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上课

渴望上课

未知何故,与课结下了似乎没完没了的缘分。小时候,唯恐落下,渴望上课;大学时,忧愤郁结,渴望上课;工作后,经世致用,渴望上课。听过对课最震撼的评价,“课大于天”,这是一位教授说给他博士生的。

至少,我有过渴望上课的经历,之前的都记不太清楚了。唯有工作之后的一两次可以说出头绪来。那次上一节关于《荆轲刺秦王》的课,上完课,我看到孩子们的深情都变了,变得那么通透、澄澈,还有轻盈、飘逸,回忆起课上孩子们郎朗、激昂的读书声,我觉得我把荆轲这个人讲活了,他承载着历史与现实的使命,又一次来到我们的课上。

在设计这堂课时,我沉思了许多。如果要给予孩子们什么,前提是我先有什么,我不可能给孩子们我自己根本没有的东西。所以,我要将我所擅长的东西给孩子,那就是深刻的思想,厚重的人文,严密的思辨,灵动的文字。

还有,一堂没有挑战的课是没有前途、没有意义的,所以我要引导孩子们对自己的思想、生活常识进行挑战,这是要打破孩子们的认知平衡,让他们去寻找更高水平的平衡。此外,我认为一趟好课应该实现师生的有效互动,互动却不一定是对话,可能是一个眼神,一种语气,一个动作,但这种互动不能缺少一个平台,那就是经典的课堂语言。于是,我意识到一堂好课无异于一篇好文章,处处流淌着哲思,处处洋溢着温情,处处闪耀着文采。在这样的斟酌下,我开始了这节《荆轲刺秦王》。

对《荆轲刺秦王》这篇课文,要是做一个深入的形象探究,是不容易的做出情境来的,因为本身这篇课文的篇幅较长,要把这篇课文中古汉语知识讲完已经很不容易,强弩之末下,又如何生出什么精彩呢。我认为自己对这节课的设计就打破了这个尴尬。

对于这篇古文,探讨人物形象,如果把握不到重点,很可能会让整个设计显得混乱不堪,讲解起来也容易流于说教。而我最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探讨一个话题,那就是生死。探讨的依托就是荆轲。有人认为荆轲该死,有人认为荆轲不该死,有人认为荆轲死的有价值,有人认为荆轲死的没价值。可是这是一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问题。这就导出一个问题,荆轲在你心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我让学生用一个字回答,学生概括出十个字:智、勇、仁、义、信、强、悲、壮、侠。我把其中的八个字分别写出来,用“悲”和“壮”两个字来概括荆轲的一生,从这一点看出我是认可荆轲的、肯定荆轲的、赞扬荆轲的,这样一来,孩子们就跟上了我的思路了。

当我完成板书的时候,学生们已经掀起了一个浪潮,他们的激情已经被我激发了出来。当我读了自己写给荆轲的句子时,学生的热情又一次升高到顶点。这时,我引导孩子们冷静下来。我问孩子们除了荆轲,你还知道谁还如此的生过,如此的死过。孩子们在这个问题的引导下进入了沉默之中,之后大家列出了一连串的舍生取义的古人名单,这是他们的心中的英雄。

从课堂效果来看,这堂课还是能够让学生感到耳目一新。学生参与度挺高,课上十分积极,课下与学生交谈,他们也表示的确很精彩,收获很多。反思自己这节课为什么能够得到孩子们的认可,为什么能够让孩子们有所得、有所悟?我想情境创设是功不可没的,这节课,创设情境的工具依然是语言,用经典、精彩、精准的语言来表述形象与情感,以此来激荡学生心中的同质情感。虽然这是一个工具的问题,但更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否则,思路好,固然好,如果没有可行的工具,效果也是很难出来的。这样设计的初衷在于让荆轲在一个历史的背景下,用自古以来的志士仁人与荆轲对比,在对比中找出这些人的共性,这样的工作做起来容易,但在学生们中间却可以引起不小的反应。因为,他们似乎从来没有这样对比过从这里可以看出,孩子们在思维方式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缺陷的,归纳、对比的能力较差。一路走来,人物,从先秦到我们跟前,从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实与荆轲一样或者说相似的人不止一个,而是很多。这就启示孩子们,在人类的历史中,渴望和平,反抗暴力,追求幸福,推进和谐是一个大趋势,无论在任何时代,在任何时候,都是如此的。

还有一次作文讲评课,我选择了两篇范文做开场,一篇是梓暄的《凉凉的初夏》,一篇是冬旭的《本来我可以留住雨中的微笑》,两个孩子写的都非常好,但他们在我们班文坛上的地位不同,梓暄属于明星级的,而冬旭就属于新秀。上课之前,我考虑很久,最后采取这样的搭配方法,遮掩可以起到更好的作用,一是让孩子们看到我没有偏爱梓暄,二是对冬旭是很好的促进,可惜那天他正好不在班里。其实,对于任何一个孩子,没有优差的区别,只要引导好,谁都可以出精品。

对于孩子们文章的讲解,我是用心、用情的,而且给每个孩子写了长长的评语,长到什么程度,几乎是孩子文章的一半,或者与文章一样多的字,偶尔比文章还要长。不过,这只是外在,而内在是我是用专业的笔法给孩子们写评语的,应该说是短篇的文学评论。我有一个理念,那就是在文章中,我们可以接触到最真实的孩子,这个孩子是中性的,如果我们要帮他,最好的方式就是给他的文章写评语。看了之后,孩子也肯定知道老师是否真的懂自己。在写评语时,我采用最朴素的方式,那就是知人论世和深入文本。我相信自己眼中的文字就是孩子本身,甚至比孩子本身还要真实,通过它们,我与孩子进行心灵的沟通。

因此,在讲解文章时,孩子们听的很仔细,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抓住了孩子们的心,他们喜欢听我要说给他(她)的话,因为他们觉得他(她)和自己有相似之处。讲完了两个孩子们的文章,我让孩子们问几个问题,并且说只有问对了问题才能得到对的答案。他们问的很好,比如问好文章的本质和关键是什么,比如问如何设置好的文章情节,其实这就是做文章的关键。我告诉他们是思维和思想,这个他们自然不懂,我就顺势又拿住了他们,当我在黑板上板书辩证思维并举例时,他们在频频点头。

所以,我认为一堂好课,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一堂好课首先一定是一个情境,情境是一个活的环境,其中的“一枝一叶”、“一风一雨”都是教育的素材,也有人说是场,大致如此。再者,好课一定是得人心的,得人心仅仅靠心地善良、靠人文关怀是不够的,因为孩子们的生命中有挑战的因子,所以还需要智慧与艺术,甚至说手段,如此,他们才跟着我们走。最后,我觉得得有干货,就是真正的知识、能力,统称学问,这时就有必要适当的打破孩子们的认知平衡,而只有你给他们的东西,他们才可以重新得到认知平衡。这一点,不在多,一次一点即可。

曾有人问我文史类的东西,只要知道翻译,自己是否可以完全学会。当时,我想了想说文史的东西越往高层、深处越难懂,甚至说没有老师传授,是不能掌握的。回头想了想,其实是对的,要不在学术界有那么多派别和师承呢。或许,这就是“课大于天”的真正含义吧。

榷山

戊戌兰月

附录——《十评荆轲》与《荆轲颂》

《十评荆轲》

仁者:吹熄战火,挽救苍生;

智者:随机应变,处乱不惊;

勇者:不畏强秦,深入虎穴;

义者:殒身不顾,捍卫人道;

强者:力搏秦王,睥睨群臣;

侠者:侠肝义胆,锄强扶弱;

忠者:竭尽全力,不负使命;

信者:忍辱负重,恪守前约;

悲者:捐放黎民,血染长空;

壮者:千古留名,后人仰视。

《荆轲颂》

壮兮,悲兮!献出生命之力,催动圣贤之智。荆卿,是你,牵出了星辰之怒;是你,点燃燎原星火;是你,挥动了傲天一剑。这一剑,是仁之剑,是智之剑,是勇之剑,是信之剑,是强之剑,是侠之剑,是义之剑,是忠之剑,是悲之剑,是壮之剑,是天地人三才的最强剑意。让风雨凝吸,使苍生胆寒。星空闪耀,斯人已去。悲兮,壮兮!

【江一简介】

江一,青年作家,诗人,中文课程设计师,原名金江昆,号榷山,1988年生,2012年7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育硕士,师从实力派作家、诗人、著名文艺评论家胡业昌先生,著名儿童文学研究专家侯颖教授,现为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衡水市作家协会会员、签约作家,河北衡水中学语文教师,衡中诗词协会理事,著有长篇小说《渡缘》《一江琴声》《湖畔弦歌》、诗集《桃花坞雨》《榷山问樵》、美学著作《美的唤醒》、哲学著作《生活世界与艺术境域》、学术著作《情境之门》《一个诸境斋的故事》《洒落的从前》《唐宋诗发展史简话》等,指导中学生创作诗文集《繁荇集》《化境风》《童音》等。发表的论文有《叙事类写作限制初探》《传统文化传承问题探究与解决》等。曾独立开发课程《汉字硬笔书法入门与提高》《美的唤醒》《中西思想小史与文学写作》《知“古”与知“己”》,并教授北大先修课《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主持和参与的科研课题《青少年心理问题与对策探究》《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传承》《责任教育》和《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和青少年职业规划》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