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树德:强直性脊柱炎经验方】
补肾祛寒方
川续断12g,补骨脂9g,熟地黄12g,淫羊藿9g,制附片(用量15g以上时,需先煎25分钟)6g,骨碎补10g,桂枝9g,赤白芍各9g,知母9g,独活10g,防风10g,麻黄3g,苍术6g,威灵仙12g,伸筋草30g,牛膝9g,松节15g,炙山甲6g,土鳖虫6g,炙虎骨(已禁用,代用药品写在后面)。
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虎骨、豹骨、熊骨现为禁用品,我常用透骨草20g,寻骨风15g,自然铜(醋淬、先煎)6g,三药同用,以代虎骨,有时能取得类似效果,仅供大家参考。
本方以《金匮要略》桂枝芍药知母汤合《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虎骨散加减而成。
加减:上肢关节病重者,去牛膝,加片姜黄10g,羌活10g。
瘀血明显,加红花10g,皂角刺5~6g,乳香6g,没药6g,或加苏木15~20g。
腰腿痛明显,去松节、苍术,加桑寄生30g,并加重川断、补骨脂用量,随汤药嚼服胡桃肉(炙)1~2个。
关节蜷挛僵屈,去苍术、防风、松节,加生薏苡仁30g,木瓜9g,白僵蚕10g。
脊柱僵直变形屈曲,可去牛膝、苍术,加金毛狗脊30g,鹿角胶9g,羌活9g。
关节疼痛重,加重附片,再加制草乌6g,七厘散1/3管,随药冲服。
舌苔白厚腻,可去熟地,或加砂仁3g或藿香10g。脾虚不运纳呆,可去熟地,加陈皮、焦神曲各10g。
本方最常用,主治肾虚寒盛证。
加减补肾方
生地15g,川续断15g,骨碎补15g,桑寄生30g,补骨脂6g,桂枝6g,白芍15g,知母12g,酒炒黄柏12g,威灵仙12g,炙山甲9g,羌独活各9g,制附片3g,忍冬藤30g,络石藤20g,土鳖虫9g,伸筋草30g,生薏苡仁30g。
本方乃以上方减去温燥之品,加入苦以坚肾、活络疏清之品,但未完全去掉独活、桂枝、附片等祛风寒湿之药。
在临床上,本方虽较补肾祛寒治尪汤稍少用,但较之下方尚属多用。
本方主用于治疗肾虚标热轻证。
补肾清热方
生地15g,川断15g,地骨皮10g,骨碎补15g,桑枝30g,赤芍12g,秦艽20g,知母12g,炒黄柏12g,威灵仙15g,羌独活各6g,制乳没各6g,土鳖虫9g,白僵蚕9g,蚕沙10g,红花10g,忍冬藤30g,透骨草20g,络石藤30g,桑寄生30g。
本方主用于肾虚标热重证。
本方较上两方均为少用,但遇邪已化热者,须先用本方治疗,故主用于肾虚标热重证。标热消退后,仍需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渐渐以补肾祛寒法为主治其本。
补肾强督方
熟地15g,淫羊藿9g,制附片10g,骨碎补15g,羌活12g,独活10g,桂枝15g,赤白芍各12g,知母15g,土鳖虫6g,白僵蚕9g,防风12g,金毛狗脊20g,鹿角胶(烊化)9g或鹿角霜10g,川断15g,杜仲15g,麻黄3g,炙山甲9g,怀牛膝12g,生薏苡仁30g,伸筋草20g。
本方主治肾虚督寒证。
加减:腰胯疼痛、大腿伸屈不利、下蹲困难者,可加泽兰12g,白芥子6g,苍耳子6g,苍术9g,五加皮9g。
汗多可减麻黄,一般不减也可。腰痛明显而以腰脊强痛为主者,可加补骨脂12g,制草乌3g,干姜3g。
略见热象(上火)者,改熟地为生地,加炒黄柏12g,秦艽12g。骨关节见损者,可加寻骨风15g,自然铜(先煎)9g。
补肾清化方
骨碎补15g,川断10g,怀牛膝9g,黄柏9g,苍术12g,地龙9g,秦艽12g,青蒿10g,豨莶草30g,络石藤30g,青风藤15g,防己10g,威灵仙10g,银柴胡10g,茯苓15g,羌独活各9g,炙山甲6g,生薏苡仁30g,忍冬藤30g,泽泻10g。
本方主治湿热伤肾证。
加减:
四肢屈伸不利者,加桑枝30g,片姜黄10g,减银柴胡、防己。
疼痛游走不定者,加防风9g,荆芥10g,去地龙。
痛剧难忍者,可加闹羊花0.3g。肌肉痛者,可加晚蚕沙9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