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新高考遇上新冠疫情会是啥状态、啥心情?只有经历的才会懂,无论孩子,还是家长。两者相遇的概率不大,我娘俩有幸“中招”。一年来的经历与感受,真可谓五味杂陈、啼笑皆非!2017年,儿子以超过1分的成绩险入我市重点高中,在1700多同级部学生中位次1600余名。在感觉上本科基本无望时,高二期间参加了艺术类文学编导统考,以203.5超过本科0.5的成绩压线过关。想着高考时如果能超常发挥更好,如果正常发挥也可借这一“证”之力好歹上个本科。今年2月开始,疫情突然来袭,学生们封闭在家自学和上网课。这对于平时活泼好动、自律性差,又不太爱学习的儿子来说,无疑是个考验。在家的日子里,我每天6点起床,6.30开始陪儿子一起进入学习状态。但大部分的状况是,儿子拿本书躺在沙发上,一会书掉到地上,一会有熟睡的呼吸声。挨到开学,在校封闭期间,儿子要么牙疼、要么起麻疹,几次给他送药,几次接他出来看病。4月份回归正常后,又三天两头找理由不上学。娘俩打过、吵过、鼓励过、哄劝过,感觉从小到大省的心,这几个月里加倍偿还都无济于事。看着墙上不停走动的表,数着离高考的日子越来越近,为娘的心急如焚,又无能为力,几次想放弃,但始终在坚持。熬到最后两个月的时候,终于看着儿子有了点学习的主动性。那段日子相对安稳和谐,我的任务就是做好饭。一模、二模....六模,最好的名次900来名,正常发挥1300左右,总体有了进步。高考那4天,别的孩子和家长可能紧张不安,而我娘俩分外放松,甚至兴奋不已。不是因为我们准备的有多好,而是觉得这种日子终于盼到头了。分数出来了,449的本科线,儿子考了470分,艺术折分481.5分,位次全省23万左右,属正常发挥。新高考的第一年,填报志愿又是一关。为走的稳妥,提前批报了公安类往年录取分数最低的院校。在儿子打了近视眼,一家人满怀信心等待时,结果一出,本来毫无悬念、十拿九稳的院校,今年却成了入围分最高的院校,开局便与心仪的警察梦失之交臂。第一次看到啥事都打击不了的儿子,为此闷在卧室里呆了半小时,然后出来宽慰我。退而求其次,就分数和位次权衡普通批和艺术类,准备第二次填报艺术类统招本科批。文学编导统招本科批共110多个院校,对每个院校的招生简章我都反复仔细查询。因为“平行志愿”的前后顺序非常重要,一前一后,就有可能去了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学校,走不同的人生,所以我慎之又慎。正式填报了,三天时间,共5次修改机会。第一天完成初次填报,本想“一锤定音”不再修改。可后两天里,想起哪个学校就再查一查,想起哪个城市就再搜一搜,挑几个城市,换几个学校,再排一下顺序。直到最后一天的下午3点,娘俩才完成最后的提交。这期间,儿子总是安慰我:“妈,报哪我就去哪,只要有要咱的就行。”终于出了投档分数线,60个志愿,当算着有可能被第24个“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录取时,儿子兴奋地说:“妈,我从没想到我这个成绩还能上这么好的学校!”那一刻,我虽心有不甘,但也如释重负,并把已经偷偷交上的复读费退了回来。接下来,网上查到了录取信息,手机收到了院校通知。8月28日中午11点,儿子从邮递员手中接过录取通知书时,高考总算尘埃落定。这本红色的录取通知书,尽管不是什么名牌院校,更不是什么985、211,但相对于我的家庭、没上过大学的我,相对于全省夏季53万以及高考失利、高分滑档的考生,儿子无疑是幸运的、一家人也是满意的。临走的那天晚上,儿子给我洗脚时说:“妈,如果没有你,我考不上大学。高二的时候,我就打算不念了......”那一刻,我庆幸一年来的坚持,庆幸没有放弃。儿子进入大学后,第二天竞选上了班长,一周内进了学生会,不到半月选为了入党积极分子,复试得了全班第一,另外还参加了篮球、散打、街舞、书法等社团。并且自开学后,几乎每天除了家庭群里冒泡,不管早晚都会打个电话或者视个频,长则十几分钟,短则几秒,有事拉呱,没事就报个平安,无非就是让家人放心,这一点让我深感欣慰。回首这一年,这一年的疫情、这一年的高考,点点滴滴,历历在目。泪水不觉流到了脸上,滴进了心里,其中滋味只有自己懂,也盼着儿子慢慢懂。无论天灾,还是人祸,一天天,一步步,都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大到一个国,小到一个家,只有同舟共济、永不言弃,才能闯关成功、安全着陆、共赴美好!
作者简介:王晓平,山东邹平人,就职于邹平市财政局。喜欢读书、写作、音乐、旅游,作品《母亲生我没有错》《做山一样的人》《风雨雷电》曾获路遥文学奖、新作家奖;《不为工资为信念》获得纪念改革开放征文全国通讯二等奖;在国家级刊物发表新闻图片及稿件约计二三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