结的果实呢,是又好又多。
因为他种树好,人们就争着在家里奉养他。其他种树的人,虽然很是羡慕,想效法他,但是没有谁能比得上他。别人就问他种树有什么诀窍?
他回答说,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我只不过是顺应树木的本性,让它自由自在的去生长罢了。树木的根部需要舒展,土要用原来的土,培土要均匀,筑土呢也要紧密,种好了以后不要再去动它了,不要过分的去担心它,让它按照自己的天性自然生长。可是别人种树,树根卷曲就换上新土,培土不是太松就是太紧了。有的人呢又太溺爱它们,早上起来去看一看,晚上再去摸一摸,已经离开了又回头看一看,甚至抓破树皮来观察它是荣是枯,摇动树干来检验土的松和紧,一天天背着树木的本性,看起来你好像是在爱它,实际上却是害了它,所以他们没有我种的树种得好。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郭橐驼种树的道理,也同样适用于父母养育子女之法。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会得到幸福,问题是父母经常讲自己自以为是的标准强加给孩子。很多父母是按照自己的设想,从上幼儿园开始,除了识字,做算术题,还要培养孩子各方面的才艺。结果呢,使我们的幼儿园办成了小学,孩子们失去的童真的乐趣,应该自由玩耍,主动探索未知世界的权利,被父母幸福的希望给终止了。其实家长应该避免用自己思维的尺子去度量孩子;用自己的眼光看待孩子世界;用自己的道路来狭隘孩子的选择,否则孩子自然的天性,就会逐渐被各种过早灌输的知识给扼杀了。即使到了参加高考的时候,很多孩子对自己应该选择报考什么样的专业也一脸的茫然,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被父母安排的人生。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孔子的意思是说,懂得学习的人不如真正热爱学习的人,热爱学习的人呢,不如把学习作为快乐的人,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其实啊,当孩子的情感得到尊重和满足的时候,他才会感到幸福。因为幸福呢,是内心的一种情感体验,一个情感不断受到压抑,得不到肯定的人是无法感受到真正的快乐的。孩子有着自己独立的人格天性和兴趣爱好,父母如果过于执着地按照自己的理想去塑造孩子的未来,那就是生而有之,为而恃之,长而宰之,违背教育之道。
只有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根据孩子的性格、特征,他的天资、乐趣的取向帮助他们成长,才能做到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让孩子在学习中体会到乐趣和对自己的好处,才是教育孩子的教育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