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SANT)

SANT

SANT由Krishnan等在1993年首次报道,原称脾索状毛细血管瘤,在第9版《Rosai和Ackerman外科病理学》中,Rosai等把这种疾病命名为多结节性血管瘤。到2004年,Martel等提出该病变是脾脏内一种良性的血管性病变,并正式命名为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并被广大学者接受。

其发病机制目前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

1.SANT是一种反应性病变,该病被认为可能和EB病毒有关,有学者发现该病变的索状毛细血管CD34阳性,内窦内皮CD8阳性,因此将其认为是脾错构瘤的亚型。

2.SANT可能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系统疾病,有学者研究发现可能系IgG4浆细胞相关性硬化病变, IgG4相关硬化性病变是Hamano等于2001年首次提出,有文献报道,尽管术前未检测IgG4水平,但是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病变的组织存在大量IgG4阳性的浆细胞,所以认为SANT可能是一种IgG4相关性疾病。

但目前对该病尚缺乏足够的认识,一般认为是一种长期的慢性反应性病变,该病可能与血管瘤出血、机化,长期慢性炎症刺激有关。该病本质是血管源性肿瘤还是反应性增生,目前尚无定论。

显微镜下观察可以发现SANT呈多结节性血管瘤样改变,结节大小不等,相互融合,结节中央由窦状、裂隙状及不规则富含红细胞的血管样腔隙构成,梭形细胞、卵圆细胞和胶原化纤维组织包绕在结节周围,呈同心圆状排列。细胞核空泡状,胞质嗜酸性。

临床表现:好发于中年人,年龄30-60岁不等,女性多于男性,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明显特异性,多数偶然发现,偶可见上腹不适、纳差、乏力等,可伴或不伴有其他疾病如:肺鳞癌、结肠癌、早期胃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肾癌和肝血管瘤等。

影像学表现:目前文献报道较少,CT呈等或低密度,边界清,部分可见小的点状钙化。增强扫描呈进行性、渐进性强化,门脉期或延迟期可呈等密度。有学者报道该病可见辐条轮征;还有报道门脉期及延迟期病灶中心可见星芒状的低密度无强化区,即星芒征;也有报道称动脉期病灶周边见结节样强化。(周边结节样强化代表病灶内的血管瘤样结节,星芒征代表了病灶中央的纤维瘢痕组织,辐条轮征代表了被纤维瘢痕隔膜分离的血管瘤样结节)

影像学表现:MRI上T1WI为等信号影,边界不清,T2WI为等或稍高信号影,中央可见斑点状及短条状低信号影,边缘可见环形低信号。DWI示病灶呈等信号,三期增强扫描后显示动脉期病灶周边轻度强化,门脉期病灶渐进性强化,平衡期显示周边继续渐进性强化,增强三期病灶强化程度较周围脾组织均稍高,中央均可见斑点状及短条状无强化区,各期病灶边缘均可见环形低信号影而与周围脾组织分界清楚。

当CT发现脾内单发占位病变,其内有密度减低区,无包膜,无囊变及坏死,增强扫描呈现渐进性充填式强化,缺乏一般血管瘤特征时,应考虑SANT可能,如果增强扫描时出现典型结节样强化、星芒征及辐条轮征,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该病影像表现较难诊断,目前主要还从病理学上鉴别。

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转化诊断与鉴别诊断

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

感谢   浙江台州一院  黄丹江 主持读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