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是抄不出一个清朝格格的,这没文化的配图竟然连常识也掉线!

(所有“原创”文章谢绝转载,授权请微博私信@春梅狐狸)
PS:把本文分享到朋友圈,当然是十分欢迎哒!
之前层正面指出过公众号“明清史研究资讯”(现已改名“历史研习社”)洗稿我的一篇关于用服饰史分析朱元璋画像真伪的文章,结果还把观点东拼西凑得乱七八糟的。详见 >> 连抄你都抄不对!你的脑子才是鞋拔子吧~
这次他们不洗稿了,改抄书了……可笑的是,抄书都能抄出笑话来!
先把信息挂上来,谁叫咱们“结怨已深”呢!
文章题目
作者和公众号
全文内容大家直接去百度百科的“旗头”词条下面看就行了,一!模!一!样!谁能告诉我她写出来的参考文献用在哪里?垫屁股了么!
公众号文章截图
历史研习社
旗头词条截图
百度百科
公众号文章截图
历史研习社
快找找有错别字么?这Ctrl+C Ctrl+V的文章,估计连半角符号都能一个不落地放上去吧!
是啊,全中国估计有一半的公众号都在抄袭百度百科,但是人家不会往上面贴原创标记啊!更不会自称什么“硬派明清史社员”,XX史还不够显脸大的,还要贴上去一个“硬派”!
上面文章截图不说百度百科的内容,只说配图好了,这根本就不是“知识”范畴的问题,根本就是“常识”的问题了!请问入关是几几年?就有照片了?更何况,你自己文字都写是“辫发盘髻”了,辫子呢?
哦,我忘了,你是复制的,根本就没看一眼自己复制了什么就网上乱贴图片了,怪不得图文错拼了!呵呵哒,还是不知道哪里缓存的渣小图。
来,让本狐教你正确配图!
本号曾发表的【旗头】原来这么多年都看错了清宫剧啊!一文里的截图
至于那张渣图是约翰`汤姆逊在1871-1872年期间在北京拍摄的,当时已经是同治了!
而且这张图之所以经常会在讲旗人发型的时候被用到,其实是为了用她的背面图。
发现什么了么?不仅仅是这个两把头十分小、装饰朴素的问题,更在于背面——没有燕尾!就如同我们梳马尾辫一样,后脑勺是光的,所以这张图的使用往往用以说明,清宫戏大行其道的燕尾至少在同治年间还没用在旗人女子的脑袋上。
△ 清宫戏里一定会梳的燕尾
究其原因,我之前在《“满汉”与“旗民”:清代的民族与服饰之别》里特别提到了,“燕尾”一直是明末以来汉人女子的发型特征!到临近清末的时候,旗人女子才开始使用燕尾,没想到反而成为了很多人心目里旗人女子特征了,也是哭笑不得啊!
正是由于旗人女子和汉人女子的历史真实面貌,和我们通过清宫剧里认知到的有很大的出入,倒是大家在使用老照片的时候经常会分不清楚民族差别。
于是本文又多示范一个错误——
公众号文章截图
历史研习社
这张照片是再明显不过的汉人女子,从服装到发型,都是妥妥的典型的汉人女子——“三绺梳头、两截穿衣”,这么典型都认不出的话,估计也就只能看看电视剧了!
同样还是约翰·汤姆逊的那批照片里,有一张非常有名的旗人女子和汉人女子的同框,年代也正好和这张照片相仿。
△ 左边为汉人女子,右边为旗人
可以看得出差别还是十分明显的。
如果说上面至少还懂得用几张老照片唬唬人,也算是带着几分认真在装X的话,那么这张手绘出现就显得连骗人都不那么敬业了。
公众号文章截图
历史研习社
这不是一个id叫traysxi的网友自己画的么?平心而论,画工不咋滴,还有满满的电视剧影子。
我发现有些非专业的人特别喜欢画发型,这是某种少女梦的投射么?那少女梦就不能顺便负责一下“学习”么!害我每次都要一遍遍被人问,我对这种拽名字都拽不对的实在是没啥感想啊!
公众号文章截图
历史研习社
淘宝风也上了,完全没有感想啊!简直外行都能看出狗血来,难的她还洒出了五千年文明的feel来了!
为了让这篇文章看起来像原创,作者在前面加了一点自己当年看琼瑶剧的心得,文末还讲了一个一看就是百度来的故事。嗯,我帮大家检索过了,依然是Ctrl+C Ctrl+V的,真省心。
公众号文章截图
历史研习社
开头:
结尾:
唯一她自己写的那段开头,连小学语文都欠缺,最后那一堆“XX啊”完全不在一个类比水平里,醉了。而且,题目里分明说的是“清朝的格格”,结果全文除了开头提了琼瑶的“还珠格格”,完全文不对题!
我都不要求你能写正确了,好歹符合下小学语文吧!
想起来之前这个公众号“洗稿”我的文章,我曾去交涉过,对方很是好笑,闭口不提“洗稿”的事儿,反而一个劲邀请我参加他们的什么“原创团队”。
看来这就是他们的原创团队,果然很原创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