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德新II松口仙口村,让人迷恋的客家古村【客都原创】

我的家在梅县区松口仙口村,它是个风景秀丽的客家山村。“山口竹林”是松口十景之一,松源河从村中穿过,河两岸竹林树木婆娑、饮烟袅袅,两岸河滩的草地上牛羊在啃草;河中“水堰”旁边的“吸水车”呼呼地转动,往返两岸的渡船在绳缆牵动下在河中行驶;河两岸一群一群的客家妇女拥簇在河岸的码头上洗衣服。一幅诗情画意景色展现在眼前,村中优美的风景引人入胜,尤如进入“仙境”。村中迷人的风景,闻名古今,蜚声遐迩。清朝乾隆年间,精通勘兴术的嘉应州州官王辅者曾慕名前来游览观赏,盛赞仙口村是个风景秀丽地灵人杰的地方;古今的许多文人墨客都曾到此游览。

村中的河西岸有一座建于清朝咸丰四年(1854年)的文魁塔(仙口塔),它是一座砖木结构的五屋古塔,木质楼梯可通达顶层。塔周围树木成荫,花果飘香,风景幽雅。登上顶层可饱览松源河沿岸的客家民居和附近的仙溪桥及沿河的竹林秀景。

远眺仙溪桥

仙口村是个人文荟萃的村庄,村民重视教育。旧时用祖宗留下的公尝田租谷用于本宗族教育,办私塾支持鼓励本族子弟上学。旧时为了村中多出文人特集资建塔。以前村中学子考取了功名、学位之后,都要到塔前焚香谢恩。据知,仙口村科举时代村中曾有人考取了进士、举人、秀才;由20世纪初起仙口村正式考上大学的达百人,这些人中有大学校长、教授、高级工程师、作家、记者、医生、书画家等;民国年间有5人出国留学,4人当过县长,出了3位将军。

仙口村人聚居在松源河两岸。仙溪桥没建成之前河东、河西两岸村民全靠渡船摆渡。旧时村中有上村和下村两个渡口。如今村中的渡船虽然已经作古,而30岁左右的人无不经历过村中曾以船作渡的历史。

建于清代咸丰年间的“仙口塔”

仙口村人做爆竹(喜炮)、火箭(烟花)历史悠久,制作出来的爆竹批量卖给外地商人。在还没发明汽车之前,村中生产的爆竹大部分是由小木船运到潮州、汕头沿海地区销售。火药发明有千年历史,而山口村人做爆竹的历史约有七百年。传说是村中的梁氏开基祖梁福在南宋末年由福建宁化迁居到仙口村时,已把做爆竹的技术带来。此后做爆竹这门技艺在村中生根开花结果,做爆竹成为村民们世代相传的手艺。旧时村中约有四分之一的村民从事爆竹业生产。爆竹以家庭手工制作为主,比较大的爆竹作坊还雇请有工人。这些农户农忙期间在田中劳作,农闲之时在家中制作爆竹。爆竹,烟花制作原料以黑火药、废纸、色纸为主。爆竹用于节日和婚丧喜庆期间增添其热闹气氛,制作的关键工艺是火药配方和防火安全设施。山口村人做爆竹历来注重质量,解放前“山口爆竹”质量上乘,已闻名粤东各地家喻户晓。解放前后,汕头爆竹厂中就有数位山口村人在那里任高级技工。村中旅居在海外的人也有从事爆竹业制作的。1986年从台湾旧家乡定居的老人梁宽均,他曾在台湾开了一间爆竹厂,他儿子梁胡荣是解放后山口村第一任喜炮厂厂长。村中制作爆竹的技艺,世代相传沿裔至今。“吉祥牌喜炮”在八十年代中期已成为名优产品,远销潮州市、汕头市、梅州市、大埔、澄海、兴宁等地,甚至远至江西、福建省的商家们都前来采购。现在的仙口村人随着生活的改善纷纷迁出老祖居,在河的西岸沿着公路建新居、店宇。河西岸沿河公路旁边建有粮食加工厂、药店、杂货店、理发店、猪肉摆卖摊等生活服务设施,早上还有“时间性菜市”。如今桥两岸己是村中民居聚集地,桥西河岸公路上车辆川流不息行人密集非常热闹。

元代建筑“围里”松口梁氏开居祖松冈公曾住此屋

仙溪桥建成之后它为村中增添了一处风景区。因为下游建水电站筑了水坝,河里水位提高河水长年涨满,河面如同湖泊桥墩下面变成一座天然游泳池。到了夏、秋季节夕阳西下时人们来到桥上散步闲遐,一幅美丽的画景映入眼帘。桥下面劳累了一天的男人们在河中洗澡,孩童在游泳嬉水;村妇们在河两岸码头上洗纱洗菜;往上望,河两岸长满翠绿的南竹和果林;往下望沿河两岸的民居楼栉比鳞次,有传统的古建筑客家民居,有西欧风格的现代化设计楼房,错落有致蔚为壮观,远眺周围群山环绕,半山腰的梯田长着翠绿的禾苗,下游村口一座雄伟的古塔(仙口塔)镇守在村口,一幅美丽的山村秀景观赏之后真令人陶醉神往流连忘返。

文/梁德新

作者简介:梁德新,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梅州市《客都旅游》杂志社编辑,作品多次在国内外报刊、杂志发表。

精彩阅读
(0)

相关推荐

  • 张华华、梁德新║客家民俗“扛公王”

    客家民俗"扛公王" 张华华.梁德新 在粤东梅州,除了对祖宗的崇拜和祭祀,客家人中最普遍的民间信仰和祭祀活动当属公王崇拜.由此产生和发展而来的相关民间习俗"扛公王" ...

  • 黎城县,“边墙”内长城雄关——东阳关

    文旅太行 2021-10 东阳关凭什么称关 一凭边墙(长城)二凭峪. 首先,东阳系古地区名.春秋晋地.相当今河北省 太行山以东邢台.邯郸一带.又,战国赵地.东阳属清河. (图片与正文无关) 据山雨理解 ...

  • 莱阳蚬河的源头在栖霞,蚕山附近的黄山岭是发源地之一

    蚬河,是五龙河五条大的支流之一.虽然其长度不及富水河.清水河,但由于流经莱阳城区且河段上建有沐浴水库的缘故,它的知名度和地位却隐隐有更高的感觉. 不过,蚬河虽然带有浓厚的莱阳痕迹,但探其源头,其实是栖 ...

  • 梁德新║“文魁塔”与仙口村的人文

    建于清朝咸丰四年的"文魁塔 梅县松口镇仙口村境内有一座建于清朝咸丰四年(1854年)的仙口塔,该塔建在村中的松源河西岸.仙口塔(又叫文魁塔)它是一座砖木结构的五层古塔,木质楼梯可通达顶层. ...

  • 山西沁河赋

    原创2021-09-27 08:22·明月居士285 天来碧浪,气壮沁河.走风开步,昂首高歌.落地沁源,势如脱缰之马:放浪三晋,谁比拉朽之波.穿太行而铺绿,越中原以润禾.心向黄河,不畏山川之折:梦入大 ...

  • 梁德新II松口华侨与海上丝绸之路

    松口华侨与海上丝绸之路 文/梁德新   广东是华侨华人移居海外最早.最多的省份之一,是国内第一华侨大省.目前,广东籍华侨华人有2000多万,约占全国的2∕3,遍布世界五大洲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中国 ...

  • 梁德新II旅游资源丰富的松口镇【客都原创】

    旅游资源丰富的松口镇 梁德新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是遐迩闻名的千年古镇,客家先民由闽迁粤的始居地之一.经千年孕育当地具有丰富的客家人文资源,享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山歌之乡的美誉.松口地处闽粤要冲 ...

  • 梁德新II客家人文资源丰富的松口古镇

    客家人文资源丰富的松口古镇 文/梁德新 松口是个遐迩闻名的千年古镇,是一个文风极盛教育发达,历代人才辈出的客家山乡. 松口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是历史上的古战场之一,历史上大小战事繁多,境内至今还留下战 ...

  • 梁德新II华侨之乡松口镇大黄村

    大黄村是著名的华侨之乡,该村位于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梅江南岸,距松口古镇的商业街约5公里,全村总人口2068人.村民外出南洋群岛谋生的人多,有华侨约五千人.旧时村中有数座"中西合璧" ...

  • 梁德新‖解密松口姓氏多的奥秘,快看看吧

    松口为何姓氏多 文/梁德新 梅县区松口镇是粤东有名墟镇.这个小镇的居民姓氏众多,"百姓杂居"为全国所罕见.据2014年出版的<梅县松口镇志>2010年全镇人口66679 ...

  • 梁德新II我任梅县政协委员期间的二、三事

    我任梅县政协委员期间的二.三事 文/梁德新  1998-2003年,我曾任梅县第10届政协委员.那时全县有政协委员180余人,这些人来自社会各届人士,其中共产党员占40℅.依委员们的专长安排工作,如有 ...

  • 梁德新II丘菊贤教授辅导我研究客家文化

    丘菊贤教授辅导我研究客家文化 文/梁德新 我有幸在丘菊贤教授(1932-2015)晚年时与他有交住,我跟随他编书写书,学到很多知识而受益终身. 1992年丘菊贤教授退休后与妻子儿子回家乡梅州市居住.他 ...

  • 梁德新II回忆写作二、三事——写作初期时的回忆

    回忆写作二.三事--写作初期时的回忆 梁德新 祖国改革开放后,文艺界春光明媚,政府鼓励作家积极创作,文艺刊物逐年增多.为圆"作家梦",我利用业余时间写文章向报刊投稿.经常练笔对我日 ...

  • 梁德新II回忆写作二、三事——家里人帮助我写作

    梁德新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居住在梅县松口镇.那时教师的生活是清苦的,维持家庭生活的经济来源是工资.为改善生活,二十世纪八十代我把照像.维修家用电器和修理录音机.黑白电视机为第二职业.妻子是教师做家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