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御制彩瓷
洋彩及粉彩技法,脱胎于珐琅彩工艺,其花卉多摹仿西洋光影绘法,花叶翻卷,富于明暗变化,栩栩如生,明艳非常。斗彩始于宣德,极盛于成化,青花双勾线内填各色釉上彩料,清丽淡雅。
▲清乾隆
绿地洋彩西番莲云蝠纹如意口包袱尊
“大清乾隆年制” 六字三行篆书款
H 31 cm
拍品局部
据传世资料可知,色地洋彩缠枝花卉纹包袱尊新创于乾隆时期, 存世极罕,所见皆为乾隆御窑中鬼斧神工之作。其包袱的装饰,有绘画而成,有堆塑而成。其中堆塑之法更具立体感,但工艺也更为复杂,成本更高,本品即是此类。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
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藏一件清乾隆绿地粉彩包袱尊为撇口式, 其周身纹饰布局与本品略似,若仔细观察之下,不难发现,本品将国博所藏包袱尊口部所饰平面如意云头纹化裁为更为立体的外撇式如意形口,胫部亦制成与口沿相呼应的如意式二层台,腹部设计为瓜棱形,使器物曲线变化更为灵动,更富韵律,这是本品除包袱装饰之外另一大特点。
艺德堂藏品
此种形体和花样设计烧制成本高,难度极大,成品率低,保存至今者,更是屈指可数。查阅公私收藏,尚未见与本品完全相同者,存世之罕,可见一斑。
▲清乾隆
洋彩缠枝莲托八宝纹贲巴瓶
“大清乾隆年制” 六字三行篆书款
H 25.5 cm
金属贲巴瓶作为藏传佛教法器,曾作为活佛转世灵童掣签而用。瓷质彩绘贲巴瓶为乾隆朝所首创,是当时皇室与密宗上层交流的见证,寄托双方的共同信仰。
上海博物馆藏品
目前所见彩绘贲巴瓶有胭脂红地、松石绿地、黄地、蓝地、 白地,分别对应佛教中的红、绿、黄、蓝、白五色。白色象征毗卢遮那佛,主息法。毗卢遮那佛身处五方佛中央,是五方佛的主尊,也称之为中尊,可以“化育另外四智” 。
▲清嘉庆
绿地洋彩缠枝西番莲福寿三多纹小天球瓶
“大清嘉庆年制” 六字三行篆书款
H 31 cm
本品虽繁复华丽,但布局井然有序,繁而不乱,可谓极尽御窑瓷绘之能事。“蝠”与“福”谐音,蝙蝠与寿桃、缠枝莲组合有“福寿连绵”或“福寿绵长”之寓意。腹上所绘三多纹样生于番莲花朵之 中,故而又有“连生三多”之意味,此种描绘手法极为少见,为本品一大特色。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
此外查阅公私收藏资料可以发现,目前所见的嘉庆色地洋彩器,绿地作品数量尤多,说明此种颜色颇受嘉庆皇帝喜爱。
▲清嘉庆
粉地洋彩缠枝莲开光花卉纹小盖罐一对
H 18.8 cm
拍品局部(盖)
本品盖钮以红地金彩装饰团菊纹,盖面整体粉红色地,四朵洋彩缠枝莲均匀分布于盖面,花心写有“吉” 字,莲花之间绘宝磬,共同组成“吉庆绵长”之意。
拍品腹部通景展开图(局部)
除了盖上的“吉庆”纹样,瓶身所绘桃花、牡丹、 菊花皆为中国传统的吉祥纹饰,寓有“四时长寿”之意。本品是为庄重又不失秀雅的御窑佳作, 且为成对流传,来源清晰可靠,颇值珍视。
▲清嘉庆
斗彩穿花龙凤纹小盖罐
“大清嘉庆年制” 六字三行篆书款
H 17 cm
拍品腹部通景展开图(局部)
本品龙凤间满饰各色花卉,花朵硕大饱满,枝蔓舒展自如,呈现出“龙凤呈祥” 之吉祥瑞意 。釉下青花与釉上彩料发色淡雅明丽,搭配和谐,装饰性极强, 可谓极尽斗彩工艺之能事。查阅公私收藏,尚未见有与本品器型和纹饰完全相同的作品,由此可见,本品是为嘉庆御窑中颇为罕见的斗彩新创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