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一:拿着孩子的作文,你能施展读心术吗
拿着孩子的作文,你能施展读心术吗
文/江一
“我不能读我孩子的作文。”一位朋友说。
“为什么呢?”我问。
“能把人气死,写的太差了。”他说。
“可是,你可以撇开文章好坏,看作文的内容就好了。”我说。
“那不可能呀,怎么能不看好坏呢。”他说。
“那好吧。”我说。
其实,我还有其他话,但是没有说。
多年前,自己还是一名大学生时,我牵头举办过一场心理讲座。互动环节,主讲老师让几位同学们到讲台上画图,什么图都行。画完后,主讲老师开始根据所画的图一一分析画图者的性格特点。令大家感到意外的是,老师分析的很对,因为那几位画图的同学我都认识,深知他们的性格。
前不久,同事杨老师给我们做一个班主任工作的经验分享,她分享的主旨就是她利用心理学知识来管理班级。分享中,她举了好几个例子,其中包括摆沙盘和画画。杨老师让学生画的自画像,杨老师根据自画像分析出了孩子们的性格特点和性格缺陷。这个事情和上个事情一样,我很惊讶,这无异于读心术。
通过一幅画,可以说是一幅简单的画,老师就可以分析出一个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心理情况。那么,通过一篇作文呢?我想更是如此。有人会说,孩子写的作文很差,要么是流水账,要么是胡编乱造,能看出孩子的真心吗?看不出,只能说不会看,不能说看不出。这与孩子的画一样,同样的一幅画,有的人能看出什么,有的人看不出什么。其实,孩子的心理状况如何跟作文的水平没有关系。只要孩子不是整篇照抄,我们都可以看出他们真实的心理。再退一步说,就算是整篇照抄,我们也看出什么来,比如根据字体来看。
一篇文章可以显示出孩子真实的内心,孩子们的内心大多是纠结和矛盾的,这种纠结和矛盾要么是直接的,要么是间接的。所谓直接的就是他们在文中讲的故事和道理,这些故事和道理很多时候看起来是无序的,甚至是荒诞的,而这正是可以深入分析的地方。所谓间接的就是孩子在写作思路上的迷茫和困顿,这个点也是可以深入挖掘的。
读孩子的作文,切忌急躁,要有足够多的耐心。我喜欢读孩子们素写的作文,素写就是没有用任何写作手法,直直白白地说故事、讲道理。因为一旦有了写作手法,他们就是在模仿。而读素写的作文,我就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当下孩子在想什么,当下孩子想如何表达,孩子们发自内心喜欢的表达方式就是当下最时尚的表达方式,当然也是最时尚的写作方式。而在考试时,我们真的很需要采用最时尚的写作方式,而不是沿袭陈词滥调。
“读一下孩子的作文,你们会更了解他。”我告诉一位朋友。
“对,我发现孩子的内心非常丰富。”他说。
“读的时候,不要着急,了解孩子的内心与作文好坏无关。”我说。
“对,可以看到孩子心情的变化。”他说。
事实上,不愿意读孩子作文的家长,孩子也不愿意让他们读。拿着孩子作文,你能施展读心术吗?读自己孩子的作文,一点儿都不好笑,更不可怒。放下一切旁的东西,沟通是前行的最好道路。
榷山翁
庚子冬月(12.25)
于湖城湖畔
【作者简介】
江一,1988年生,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青年作家,诗人,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衡水市作家协会会员,教育学术杂志课堂内外好老师签约作者,出版作品有《渡缘》《桃花坞雨》《艺术里的童颜》《美的唤醒》《情境之门》等。教育与写作理念:师德是知与行的合一,信仰中文,写作育人,让灵魂的启蒙不断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