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丨中医脏腑辨证诊治法,原来这么深邃

中医能治病,西医也能治病,二者都是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人类为了减轻病痛,减少死伤,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手段。中医是以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控制转变,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为防治原则 。以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为基本治疗方法。中药、方剂、针灸、推拿、按摩等为治疗手段。

脏腑诊疗位于中医诊断与治疗的首位,其地位举足轻重。要弄清楚中医脏腑辨证诊疗法,首先要知道脏腑的概念。脏腑即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六腑包括小肠、胆、胃、大肠、膀肌、二焦。奇恒之腑包括脑、髓、骨、脉、胆等。讲养生不离脏腑,讲病证虚、实、寒、热不离脏腑,讲经络、针灸也不离脏腑。清代著名医生唐容川在其所著《血证论·脏腑病机》中说:“业医不知脏腑,则病源莫辨,用药无方”,可谓一语中的。

那么,在中医脏腑辨证诊疗法中,什么叫辨证呢?辨:包括辨别与分析两方面内容。证:即是一组症状的综合与归类。辨证:是运用四诊所获得的客观资料(即证候,包括患者的症状、体征、患病过程等有关资料),运用中医理论(三因、四诊、六经、八纲、脏腑、气血等等)分析辨证,从而提高认识原因、病理、病机、病位,同时注意病情的发展趋势与邪正盛衰,从而概括和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诊疗即施治。施治是在辨证的基础上,根据辨证的结果,不同证候,而采用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按方用药。因此辨证是施治的依据;施治是治疗的目的。辨证施治即不同于对症治疗,也不同于西医的辨病治疗,它把人体的内在联系,疾病的发展变化规律联系起来。辨证施治可以说是病因疗法。

中医脏腑辨证诊疗法非常重视人体自身的统一性、完整性以及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中医基础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配合,在病理上相互影响。若人体脏腑组织器官发生病变,除了其本身的功能异常外,还常常影响到别的脏腑,甚至造成整体功能的紊乱。

中医脏腑辨证诊疗法是以证候为中心,阐述它的病机然后思考怎么治疗,这就是中医的辨证施治。不要把中医所说的脏腑和西医的脏器去对应,中医的脏腑和西医的脏器是大不一样的。中医说:肝主疏泄,主藏血,而不是肝炎、肝硬化的那个肝。中医说心主血脉,主神明,开窍于舌,汗为心之液,很多精神方面的疾病要从心论治。中医说:脾主升清,主运化,是气血生化之源,和西医的脾是大不一样的,西医认为脾可以切除,而中医的脾是后天之本,万万不可轻视。中医说:肾主骨生髓通于脑,包括了西医很多系统的疾病,所以说,中医的脏腑讲的是功能,而不是西医那个简单的脏器。

在甘肃省,有一位中西医结合的先驱者,也是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医脏腑辨证诊疗法”的传承人,他叫许自诚,提出的“脏腑学说”,成为中医理论体系核心的学术观点。时至今日,“脏腑学说”已得到普遍认可,成为编写中医学院的教材和开展中医理论及中西医结合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

中医脏腑辨证诊疗法是我国传统的医疗诊断方法,其中蕴含着中华文化的独特内涵,是中华儿女几千年来对抗疾病总结出的优秀结晶,保护华夏民族顺利延续,是宝贵的文化财富。现如今,西医东渐,中医文化更需要宣传和保护,可喜的是,我们已经付诸了行动。


非遗传承人展播
甘谷唢呐之王想太
王想太生于1969年,天水市甘谷县人。15岁随父亲王仓胜学习唢呐演奏技艺,后来拜金山乡谢家川子唢呐艺人王银寿为师,学习唢呐吹奏技艺。1998年开始独立演奏唢呐技艺,并成立了金山乡唢呐演奏队。从2005年开始,历年参加的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唢呐演奏方阵,多次荣获优秀集体奖。现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甘谷唢呐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