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实抒怀】记忆中的金华通济桥

        三岁开始,让妈妈扫地出门。到后面房子里,八尺弄堂边厢房,跟奶奶一起睡了。奶奶雅畈人,一口金华腔。
        睡在旁边,听奶奶讲过去的事情。讲的都是以前在金华,过的平常日子。有时也会讲地名,比如金华的大桥。
        通济桥北端,东北角小码头。水门巷,西头紧挨着小码头,一条长长的小巷子。金华城里,一直都是黄金宝地。
        小码头,历代集市贸易繁忙。各路山货,包括日用杂品,都是应有尽有。金华小商品市场,也是从这里自发而起。
        那时,奶奶跟爷爷住在水门巷。由于辈份高又是小脚,乡下亲戚都是到城里来拜年。雅畈娘家哥哥,只生过女儿。
        嫁到十二里,在金华城里的东南面。到姑姑家走亲戚,过的都是上浮桥,会经常提到。中途经过,一个飞机场。
        有时讲故事,讲太平天国长毛。长毛打过金华下桥,反到城里面来,大家都躲在家里。大门紧闭,不敢走出去。
        八岁那年,跟大伯到金华走亲戚。路过横街口,在小码头指着南面,说这座石孔桥,就是奶奶讲的下桥。
        一桥飞架南北,全部都是石块。有好几层楼高,桥墩迎水面,像一把把大石斧。迎着东面来水,劈了过去。
        来到上浮桥,问为什么不建成上桥。大伯说需要很多钱,化时费工,水上建造难度大。知道原因后,叹了口气。
        童年记忆中,金华下桥十分壮观。宽阔江面上,很多石孔架过去,不知道有少个人高。平时,经常学给小伙伴听。
        那个年代,义乌乡下穷。很多金华人说,义乌只有穷人,没有怂人。反很早以前,爷爷父亲辈,都在金华生活过。
        奶奶一辈子,讲的都是金华话。一次在大伯家,奶奶用金华话说偷婆娘,问什么意思。奶奶看了一眼,没回答。
        堂哥的两个儿子,在前面吵闹。她会对着他们说,筯脉man,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只知道,金华腔骂人很好听。
        改革开放年代,金华高速发展。那潮水般的人流,迎灯笼式的车队,通济桥不堪重负。那场景,像群蚁出窝。
        上下班高峰期,比赶集还要热闹。尤其是节假日,乡下进城,还有周边人员来金购物。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通济桥,原为浮桥。元代大德四年,西峰寺及庵禅师始建,元统二年(1334年),建成十一孔,石墩木梁桥。
        桥长780尺,覆瓦屋五十间。间以三殿两亭,亭置四大天王,殿塑妥大士,泗洲,僧伽案神像,雄伟壮观。
        几经修复,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改为十三孔石拱桥。掀掉覆屋和殿亭,加筑石栏,别有风光。
        建国后,北岸增建二孔石拱旱桥。中间为行车道,两旁为人行道,车水马龙。入夜,灯光桥影,江水摇曳。
        上世纪九十年代,七米桥面拥挤不堪。对桥面进行翻新加宽,并在老桥西侧,建一座五孔桥,拓宽至24.5米。
        记忆中的金华城,滨临婺江而建。义乌江和武义江,交会汇入婺江,往西扬长而去。记录下了岁月,沧桑和繁华。
        婺江之水,把城区分隔成南北两块。因此也就有了,金华人相互之间的寒喧,你是住在江北,还是住在江南。
        五百滩,江心八百多亩的岛。城南桥过岛通济桥,连接城区南北主通道,带动了三江六岸,出现了二十多座大桥。
        老一辈金华人,都知道下桥下。计划经济年代,倒卖各种票证,桥下黑市非常繁盛。需要什么票证,都能买到。
        古婺州,滨临婺江北岸置城。交通靠水路航运,陆路出上浮桥接东方,西侧出下桥通往西面,上下两桥。
        凭上辈口口相传,都叫金华下(wa)桥。应该是民间习惯叫法,祖祖辈辈一直叫下来,现在的人,不知道了。
        金华通济桥,应属官方称呼沿用至今。下桥,即通济桥,金华城区南北主动脉。愿八百多年古桥,通四海济世人。
                       俗夫 2021年3月18日随笔
​以文会友  以笔理学  以德行善
(0)

相关推荐

  • 义乌江畔

    义乌江畔<浙地七日> 佛堂因佛而名,因水而商,因商而盛,历史文化底蕴浓厚,素有"小兰溪"之称,享有"千年古镇.清风商埠.佛教圣地"的美誉,为浙江四大 ...

  • 宁波旧影:新江桥(浮桥)老照片集锦

    按推测的拍摄时间久迩,排列如下: 图注:以上两张没有电灯. 图注:这似乎是从江北岸的看往海曙的滨江大道(今江厦公园)方向,上午. 图注:已经有电灯.电线了. 图注:来自民国二十三年<鄞县建设&g ...

  • 重现古金华千年繁华 市区“三江六岸”码头建设提速

    利用枯水季等有利时机,市区"三江六岸"景观提升工程金华渡码头建设现场加快建设. 据了解,婺江从1月15日开始采取降低水位措施,确保"三江六岸"新建码头建设进度, ...

  • 104岁的奶奶

    104岁的奶奶 文/诸法空相  我的奶奶今年已经104岁了,她出生于1917年,一辈子生活在南京市六合县六城镇,我的奶奶和爷爷养育了二男五女共七个子女,现在他们的大儿子--我的父亲也已经83岁了. 我 ...

  • 年轻艺术家解文金超写实人体油画中的女孩,真实自然、 美丽动人

    解文金1980年生,2008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就读于著名写实油画家徐芒耀艺术工作室,获硕士学位,现任教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画家解文金是标准的学院派,作为著名画家徐芒耀的研究生,他的绘画理念完全是 ...

  • Ta改变了我|张金玲:记忆中的蜡纸刻字

    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看着学生们印制精美.装帧漂亮的各科学习资料,不由地想起母亲用蜡纸刻字的那一幕幕往事-- 母亲十七岁就在村子里担任代课老师,凭借自己的勤奋和努力,考上了师范学院,毕业后一直在高中教 ...

  • 【写实抒怀】记忆深处的乡土文化

            小时候,义乌老家过大年.县广播站开始播放,金华婺剧片段,喜庆气氛满村飘.春节的味道,一下子浓厚起来.         义乌婺剧团,春节送戏下乡进村.大明堂戏台上,临时用篾地叠,搭上遮雨 ...

  • 【写实抒怀】毛头蜕变中羽化

            一个原生家庭,等待中孩子呱呱坠地.一大家子人欢天喜地,带来了无限生机,仿佛四季如春般温馨.在忙碌兴奋中,全家人围着小毛毛头转,转到东来又转到西.         不知不觉中转着,又转成 ...

  • 【写实抒怀】金投人的嗅觉

    午休时间太闷,根本没有入睡.处暑过后的季节,凉意不知跑哪去了,毫无秋天到来的感觉.暑气十足的节奏里,拎个工作用包,步行了十分钟. 按照预定时间,来到了财富大厦.西侧通道防疫安检,老老实实戴口罩,测温检 ...

  • 追寻远去的记忆(12)雾中迷路金山岗

    追寻远去的记忆(12)雾中迷路金山岗 雾中迷路金山岗 雪岸        迷路大金山的山岗,是笔者有生以来的第一次,也是笔者此生遭遇过迷路雾中大山的唯一的一次. 要叙述这次迷路,还得从与金山的接触说起 ...

  • 为粉丝烹饪一道记忆中的葱烧香菇,能让你念念不忘的味道是什么呢

    为粉丝烹饪一道记忆中的葱烧香菇,能让你念念不忘的味道是什么呢

  • 你记忆中的韩国音乐? 来自 李家焕

    #好音乐# 在你记忆中,韩国音乐或许仅仅是男团和女团,偶像组合,又或是唱功平平,作品表面的三流歌手,本贴带你探究真正的韩国乐坛. 首先,韩国或许是世界唯一一个在流行乐坛拥有完整体系的国家.我们先从喜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