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草药苦斋头,梅州人都很爱吃,关键是效果非常好!你知道它的功效吗?

客家民间草药“苦斋

据说用它熬制的汤

闻起来有一种“臭脚丫子”的味道

关键是它的效果非常好!

不信的话,就一起来看看!

苦斋别名“败酱草”,以嫩叶作汤或炒食,叶部发达而有苦味,民间食用苦斋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亦常用做草药。苦斋具有清凉降火,消炎解毒的功效,其中包含抗肿瘤成分,特殊的风味可明显增强食欲。

清贫“出生” 其实是宝

百年来,客家地区一直流传着贫苦农民以苦斋为生的谚语:“冷天无衣裳,热天一身光。吃的苦斋饭,喝的苦斋汤。”客家人一直深信:“苦斋花香,常吃身体硬邦邦;苦斋叶苦,常吃好比人参补。”苦斋汤苦尽甘来的感觉,让人更加怀念过去的岁月,更加珍惜如今的生活。

苦斋的形状特点

在广东客家称为“苦斋婆或苦斋麻”,闽西人称“苦斋”(苦抓、苦菜)。多年生草本,地下茎细长,地上茎直立。基生叶簇生,卵圆形,边缘有粗齿,叶柄长;两面有粗毛,近无柄。花萼不明显;花冠白色,花期5~6月。

苦斋生长环境

它是生长在山村的深山坑、路边等地里,长年被浓雾滋润,而未受到任何空气污染,是一种药用食用兼具的无毒野生植物。它具有清热、解毒、祛湿等功效。当地的人们常以其嫩叶做汤或炒食,它的叶部发达而有苦味。

味道另类而有特色,和榴莲那样,起初因味道而排斥,品尝过后,因味道而吸引。在广东福建一带比较常见。

苦斋的存放

苦斋干一般都用来煲汤。汤料不能受潮、请存放于通风干燥处或放于冰箱保存。

苦斋的药用价值

苦斋的药用价值也十分广泛。用苦斋加水煎汤,代茶饮,可帮助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苦斋煎汤中加少许酒冲服,可治疗尿血;苦斋的花都用水煎服,可有助于急性黄疸型肝炎的治疗;苦斋洗净绞汁,加少量鲜姜汁混匀,敷于疮疡部位,可利于伤口愈合,缓解疼痛等。

中医认为,苦斋性苦寒,含有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利尿等功效。用于肠痈腹痛、疮痈肿毒,肺痈、肺炎、肝炎、肝硬化、肝腹水、肠炎、盲肠炎、急慢性结肠炎、阑尾炎、尿血、便血、痢疾、痔疮肿痛、胃溃疡、尿路感染,尿路结石,胆结石、慢性胆囊炎、肾炎水肿、眼结膜炎、产后瘀血腹痛、痈肿疔疮、感冒咳嗽、咽炎、支气管炎等。

主治:痢疾,黄疽,血淋,痔瘘等病症。

防治贫血

消暑保健苦菜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以及钾盐、钙盐等,对预防和治疗贫血病,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和消暑保健有较好的作用。

清热解毒

杀菌消炎苦斋中含有蒲公英甾醇、胆碱等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株、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对肺炎双球菌、脑膜炎球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等也有一定的杀伤作用,故对黄疸性肝炎、咽喉炎、细菌性痢疾、感冒发热及慢性气管炎、扁桃体炎等均有一定的疗效。

防治癌症

长期食用苦斋有助于急性黄疸型肝炎的治疗;可预防宫颈癌、胃癌、肝癌和各种癌症及肿瘤的发生,糖尿病、动脉硬化、神经衰弱、高血压、老年人习惯性便秘等疾病。

苦斋的食用方法

苦斋干在客家人的饮食中有着悠久的历史,鲜叶和干品均可,客家人一般用来做汤,有着清凉解毒降火之效。

苦斋分为两种,一种是新鲜的苦斋,一种是晒干的苦斋。不过,新鲜的苦斋比较苦,大多人喜欢用晒干的苦斋来熬汤。一般是把整颗的苦斋拿去晒,要用时先把干苦斋的粗梗摘掉,这样熬制时苦菜才能熬得烂,好入口。

苦斋如果没有过水直接烹饪的话,味道很臭,有的人会受不了。所以建议,可以先把干苦斋用开水烫大概5分钟至10分钟,捞出后用凉水冲一会。

此品煲时气味不好闻,但食用时极美,微苦。闻之味苦,食之苦中带甜。可跟猪大肠或排骨一起煮汤喝,闻起来有一种类似“臭脚丫子”的气味, 但是吃起来味道鲜美。

苦斋煲烧猪骨
用料:排骨、苦斋、姜、蒜茸
做法步骤:
1
排骨洗净焯水去掉血沫;
2
用砂锅烧水,放入拍过的姜块;
3
水开倒入焯过水的排骨小火煲30分钟;
4
放入苦斋;
5
煮熟加入用油爆香的蒜茸加盐。
苦斋大肠汤
用料:苦斋、猪大肠、猪大骨
做法步骤:
1
苦斋洗净,稍浸泡;
2
将猪大肠头摘去油脂,翻洗干净,放入沸水锅焯水,捞起切成块待用。
3

一锅置中火上,把猪大骨熬成乳白色后,捞起骨头留汤,将洗净的苦菜、大肠头放入骨头汤中,用文火烧3小时,加入精盐、味精即可盛碗食用。

注意事项:

1、苦菜性寒,脾胃虚寒者忌食;

2、不能与蜂蜜共食;

一碗苦斋汤端上桌,轻轻舀出一勺放入口中,有些微苦,已经炖制多时的苦斋入口即化,虽然闻起来很臭,吃起来却是香极了。一碗苦斋汤下肚,顿时觉得清凉。不仅是客家人爱喝,现在很多外地人甚至是外国人都爱上了这个味道。夏天天气炎热易中暑。来一碗苦斋汤,能够清凉降火消炎解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