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写点随笔,少写点论文

多写点随笔,少写点论文

作者:李广生

《教育科学研究》杂志2018年第一期发表北京师范大学张斌贤老师的文章,名为《少制造些意见,多生产点知识——关于教育研究规范化问题的评论》。这是一篇敢说真话的文章,也是一篇直指时弊的文章,所以喜欢。

随笔和论文是两种文体,作者认为随笔制造的是“意见”——个人见解,论文生产的是“知识”——系统认识。作者指出了很多人看在眼里但藏在心里的一种现象:就中国教育研究的现状而言,问题的关键既在于教育学者是否应把写作随笔当作学术工作的重要方式,更在于为数不少的教育学者是以写作随笔的方式在写作学术论著。易言之,一些学者是在以某种不规范或违反学术规范甚至非学术的方式在从事教育学术研究工作(包括学术论著的写作)。

专家学者钟情于随笔创作,文章写的越来越漂亮,越来越具有可读性,确实是普遍的现象,很多大专家和大学者都以写短文章著称,为自己赢得一大批粉丝,论及学术上的贡献,那就不敢恭维了。手头有好几本在学界响当当的专家的著作,都是集子,由一篇篇联系并不清晰紧密的短文组成。其实也可以称为“凑成”。记得新课改之初,有人对于引进大量国外的教育理论指导国内的课改颇有微词,强调这些理论可能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为什么不用本土教育理论指导教育改革?——有人发出这样的质疑。国内有像样的教育理论吗?——立即有人这样回答。

有人总结出中国教育的八大学派,分别是:1.主体教育学派,2.生命.实践教育学派,3.新教育学派,4.新课程改革学派,5.情感教育学派,6.情境教育学派,7.生命化教育学派,8.理解教育学派。并遗憾未能把生本教育列入其中,成为第九大学派(《发展之中的中国八大教育学派》《中国教育报》2009.11.30)。我很幸运,这些学派的主要著作我都曾读过,对他们的提出的基本观点也比较熟悉。客观的说,他们在最近二十多年里确实为中国教育改革做出了不少贡献,自身也都在不断发展壮大,但称其为学派还是有点底气不足。他们的共同特点也是缺点是基础理论方面的缺陷。

张斌贤认为受读者欢迎的随笔在本质上“所表达的是一种‘意见’”,“虽然意见也是人的认识的重要阶段和通向真理的必经环节,但由于其本质属性,意见不能等同于需经系统思考、严密论证而形成的关于教育问题的具有普遍性的系统认识,即知识”。对这一观点我非常赞同,不能把“意见”等同于“知识”,不能把写随笔等同于严谨的教育研究。“任何人都有权利发表自己对教育问题的意见,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同样毋庸置疑的是,发表这些意见的活动绝非专业的学术研究活动,这些意见绝非严肃学术研究的产物”——作者这一鲜明的态度尤其值得称赞。

但是,我还有些担忧,这篇文章、这些观点,将会对谁产生影响呢?目前,从事教育研究的有三大群体:一是专家学者,他们是专业研究人员;二是一线教师,他们是可以说是业余的研究人员,因为他们的主业是授课和管理学生;三是区县的教研和科研工作者,他们介于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之间,既不是专家学者(因为他们还要承担繁重的与研究无关的事务),也不是一线教师(因为他们主责是研究没有教学任务)。我希望这篇文章能够给第一类人员也就是专家学者带来警示,也能给第三类人员也就是区县的教研和科研工作者带来一些启示,但不要影响到第二类人员也就是一线教师。“少制造些意见,多生产点知识”——不要成为对一线教师的要求。

专家学者写随笔,一线教师搞课题,这是目前基础教育非常有意思的现象。熟悉基础教育的人都清楚,每个区县都设有专门的负责教师的教育科研的机构,一线教师的各个级别的立项课题多如牛毛,教师在正常的教学工作之余为此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观察到的情况是:一线教师做课题越来越规范,越来越符合学术范式,有模有样,越来越像专家学者。从开题到结题,从开展文献综述、制定研究方案、选择研究方法,到撰写研究报告,做的是一板一眼、精益求精。但这多如牛毛的课题究竟产生多少研究成果呢?这些研究成果究竟有多少价值呢?有多少课题研究是两头(开题和结题)忙活、中间(研究过程)凑合呢?这些问题似乎没有人特别关注过。教育科研一片繁荣,但繁荣的背后是一片荒芜。因此我提出转变一线教师研究范式的观点,不是不让一线教师做研究,而是不让一线教师像专家学者那样研究。

“少制造些意见,多生产点知识”是对专家学者或是专职的专业的研究者提出的要求,这也正是他们使命所在,而不能成为对一线教师提出的要求。让一线教师安心教学工作,多做点立德树人的实事,对教育发展而言更有意义。因此,从文体来说,一线教师应该写随笔,随意随性一些,少点条条框框,长点短点都行;应该多“制造意见”,表达自己的主张,哪怕是“属于特定认识主体的‘主观见识’,尚未取得普遍性的品格”。这些并不符合学术范式的思考构成教师的“个人知识”和实践智慧,是教师最可宝贵的财富。教师有主张教育才能有思想、有生命。

多写点随笔,少写点论文,这是我对一线教师的建议。写一篇除了获得一张证书之外毫无价值的论文,费劲巴拉的按照学术规范的要求,绞尽脑汁的东拼西凑,还不如写一篇记述真人真事有真情实感的随笔。“经系统思考、严密论证而形成的关于教育问题的具有普遍性的系统认识,即知识。”生产这种知识不是一线教师的责任,也不是一线教师强项。他们的责任和强项是把这些知识应用到教学中、管理中、课堂上,结合具体的情景和真实的学生而创造出的只属于自己的实践智慧。因此,我希望这篇文章不要给一线教师造成误导,更不希望未能尽到责任的专家学者把这份责任转嫁强加给一线教师。

允许一线教师用教育随笔代替研究成果,让一线教师多写点随笔,少写点论文,多表达意见,少创造知识,是教师的幸事,更是教育的幸事。

最难受的其实是第三种人,区县的教研和科研人员,他们介于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之间,既不是专业的研究人员,也不是专门的教学人员。在夹缝中生存——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上得了讲堂,下得了课堂;在专家面前是教师,在教师面前是专家——是他们的现状。这就要求他们既要写随笔,又要写论文,既要创造意见,又要生产知识。这才是最难的。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做真实的教育 过原创的人生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