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骨穴

巨骨穴

取穴方法:巨骨穴位于人体的肩上部,当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之间凹陷处。

穴位解剖: 在斜方肌与冈上肌中;深层有肩胛上动、静脉;布有锁骨上神经分支,副神经分支,深层有肩胛上神经。

巨骨穴 解析:

巨,大也。骨,水也。该穴名意指大肠经阴浊降地后所形成的巨大水域。本穴物质为肩髃穴传来的地部经水,流至本穴后,由于本穴位处锁骨与肩胛骨之间的凹陷处,经水聚集于本穴,故名。(若以地球坐标系的角度来看直立的人体,巨骨穴在高位,肩髃穴在低位,何以经水能上行?此是人体重力场的作用大于地球重力场的作用之故。在人体重力场中,外者为高,内者为低,故肩髃地部经水可流向巨骨。

附注:手阳明经与阳跷脉交会穴。

巨骨穴意义:大肠经浊降之气在地部形成的巨大水域。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范围巨大。

运行规律:地部水液一方面循大肠经内走天鼎穴,另一方面则循本穴的地部孔隙内注地之地部(骨部)。

功能作用:汇聚肩胛的地部水液内注骨部。

主治疾病:

中医病症:瘰疬,瘿气,瘾疹,惊痫,吐血,肩背痛,不得屈伸,半身不遂等。

西医病症:肩关节周围炎,肩关节及肩部软组织损伤,吐血,胃出血,颈淋巴结结核,高热痉挛,下牙痛等。

功效机制:

巨骨穴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肩关节,并于阳跷脉相交会,其疏经活络、通利关节的作用甚强,为治疗肩背上肢沉重、酸痛,屈伸,抬举不利、功能障碍诸疾要穴;

巨骨穴具有通经理气、化痰散结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瘰疬、瘿气。

人体穴位配伍:

1.肩背痛:巨骨、天牗、缺盆、神道、大杼、天突、水道(《备急千金要方》)

2. 臂不举:巨骨、前谷(《备急千金要方》)

3. 咯血:巨骨、孔最、尺泽、鱼际(《针灸学》上海中医学院编)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肩关节及肩部软组织疾患,吐血、颈淋巴结核、小儿惊风、下牙痛、胃出血、肩周炎等。

相关论述:

1.《针灸甲乙经》:在肩端上行,两叉骨间陷者中。

2.《循经考穴编》广注:约肩髃上一寸许。

3.《针灸集成》:在肩髃上大骨尖前陷中。

4.《针灸甲乙经》:肩背痛痹不举,血瘀肩中,不能动摇。

5.《备急千金要方》:肩中痛。

6.《外台秘要方》:肩膊痛,胸中有瘀血,肩背不得屈伸而痛。

7.《针灸资生经》:惊痫,吐血。

8.《针灸大成》:惊痫,破心吐血,臂膊痛,胸中有瘀血,肩臂不得屈伸。

针灸治法:《针灸大成》《铜人》灸五壮,针一寸半。《明堂》灸三壮至七壮。《素注》禁针。针则倒悬一食顷,乃得下针,针四分,泻之勿补,针出始得正卧。《明堂》灸三壮。

直刺0.5~1寸,或微斜向外下方,深约1~1.5寸,肩关节周围酸胀。不可深刺,以免刺入胸腔造成气胸。

艾灸疗法: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按摩疗法:

肩臂拘挛时可用对侧手的中指指腹按揉患侧巨骨,直至患侧感到热或局部有酸麻感,能够缓解肩臂拘挛带来的不适。

经常用中指指腹按摩巨骨,每次1~3分钟,对咽喉和耳部非常有好处,能缓解咽喉肿痛,预防听力减退。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