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盆底旗鞋:清宫娘娘们真的不怕摔倒嘛?| 围读服饰史
本文作者:@青果煎饼
头顶花团锦簇的大拉翅、身穿华丽的旗装,脚上还踩着小高跷一样的“花盆底”旗鞋,这套打扮可谓是清宫剧娘娘们的标配了。造型夸张的“花盆底”,究竟因何而生?穿着它走路,又会是什么体验呢?
削木成履,别具匠心
△ 《甄嬛传》第20集中出现的“白玉底”蜀锦旗鞋
讲起清代满族女性的旗鞋,自然先要说说它们最引人注目的特点了:独具特色的“增高鞋底”。在经典宫斗戏《甄嬛传》中,出现了一双用白玉雕成高底的旗鞋,想必鞋底沉重又易碎,走起路来还会打滑,显然只是一种艺术创作。
现实中的旗鞋,其上半部分就是一只正常尺寸的女鞋(略窄瘦,因为晚清满族审美钟爱小脚,虽不缠足,但也会用紧鞋紧袜约束);在鞋底处,再额外接上一块木质的增高底,俗称“木头底儿”(满语:tahan)。
这块木底是用坚固的木头削成,经久耐用、不易磨损,往往鞋面已被穿到破旧,而木底却依然完好。木底外面裹白布或刷白漆,接触地面处还会缝衬以壳褙或厚布、以增加舒适性和摩擦力。
△ 光绪时期的一双花盆底鞋,其底部用木头削成,包裹白布、涂白粉,并镶嵌彩色料石组成“万寿”字样
晚清旗人女子忌讳穿无装饰的鞋子,除在鞋面上常饰有刺绣、镶边、穗子/流苏外,有时就连木底上也会镶嵌珠宝、刺绣图案等。
更有好事者会将木底镂空,或内缀响铃,走动时便发出声响;或在内部填充细白砂、鞋底处刺出小漏孔,如此便能随着足迹印出花蝶等形状——当然,这些做法就有些近于妖艳啦!
△ 在《延禧攻略》第1集中,就有秀女将鞋底镂空、填充香粉,名曰“步步生莲”。结果不仅没能引来皇帝宠幸,反而因此大受责罚。
花盆底?元宝底?教你一次认个清!
晚清的旗鞋,可以根据木底的高度分作两类:花盆底鞋与厚底鞋。最著名的自然就是“花盆底”了,亦称“高底鞋”,其木底高度须超过两寸(一说三寸),看起来如同踩着高高的花盆,故而得名。花盆有大小、形状之别,而这踩在脚下的“花盆底”也能根据外观的不同,再大致分作两种:
第一种是最经典的花盆底造型,为上下两端阔大、中间内凹的样式,略似一个沙漏。如芙萍《旗族旧俗志》所描述的:“花盆底之式样,中细而下肥,远望之如花盆然。…两端肥大,中间空瘦成凹形。”
△ 清光绪·雪青色缎绣竹蝶纹花盆底鞋
总体高18厘米,长22厘米
△ 花盆底的具体高度因人而异,并非一定高耸。
这就是较矮的一例。
第二种花盆底造型更加简洁,为上宽下窄、自然渐变,形状略如倒梯形。这种花盆底的结构较为稳定,能达到更高的高度。如夏仁虎《旧京琐记》记载:“(旗女)履底高至四五寸,上宽而下圆,俗谓之花盆底。”
△ 清道光·红色缎绣花卉纹花盆底鞋
总体高17厘米,长19.5厘米
两种花盆底虽然外形不同,但底部触地处均前方后圆,形似马蹄印,因此又都俗称“马蹄底”。如徐珂《清稗类钞》:“马蹄底(旗鞋)…其式亦不一,而着地之处则皆如马蹄也。”可见所谓“马蹄底”并非另外的形制,而是和“高底鞋”一样,都只是花盆底的又一种别称罢了。
△ 花盆底的底部形状均如马蹄,故又名“马蹄底”
花盆底的重心落在脚掌中间,触地面积又小,再加上动辄十几厘米的高度,自然妨碍行动。虽不至于寸步难行,可也得小心驾驭。但是在搭配各式旗装时,它却能显得女子身姿颀长、亭亭玉立,又可约束步伐、维持“行不动尘”的仪态,因此备受青睐。
晚清旗人女子从十三、四岁开始,就可以穿着花盆底了。它不仅是朝服、吉服等重要礼仪服饰的标配,还非常适合由华丽的两把头、氅衣等便服组成的盛装打扮,均衡服饰搭配、避免头重脚轻之感。
△ 脚踩花盆底的慈禧太后。她身穿龙袍、头戴坤秋帽、项挂朝珠,属于「吉服」打扮
而在日常起居时,或是对于行动不便的儿童、老人而言,矮厚敦实的“厚底鞋”才是合适的选择。厚底鞋的木底更加低矮,根据高度分为八分底、一寸底、寸半底(一说可达二寸,但不超过三寸);其形状通常略如元宝形,底部为前锐后圆、略狭长若圭形,增加了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在现代研究中,就多根据厚底鞋的这种外观特点,将其称作“元宝底鞋”。
△ 清光绪·月白色缎绣竹子元宝底鞋(厚底鞋)
总体高10.9厘米,长23厘米
△ 也有一些厚底鞋的造型并不太像元宝,亦属正常
晚清时期,满族习俗认为穿平底女鞋是“不讲究”的行为,女子除非较为贫寒,否则均穿花盆底鞋、厚底鞋。因此旗女虽无缠足陋习,却仍要受到鞋子的约束,穿旗鞋行走更是被形容具有“种种痛苦”。直到清末风气改变,女子崇尚学习男装,北京不少满族女青年才舍弃了被视作束缚的旗鞋,改穿薄皮底的尖口青缎鞋。
△ 1906年,一位穿厚底鞋骑驴的旗人女子
相对而言,厚底鞋并不太妨碍行动,而高耸的花盆底则要累赘很多。道光初年,全妃(孝全成皇后)向内务府索取“可容纳旗鞋的马镫”未果,可见花盆底与满族传统习俗的冲突。
清宫剧中穿越忙
尽管在清宫剧里成为了人手一双的爆款,网络上也流传着许多所谓“花盆底的由来”的传说、声称其历史悠久,但实际上,穿花盆底鞋并非满族自古以来的传统。
满族最初的渔猎生活非常原始,妨碍行动的花盆底根本不可能流行。在后金、清初的文献中,就对花盆底旗鞋只字未提;当时在旗人女性中流行的,是更有北方民族特色的靴子。
△ 清康熙·两双具有厚底的满族女靴
清朝入关后,随着审美及生活方式的变化,男女靴子都流行起厚实的鞋底,而无高帮(靴靿)的厚底女鞋也悄悄兴起,最终完全将女靴取代。清早中期的厚底鞋,其木底形状或尖头、或翘头,但都较为矮厚,即为晚清厚底鞋的前身。
△ 清康熙·石青色缎缉线绣凤纹厚底鞋
至于花盆底的历史就更短了。其中,倒梯形的花盆底出现得还算稍早,约乾隆、嘉庆时期的画作中,已零星可见其踪影,至晚清时更是广泛盛行。而沙漏形的花盆底则流行于光绪~民国时期,时代虽更晚,但却红极一时,以至于成为了人们心中最经典的旗鞋款式。
当然,一向全盘采用清末旗装的清宫剧,自然不会顾及服饰的流行变化,而是将其随意挪用,也就是俗称的“朝代内穿越”。
△ 约1900~1910年,一位脚踩花盆底鞋,头顶大拉翅,身穿衬衣、坎肩的满族妇女
说说花盆底的“亲戚们”
另一件趣事是,高耸的鞋底可并不是满族的专利。早在明代,汉族女性就常穿附有木底的弓鞋,称作“高底鞋”。例如定陵出土的明神宗皇后的弓鞋,在脚掌中部安装木底,已经与后世的花盆底极为类似。
△ 明万历·定陵出土高底弓鞋(复制品)
明末以后,随着缠足方式的演化,汉族弓鞋的木底大多挪至后跟处,类似于现代的高跟鞋。不过,清代汉女仍保留有一种具有大型木底的天足鞋(近来网络上多将其称作“登云履”,不知出处,或系讹传),多为南方地区不缠足的妇女穿着,乍一看来非常近似旗人的厚底鞋,而细节上却又有一些差异。
△ 晚清·汉族木底女鞋(天足)
总而言之,汉族女鞋使用木底的历史其实更为悠久,而“花盆底”旗鞋的形成是否受到过汉族习俗、审美的影响,确实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此外,清末还存在过汉女穿花盆底鞋的情况,且无论缠足、天足均有,应即学习旗人而得,但鞋底相对较瘦矮。这种现象,或许也在暗示着旗、汉女鞋之间上百年的互相交流吧。
而是时(清末)汉派妇人亦有穿特厚之花盆底子者,惟其花盆底子之形体,较旗家所穿者为瘦小,以形论之,仅可称之为厚底,或系仿旗家之风别出一格者,亦未可知也。
——芙萍《旗族旧俗志》
△ 清末老照片中,穿花盆底的汉族妇女(天足)
△ 清末·汉族花盆底弓鞋(缠足)
有趣的是,在日本、欧洲等地区,也演化出了类似“花盆底”的女鞋,尽管它们的初衷可能只是为了防止泥泞沾污,但后来也愈发高耸夸张,完全脱离实用了。
△ 日本花魁的传统木屐:“三枚齿下駄”
日本花魁的传统木屐:“三枚齿下駄”。不仅体型巨大沉重,花魁们还必须踩着它缓慢地迈着“八文字”舞步行走。
△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流行的高底木屐(Chopine)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流行的高底木屐(Chopine)。此为较矮的一例,当时威尼斯艺妓所穿的木屐高度可达半米,形如高跷。
△ 备受Lady Gaga等现代明星钟爱的无跟“马蹄鞋”
这些大同小异的设计,可视作一种审美的趋同。时至今日,同样追求高挑效果的高跟鞋依旧盛行。很多人觉得,高高的鞋底是女性选择的自由,但又有谁能说清楚,所谓的“自由”审美,究竟受到了多少来自男权社会的、潜移默化的引领呢?
我是分割线
感谢你读完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