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应试的名著阅读,有可能快乐吗? | 杨早凤梨刘孟涵•少年读邻
466丨儒林外史
刘孟涵金句
我就在想如果不考了,
真的还会有人读吗?
虽然我自己被逼着读完之后
发现还是挺有趣的。
专栏
「少年读邻」
凤梨,中学老师一枚,此栏目的主持者。开此栏目的目的,他在文末的征稿说明中,已有解释。希望各位大朋友、小朋友多多支持。
第466夜
文|杨早 凤梨 刘孟涵
名著阅读板块是部编本中学语文教材的一大亮点同时也是难点,而老师如何教名著,学生如何读名著这几年也成了中学语文教学的热门话题。如果专业学者、中学老师、中学生坐在一起聊名著阅读,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的研究员杨早,北京景山学校的语文老师孟岳以及北京景山学校九年级的学生刘孟涵在读了新书《如何阅读〈红星照耀中国〉》之后,就有这样一番对谈:中学生为什么要读名著?阅读名著需要导读吗?理想的导读书应该什么样?我们听听他们怎么说。
中学生为什么要读名著?
刘孟涵:如果不是教材里有,考试要考的话,我自己应该不会去读教材上那些名著吧,因为就算我出生到现在一本书也不读,好像也没什么大问题,我也活的好好的。如果不是要考的话,还不如多背两篇古文或者英语单词。读名著也是应试教育,没办法。
孟岳:如果名著不考试,背古文和单词的排位要在读名著之前。我觉得刘孟涵说的这个是现在中学生很普遍的心态。
杨早:还不只是中学生,马克吐温说过:经典就是人人希望自己读过而不想去读的东西。
孟岳:最近我们在读《儒林外史》,里面有个小段子挺有意思,小说里写明清科举考中的人,像范进这样的,压根儿没听说过苏轼,但没听说过苏轼并不妨碍他通过考试。你会发现这样的情况古今相同。(点击图片查看)
杨早:在明清考试制度里,甚至不知道苏轼才有助于应试答题。
孟岳:《儒林外史》里也写了一个精通诗词歌赋的考生被周进骂了个狗血淋头:“当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须讲汉唐!”像你做童生的人,只该用心做文章,那些杂览,学他做甚么!结果这位考生就被赶出了考场。今天名著阅读成了应考的一部分,情况可能更复杂了。
杨早:孟老师怎样说服学生:经典名著必须读?
孟岳:我觉得劝说学生读经典还是有很多老生常谈可以用的,比如文化素养的建立,比如认识世界和自我等等。但这些不太有效。
刘孟涵:对对对,其实这些“劝人方”我都能说一个小时不带重样的。不过我就在想如果不考了,真的还会有人读吗?虽然我自己被逼着读完之后发现还是挺有趣的。但是像《红星照耀中国》这种记述历史的书还不像《儒林外史》这种小说,读起来更容易枯燥。
孟岳:比较有效的方式还是直接把经典名著的活力呈现出来,其实说白了就是在导读的过程中,直接把学生勾引过来,而不是啰嗦为什么要读。
杨早:考试为什么要考经典名著,其实就是给学生提供一条强迫阅读的捷径。虽然每个时代的经典名著并不相同,但是都代表着那个时代对人类智慧的共识。如果说教育是把好东西端给你,考试就是逼着你吃下去。既然非得吃,为什么不把它做得好吃易消化一点呢?
阅读名著需要导读吗?
刘孟涵:但今天的中考是不可能不考名著阅读的,在这个基础上前提下,导读书是不是就有了意义——既然中考考,那么导读书就能让你看的更好,让你了解的更多,让你懂得更通透。
孟岳:我觉得导读书可能在一个前提下有意义,也就是承认读教材里认定的这些名著是具有两个看似相悖的价值的:一个是应试的价值,另一个是这些经典著作本身具有价值,而这些价值需要被揭示出来。
杨早:教材与考试是硬泡,导读就是软磨,导读书就是劝降书或者咖啡伴侣。
孟岳:或者劝降书和钥匙:劝降书指向顺应应试,钥匙则指向对这本书自身价值的揭示。就是如果一个学生想要具备一套阅读素养,这一系列名著读下来,有一个导读,就能有帮助。这样看,即使我们不考虑应试,导读书也是必要的,这个导读是帮你建立一套阅读系统,包括方法与视野。
杨早:其实这两个指向又是合二为一,因为指明了经典名著的价值,才能让学生有阅读的动力。考试是馍,导读是羊肉汤。一碗下肚,一天不饿。
理想的导读书应该什么样?
刘孟涵:那如果导读书和原书都看完之后却不能帮读者打开更开阔的视野,或者了解你们说的读书系统呢?
孟岳:那多半会是比较遭的导读了吧。所以我们是不是可以有一个共识:好的导读书有助于应试,但会超越应试呈现更丰富的东西。
杨早:我认为导读书也应该有“话题”书系的那九字真言:播新知,列谱系,破虚妄。你们这本导读书《如何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倒是基本符合这三条。你们觉得《红星照耀中国》的好处是什么?哪些点值得导读?
孟岳:我个人觉得《红星照耀中国》的好处在三个层面,一是它是一本了解红色中国的书,二是它是一本了解“非虚构”或者说纪实写作的书,三是它是一本斯诺的成长之书。其实第一点涉及到我们如何理解我们的国家,很多当下的社会和文化现象需要追述到延安时代来理解。第二个是读写结合方面的,就是从纪实写作的阅读里获得写作上的启发,这个既是纯粹的写作问题,也是一种写作体裁背后的言说以及把握现实的方法、观念。
刘孟涵:这一点我看《如何阅读〈红星照耀中国〉》这导读书里面也分析了写作的手法,我觉得这一块特好,是对我有帮助的。
孟岳:第三个就是一种历史感的建立,年轻人在那个时代的抉择,斯诺刚开始其实就是来玩儿的,被报社上司要求写写粉饰报道,忽悠外国人来中国旅游和消费,但接触现实之后开始有了更多的想法。《红星照耀中国》这书出来以后也连带着让很多外国年轻人,中国年轻人有了新的抉择。
刘孟涵:我觉得还有一个方面就是,读了《红星照耀中国》之后对读其他的历史类书籍的帮助,读这种历史类的书应该是需要一些技巧的吧?
高笑可、孟岳、程少峰 编
孟岳:嗯,相当于打通了一个知识网络的连结点,旁逸斜出很多其它的阅读兴趣。
杨早:孟老师说得都对,但是面面俱到,就把每一方面都弱化了。就像这本《如何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的结构也比较四平八稳。我觉得给中学生的导读书,应当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孟岳:你们觉得哪个部分最值得“攻”?
刘孟涵:怎么能让我把原著看得懂得更多一点,看得简单一点。因为肯定来买这本书的人都是抱着这个想法来的,大家时间都不多,肯定要读到“干货”,否则反而增添了阅读的时间成本。
杨早:经典名著总有它的多重面相,如果中学时代就打捞干净,那估计也很难算经典。尤其是导读要与教材之间构成一种张力,它既为应试教育服务,又需要补充一些应试教育忽略的东西。
孟岳:所以其实中学阶段导读,简约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让学生迅速把握书的筋骨脉络,另一方面点出最容易被学校语文教育忽略的那部分光彩。
杨早书评,新华每日电讯刊发报样。
杨早:所以我们要来讨论一下,分别觉得《红星照耀中国》最值得中学生阅读与汲取的元素是什么?
刘孟涵:我觉得最值得阅读和汲取的元素就是斯诺书里的那些人物,比如说毛泽东这些领导人当年的神采,很少有书能写出这种神韵。这些是当时我读的时候觉得最有兴趣的,也是读的最上瘾的,因为除了各种我姥姥姥爷跟我说的伟人故事(什么在闹市里面读书训练注意力之类的),这些是我真正自己了解他们的开始。
孟岳:如果要我选可能会选对“纪实”力量的认识。
杨早:我认为是《红星照耀中国》可以帮助学生认知“新闻纪实”的伦理,我这个结论或许跟孟老师有重合,但应该不完全一样。新闻纪实的伦理,有两个方面,一是你要让人相信你写的是真实的。斯诺在叙述时把“我”放进去,以及种种的描述与分析,都是为了表明这一点,不管是不是真的客观,一定要让读者相信你的客观性。第二个方面,就是写作者必须要让故事吸引人,从出发点说,你要解决读者关心的问题,比如“红色中国究竟是怎样的”“他们的领导人真的像恶魔一样吗”。从呈现效果说,你要提供一种可亲可近又曲折动人的叙事。所以《红星》是对“播新知,破虚妄”的实践,这是新闻写作的要义,在一个自媒体时代,几乎是每个愿意讲故事的人必备的技能。
《红星照耀中国》作者 埃德加·斯诺
孟岳:那你们觉得我们编写的这本《如何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怎么样?刺中要害了没?
刘孟涵:我能从这本书上面看到其他人对这本书的评价,其他人跟我的年龄都相仿,比如对封面的评点,这样的共读平台,可以互相启发的氛围特别好。
杨早:这本《如何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对原著“播新知,破虚妄”特点的解析,同样也是打破读者固有的历史印象,帮助他们建立某种历史感。这是导读的亮点之一。而这本书导读采用的方式是两种路。一条就是“列谱系”,将红星一书涉及的方方面面都呈现于读者面前,可以让人理解经典是如何形成的:经典正是在一层一层、一代一代的接受与传播中,层进累积而成。这里面我特别赞赏对不同版本封面的解读,它带来一种实体感,而不是虚幻的“经典”,同时也让共读的同学认识到不同时代对这本书不同侧重点的强调。而另一条路是让共读者体会“如何动人”这一面,对原作的仿作练习,以及意涵解读,既可以配合教材的要求,又如刘同学所说,可以让人更能理解这本书异于他书的魅力何在。比如“看图说话”我就很喜欢,如果能写一个故事更好。另外,如果是老师作为教学参考,我觉得可以从前往后读,但如果是学生阅读,那可以考虑从后往前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