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三原因造成北京人行步道“梗阻”,打通到底难在哪儿?
人行步道不足一米宽,上下班高峰人流如走“独木桥”。这是南礼士路南口一段32米长的人行步道之前的情况。上个月,这段影响出行长达25年的“梗阻”终于拓宽了。
探访
“难”礼士路终于不再难
改造后
改造前
现象 人行步道宽仅0.9米
西城区南礼士路沿街,分布着多家规划建设单位。街道南口东侧还有国内第一个与既有建筑合建的地铁站出入口——地铁1号线南礼士路东北口。
出地铁口向北,行至建威大厦楼前,人行步道突然变窄,让来往行人感到无比局促:宽度只有0.9米,两人并行已属勉强。后面行人着急赶路,只能“借道”旁侧的非机动车道,与快速行驶的自行车、快递车、电动自行车抢行。
“都好多年了!不知道该向谁反映。”周边居民和过路行人多有怨言。
究因 人行步道如何变窄的
事实上,在建成之初,南礼士路南口并非这般景象。
历史档案记载,上世纪50年代,南礼士路道路红线宽度为30米,其中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道总宽13米,两侧步道各8.5米,是一条舒适宜人的综合型街道。上世纪90年代中期,建威大厦落成,南礼士路南段也同步进行了改造,将原人行步道分割为隔离带、自行车道和人行步道三部分,步道宽度缩窄至3.5米。随后,这仅有3.5米的步道又被建威大厦门前一处被栅栏围起的附属绿地所占,2015年前后才在非机动车道上“垒”出一条宽约0.9米的小路,供行人通行。
从1996年建威大厦建成算起,这段人行步道的“梗阻”已有25年之久。
“绿带与道路空间的矛盾,是管理不完善时期的历史产物。早期的规划验收重审批轻管理,特别是对于实施过程的管理,不像现在需要由各个部门联合验收。”有规划人士分析,由于已经侵入了道路红线,因此将这处附属绿地认定为违法建设是有依据的。“如果是一栋房子可能早就被拆除了,但这里偏偏是一块不起眼的绿地,没有引起管理部门的注意。”
据了解,其间也曾有职能部门想拆除绿地,却遇到了种种阻力,问题一拖再拖。
解决 各部门协调恢复原宽
今年5月,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市规划院)正高级工程师荣博拨通了“12345市民服务热线”的电话。与多数只能简单反映问题的来电不同,荣博不仅对问题进行了详细描述,还把主责部门和协同部门都一一列出,便于工作人员根据记录内容分派给相应部门。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荣博接到了月坛街道办事处、区规自分局、区城管委等各部门的回电。
“每个部门都会跟我说他们有什么难处,但我能感受到,大家从心底里是愿意一起来解决问题的,我认为这一点很重要。”在这个案例中,荣博既是反映问题的普通市民,又是专业的规划工作者,所以在沟通时更加诚恳、耐心,也收到了更好的效果。“这件事情不是任何一个部门分内的事情,需要各个部门集体向前迈半步,所以大家在情感上取得共鸣是非常重要的。”
5月12日,在建威大厦会议室,月坛街道办事处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召开了关于协助推进南礼士路建威大厦前人行道恢复工程协调会。各个部门很快达成共识,并形成了初步实施方案。从拨打热线电话到8月19日改造完成仅用时3个多月,这是各个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企业为了公共利益做出相应让步的结果。
改造后的人行步道恢复了3.5米的宽度。南北行人可以安心地并肩而行,在漫步中感受城市的魅力。
问题
三类原因导致通行不畅
与南礼士路相似的现象,在北京并不少见。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攀升,街道空间长期优先服务于机动车通行,行人处于弱势地位,人行步道的通行障碍也就普遍存在。
“造成人行步道通行不畅的问题主要有三类。”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城市保护与更新研究院总规划师张帆介绍:“一类是没有按照规划实施的,比如南礼士路南口,绿地进入了道路红线,一类是市政设施侵占,比如配电箱等,还有一类是共享单车、小电动、快递车占道,无序停放。”
在朝阳门南小街,大型配电箱随处可见,有的甚至占到了人行步道一半以上的宽度;银河SOHO周边,转弯处的人行步道完全被共享单车占据,行人只能与快速通行的外卖电动车共享非机动车道;朝阳门北大街,环卫站的数十个垃圾桶就摆放在人行步道上,不仅有碍观瞻,而且气味难闻;建华南路,散乱摆放的长条水泥墩没有任何实质作用,却严重阻碍行人通过……记者随机走访的短短几公里路程,就发现了许多问题。
“在城市快速建设的阶段,道路建设和改造过程中很容易留下一些零零散散的问题。”市规划院高级工程师郭婧对街道空间研究多年。在她的电脑里,专门设置了一个文件夹,用来存放平时在工作生活中发现的形形色色的街道空间问题,现场照片已积攒了数百张。“比如道路拓宽过程中,涉及部分产权主体利益的协调,比较常见的就是人行步道在某个路段大幅缩水甚至完全缺失;再比如配电箱问题,在城市用电用能负荷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增加或者置换配电设施是一个普遍需求,但因为这些配电箱很难协调进入产权主体的地块或者建筑内,最后只能放置在街道的人行步道上。”郭婧坦言,这样的案例太多了。
方案 搭建多部门多方统筹平台
步骤 摸排问题逐一认领
据了解,早在2014年,北京就出台了全国首部统筹城市道路空间规划设计的地方标准,提出机动车、自行车、行人交通并重。此外,本市还编制了《北京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专项规划》,制定了《北京街道更新治理城市设计导则》,包括对人行步道上大量道路附属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排布立规等内容。近期,《北京市慢行系统规划(2020年-2035年)》草案也启动公示,为慢行系统的改善带来新的契机。
“共识有了,导则有了,首先就是把一个一个的问题点抠出来。”张帆建议,可以充分发挥责任规划师、网格员等基层治理的力量,结合市民群众通过12345等渠道反映的线索,把问题摸排清楚,便于下一步认领、解决。
城市规划专家、北京城市象限科技有限公司CEO茅明睿也表示,此前团队曾做过城市“添堵地图”,动员路人在地图上扎针,“吐槽”身边街道上的问题。“你会发现,很多都是'无头’问题,你不知道该反映给谁,反映给哪个部门。街道上一个很小的问题,可能二十几个部门都有管辖权。各部门缺乏统筹,是问题的关键。”
路径 多方协商统筹实施
多位规划人士向记者表示,街道空间的重新分配与更新改造,在技术层面并非难题,却少有切实可行的多方协商机制与实施路径。
“如果孤立地审视政府诸多部门的权责划分,貌似都是各尽其职。但城市终究不是一个可拆卸的乐高模型,而是彼此紧密关联的有机整体,势必要求多部门乃至所有利益相关方之间的统筹协调。”一位规划专家表示。
统筹平台的搭建,非一日之功。如今,“12345市民服务热线”和“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的平台给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反映问题的通道。但也应看到,12345更适用于单个案例的解决,要想系统性推动街道空间的改善,还要在体制机制上继续下功夫。
“南礼士路南口人行步道缺失问题存在长达25年之久,其间相关部门也研究过多次,未能解决,其主要原因是各个部门习惯的思维方式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荣博认为,城市街道空间改善工作各个环节的关系尚未理顺,规划、建设、管理一体化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来源:北京晚报 | 记者 陈雪柠
编辑:王琼
流程编辑: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