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 |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论”第二卷《阿奇达慕斯战争》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论”第二卷

耶鲁大学古典学与历史学荣誉退休教授唐纳德·卡根撰写

阿奇达慕斯战争
The Archidamian War

[美] 唐纳德·卡根(Donald Kagan) 著

李隽旸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年11月

编辑推荐

本书是耶鲁大学古典学与历史学荣誉退休教授唐纳德·卡根撰写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研究”之第二卷《阿奇达慕斯战争》,是当今古典学界关于古代雅典历史研究的重要成就之一,也是自20世纪早期以来关于阿奇达慕斯战争的第一部完备史述。

至此,“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论”四卷本全部出齐,相信会在汉语世界古代史学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唐纳德·卡根“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论”四卷中的另外三本

关于本书

本书是关于伯罗奔尼撒战争前十年的史述,全书承上启下,按照时间顺序写作,详尽展示了在这场冲突的每一个阶段,作战双方当下所拥有的选择,论证牢固、扎实,又发人深省。此外,作者还聚焦于雅典与斯巴达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方面的事态发展,以此评估双方所使用的战略,并重新审视了几个关键人物所发挥的作用。

媒体评论

《阿奇达慕斯战争》依然冷静,公正,无所不包。英语学界再无这样的作品——这部作品涉及了所有[相关的]现当代学术研究…… 但[本书]最有价值之处或许还在于,它通过小心论证,解构了修昔底德的观点——被太多学者热情拥抱的观点,那就是——伯利克里在这场战争中的战略自有其道理。
——彼得·格林(Peter Green),《泰晤士文学副刊》(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英语学界没有作品能与之匹敌。
——《选择书评期刊》(Choice
关于“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论”四卷本系列——
[四卷本是一项]卓越成就……在斯巴达、雅典、波斯的外交与军事谋划中,[四卷本]指引迷津,发人新思,饶有趣味。
——伯纳德·诺克斯(Bernard Knox)《大西洋月刊》
the Atlantic

作者简介

唐纳德·卡根(Donald Kagan),耶鲁大学史特林讲席荣休教授,美国国家人文奖章获得者,曾任耶鲁学院院长。卡根教授是西方古典学界修昔底德学与伯罗奔尼撒战争研究方面的泰斗,著有“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论”四卷(《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爆发》《阿奇达慕斯战争》《尼基阿斯和约与西西里远征》《雅典帝国的覆亡》),以及《论战争之源起与和平之存续》《伟大的对话:从荷马到波里比乌斯的古希腊政治思想史》《雅典的伯利克里与民主的诞生》《修昔底德:再造历史》等。同时,卡根教授也是美国外交政策的积极批评者,是罗伯特·卡根等人所创立的新保守主义智库“新美国世纪计划”成立宣言的最早签署人之一,并著有《当美利坚沉睡》,他的研究、教学、评论对美国对外政策产生了深刻影响。

译者简介

李隽旸,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2012—2013年,作为富布赖特学者,于耶鲁大学古典学系,师从唐纳德·卡根教授,进行博士论文的研究与写作,在古代战争史、战略理论、古典国际政治思想等研究领域,发表相关论文、译文、评论数十篇。

目录

弁言

第一章    计划与资源

第二章    战争第一年

第三章    瘟疫及其后果

第四章    战争第三年

第五章    列斯堡暴动

第六章    西西里与柯西拉

第七章    德摩斯梯尼

第八章    派娄斯与斯伐刻帖里亚

第九章    墨伽拉与德里昂

第十章    和平的到来

结语

附录A     伯利克里与雅典收入

附录B     伯利克里的最后演说

译者跋语

附表1       专有词汇译名对照表

附表2.1    古代文献引述格式举例

附表2.2    现代古典学家所编古代文献辑丛引述格式举例

附表2.3    古代作家及铭文引用索引

附表3.1    近现代古典学家姓名及著述名对照表

附表3.2    古典学期刊刊名缩写与译名对照表

附表3.3    近现代古典学家引用索引

附表3.4    参考文献

试读

431年春,超过300人的一队忒拜士兵(Thebans),趁夜突袭邻邦普拉提阿(Plataea)。因为忒拜是斯巴达的盟邦,而普拉提阿与雅典结盟,所以这一行径公开违反了445年《三十年和约》(the Thirty Years’ Peace)。伯罗奔尼撒大战 (Peloponnesian War)由是开启,后来持续了27年,中间有数次间断。自古代开始,这场大战的前十年——终结于421年《尼基阿斯和约》(Peace of Nicias)——曾被视为一个整体并被称作阿奇达慕斯战争(the Archidamian War),这名字来源于指挥早期征战的斯巴达 (Sparta)国王阿奇达慕斯。

将阿奇达慕斯战争与其后所发生的事件区分开来,视之为独立单元,这种做法有用且有启发。在十年进程当中,尽管意外频发,但是战争大体是在发动战争的那些人所确立的框架内进行的。偏离原初战略是必需,但是这些战略偏移都无法与尼基阿斯和约之后的战略大变相提并论。雅典军队418年进入伯罗奔尼撒半岛心脏地带,入侵西西里(Sicily),中心战场从陆地转向爱琴海(the Aegean)与海勒斯滂地区(the Hellespont),所有这些事件都未曾被发动战争的那些人预料到。这些人不可能预见到421年之后发生的事情,421年之后,条件与人员致使情况变为全新。尽管阿奇达慕斯战争期间的绝大部分事件在事后看来都并不完全教人意外,但是,考察一下这几个城邦及其领袖对行动进程的预判质量如何,亦能引发思考。双方所采取的战略是否可靠?雅典人与斯巴达人各自对431年状况的评估是否能成为他们决定冒险一战的适当理由?

Fragment of the Athenian Tribute List, 425—424 BCE

成功的战略必定依赖于对所从事之战争的目标的清晰理解,同时还必然依赖于对自身及敌方的资源与弱点的评估。成功的战略力求以己之长、攻敌之短。成功的战略还善用而不受制于历史经验。成功的战略随机应变,无论是在物质方面还是在心理方面。成功的战略会预先考虑到,最初预期或会遭遇挫折,故早有备选方案。然而在着手进入战争之时,很少有国家或国务家在战略上已经准备妥当。

斯巴达撕毁《三十年和约》的公开理由是“解放希腊”,也就是说,将自治交还给雅典的属邦。修昔底德告诉我们说,斯巴达人真正的动机是他们对雅典权势之增长的恐惧。尽管斯巴达人一向迟于作战,但是雅典使用其权势针对斯巴达盟友,形势已令人忍无可忍,“决定发动现在这次战争,企图以全力进攻,如果可能的话,他们想消灭雅典的势力。”无论斯巴达人发动战争的目的是解放希腊人,是替盟友防御雅典并继续享有斯巴达同盟提供的安全,是重建自己在希波战争期间享有的那无人挑战的霸主地位,还是以上均有,这并没有什么不同。要实现这其中的每一个目标,在斯巴达人看来,都必须先摧毁雅典的权势,也就是雅典的长墙——长墙使得雅典无需恐惧斯巴达陆军,雅典的舰队——舰队给雅典带来制海权,还有雅典的帝国——帝国使得雅典有钱支撑其海军。任何战略,在其所欲达至的和平状态中,如果雅典的长墙、舰队、帝国毫发无损,那这种战略就毫无意义。斯巴达的战争目标决定了她需要采取攻势。

英文版封面

战争爆发后,伯罗奔尼撒军队包含了伯罗奔尼撒半岛上除了中立国之外的所有城邦,未加入的中立国包括阿尔戈斯(Argos)及亚该亚(Achaea)地区除了佩林(Pellene)之外的城镇。斯巴达同盟在伯罗奔尼撒半岛之外的成员包括墨伽拉人(Megarians)、彼欧提亚人(Boeotians)、北部的洛克里司人(Locrians)、佛基斯人(Phocians);斯巴达同盟在希腊西部的成员有科林斯人的(Corinthian) 殖民地安布罗西亚(Ambracia),琉卡斯(Leucas),以及安纳沱里坞(Anactorium)。在西西里,斯巴达人与叙拉古(Syracuse)以及除卡马林纳(Camarina)之外的所有多利安人的(Dorian)城邦结盟;在意大利(Italy),斯巴达与罗科里(Locri)和他们自己的殖民地塔剌思(Taras)结盟。斯巴达同盟的强大实力在于由伯罗奔尼撒人和彼欧提亚人组成的杰出的重装步兵。斯巴达同盟部队的规模是雅典的重装步兵方阵(hoplite phalanx)的两到三倍,并且人人都认为,斯巴达同盟部队实力更强、经验更丰富。

本书译名对照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