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丨云门传奇:丽句亭的来历

云门山下云门寺前,有一亭,名唤“丽句亭”。亭内刻有许多赞美云门寺的唐贤诗赋。亭名与唐朝诗人秦系相关,源自其所作《山中奉寄钱员外兼苗发员外》诗句,“高吟丽句惊巢鹤,闲闭春风看落花。”
秦系为越州会稽人,文才出众。天宝末年“安史之乱”时,秦系携带妻儿,居剡溪避乱。彼时,他常至石崖水边垂钓,自号“东海钓客”。诸多署名为“东海钓客”的诗文,便在剡溪一带盛传。
当时,兼任越州刺史的朝中大臣薛兼训,非常喜欢“东海钓客”的诗文。他派人了解后,方知此人为暂居剡溪的秦系。此后,但凡秦系有新作文章或诗赋,他必定会想方设法,让人取来,细细阅读,并加以点评而首肯。
薛公惜其文才,赏其思略,觉得秦系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才俊之辈,便奏请朝廷授其为官。但秦系却不愿为官,托病辞免。
后来,因家事遭人所谤,秦系离开了剡溪,独自回到会稽山若耶溪旧居。
每日里,他深居若耶溪畔,作诗著文,仅收授一些慕名而来学子,跟他学诗作文。
有诗为证:“独将诗教领诸生,但看青山不爱名。满院竹声堪愈疾,乱林花片足忘情。”
曾隐居剡中镜湖间的名士朱放,此时,在江西为官。听说秦系独自回到若耶溪,便特地从水路乘舟,一番碾转达会稽,前来若耶溪拜访秦系。
故友相见分外亲。两人相伴,一同在会稽山间边游览,边吟咏,好不尽兴。
时值晚秋,山上栗树成熟。俩人便兜衣捡拾满山坡滚落的毛栗。
秦系感叹之余,作《晚秋拾遗朱放访山居》一诗,相赠故友,以抒情怀:
不逐时人后,终年独闭关。
家中贫自乐,石上卧常闲。
坠栗添新味,寒花带老颜。
侍臣当献纳,那得到空山。
随着云门寺名声鹤起,经由若耶溪至云门寺的这条线路,成了时人纷沓而至的热门旅地。性静恬怡、不喜喧哗的秦系,便又辞别若耶溪旧居,乘舟南下,来到泉州的南安,上了九日山。
此后,秦系便在九日山结庐筑室,偃卧栖息,穴石为砚,自号南安居士,静心注读老子的《道德经》。一些敬佩他的当地官员和名士,便常常上山拜会他,逢年过节馈送牲礼酒食。秦系往往以诗词回赠谢答。其中有一首《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赠酒》诗,在坊间广为流传,后亦刻在云门寺丽句亭内。诗曰:
欲强登高无力也,篱边黄菊为谁开。
共知不是浔阳郡,那得王弘送酒来。
秦系淡泊名利、崇尚自然之心志,在诗里可见一斑。秦系在九日山隐居足足26年后,重返吴越故地。
离乡数十年,若耶溪畔的会稽山依然是山峦叠嶂,岩嶢峥嵘,冷泉幽然,古柏参天,犹如世外天地。
叶落归根,叶落归根也!这一刻,伫立在若耶溪畔的秦系老泪纵横。溪畔的林中旧居,早已在岁月风雨侵蚀中,成为满地荒草的残垣断壁。
秦系见不远处半山腰山石边的一颗古松,虽树皮皴裂,枝干盘虬,但树顶松针华盖,郁郁葱葱。他便倚着山石,在古松下搭了一间茅草屋。
每当日落黄昏,倚松而憩的秦系,抬起头,凝视着夕阳下傲然屹立的古松,归属感澎拜着。
古稀之年,秦系经常在今江苏、浙江一带,云游四方、纵身山水,直至八十余岁寿终正寝。
自唐宋以来,出自会稽的秦系,其诗文与节气深得文人墨客们所推崇,而在越地尤甚。乃至云门寺建造丽句亭时,众口一致,以秦系所诗而名之。
十年游罢古招提,路入云门峻似梯。秀气渐分秦望岭,寒身犹入若耶溪。
天开霁色澄千里,稻熟秋香互万畦。多少灵踪待穷览,却愁回驭日平西。
刻有秦系《云门山》及众多唐以来名士诗的丽句亭,相伴岁月,见证风雨。

在本公众号发布的作品,同时会在腾讯内容开放平台【企鹅号】、【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作者前往关注并收阅!

(0)

相关推荐

  • 平水采风诗歌选(四)/徐徐言之等

    平水三题/徐徐言之 平水吟(组诗)/邱迪梅 兰若寺(外一首)/张 炎 我在平水等你来(组诗)/湖上小桃 登刻石山(外一首)/雁儿在林梢 相逢平水(外一首)/流星河 平水三题 徐徐言之 云门寺 都是过去 ...

  • 黄钟·人月圆·会稽怀古(林深藏却云门寺)

    [原文]     黄钟·人月圆·会稽怀古(林深藏却云门寺)     张可久     林深藏却云门寺,回首若耶溪.     苎萝人去.     蓬莱山在,老树荒碑.     神仙何处,烧丹傍井.     ...

  • 鉴湖水如月,耶溪女如雪 ——平水,李白笔下的两幅风景画之一

    山不在高,马山无山自有仙, 水不在深,平水有水岂无龙? 笔游马山,兴会淋漓:回眸平水,旧情翻涌. 我与马山本无约会,是马山人金华定给我牵了线,使我与马山结了缘.但我与平水却有一段旧情,这段六十多年前的 ...

  • 《唐四僧诗》卷一:唐会稽云门寺灵澈传

    [越之澈,洞冰雪!]<唐四僧诗>卷一:唐会稽云门寺灵澈传 释灵澈,不知何许人也.禀气贞良执操无革,而吟咏性情尤见所长.居越溪云门寺,成立之岁,为文之誉袭远.讲贯无倦,生徒戾止,如阛阓焉.故 ...

  • 行走丨云门传奇:秦望山与秦始皇

    秦始皇三十七年,"东南有天子气"的一句流言,在坊间甚为流传,自然也传到了始皇帝嬴政的耳朵里.无风不起浪,这还得了,要知道,皇帝的子孙都在咸阳呀. 此时四十九岁的皇帝,虽说正值壮年, ...

  • 行走丨云门传奇:樵风泾之“郑公风”

    若耶溪畔有关郑弘的传说,自古以来,一直在当地口口相传,"郑公风"便是其中之一. 史载,郑弘为东汉会稽山阴人,出身于官宦之家.曾祖父郑吉曾为西汉首任西域都护.而郑弘自己在官场上,从一 ...

  • 行走丨云门传奇:不负岭

    旧时,连着山阴与会稽两县有一覆斧岭,当地人又称它为不负岭.关于不负岭之名的来历,跟一段传说故事有关. 相传唐贞观年间,文武兼济的唐太宗李世民,对书墨大家甚为推崇,尤其酷爱王羲之的书法,但他所收集的王羲 ...

  • 行走丨云门传奇:浮休公深居精舍

    元至正十五年盛夏,因不满朝中昏聩腐败,已辞官还里数年.被羁管于绍兴的刘伯温,受云门广孝寺大禅师浮休公所邀,相偕云门灵峰寺奎上人,一同前往若耶溪的深居精舍. 彼时,人们把修道之地称为精舍.此深居乃浮休公 ...

  • 行走丨云门传奇:“洗骨池”的来历

    相传,宝掌和尚手握珍珠.成拳出生,所以父母为其取名"宝掌".唐高宗显庆二年,宝掌和尚已高龄一千零七十二岁,人称千岁和尚. 离开黄梅双峰祖寺,走访名山大川,礼拜各地尊圣,并随处讲经布 ...

  • 行走丨云门传奇:“云门草堂”与“寿圣院”

    南宋绍兴四年.初冬的若耶溪,已是寒风瑟瑟.一只乌篷船朝着云门寺方向,缓缓地行进着. 竹乌蓬下,坐在草席上的男孩,睁着一双清澈的眼睛,朝船舱外望着.他的身旁,是一披着玄色香罗纱斗篷的妇人.俩前面,坐着一 ...

  • 行走丨云门传奇:刘基过普济寺与清远楼记

    一早,普济寺小和尚慧可随师父砥上人,在大殿做完两堂早课后,起身,便听师父吩咐道:"慧可,你待早膳后,速去清远楼准备些茶点,今日有客人来临." "知道了,师父!" ...

  • 行走丨云门传奇:雍熙院

    唐朝年间. 二月的云门山,还在料峭轻寒中,黄灿灿的迎春花已爬满了山坡. 这一日清晨,东方刚露出鱼肚白,狭长的幽谷里,云蒸雾绕,涧清泉鸣.山麓南面一处寺门开了,走出一个侧背着黄色香袋,穿戴整齐的僧人,急 ...

  • 行走丨云门传奇:葛仙翁与若耶溪钓台

    一早,铸铺岙的小牛听到鸡叫头遍,便起床了.他惦记着,昨日山上鸟窝里的鸟蛋,不知破壳了没. 小牛虽说只有十岁,却早会帮衬爹娘了.只要天晴,山路不滑,小牛都会去村附近若耶溪畔的山里斫柴,再把柴挑下山,卖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