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上半年快消品行业十大热点事件盘点
2018年已经过去一半,在这半年之里快消品行业发生了不少大事,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一下这半年十大行业事件:
1、啤酒行业十年内第一次集体涨价
1月初,燕京啤酒、华润雪花啤酒、青岛啤酒先后涨价,涨价幅度在10%-20%。涨价区域从销量比较集中、竞争优势比较明显的区域或者优势品种开始。
从各大厂家发布的涨价通告函来看,此次涨价受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工成本、运输费用增加、环保税等影响较大。不过据新经销得知,涨价的背后是消费升级,消费升级在很大程度上是引导甚至是“引爆”的。
著名啤酒营销专家方刚老师点评:
1、针对此次涨价,对于终端和经销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或者说会不会从根本上影响市场的稳定性和结构?
方刚:本次涨价事件不是单个企业的行动,通过从陆陆续续接收到的信息来看,雪花、青岛、百威、燕京等均已经开始涨价,这是一次集体行动,甚至可以说行业性的行动,因此对于终端和经销商,包括市场的稳定性的影响应该不是太大。
2、此次涨价是否可能带来的五大啤酒市场格局变化?
方刚:1-2年会发生变化可能性不大,3-5年之后的格局,目前还不太好定论。可能“五大”变为“四大”,“四大”变为“三大”,这样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不管如何,行业的集中度会进一步提高。
3、涨价之后,中小企业的差异化个性化啤酒,有没有出线的机会?
方刚:一边是高大强,一边是小而美,这种市场生态是永远存在的。随着消费者升级大环境下,个性化消费趋势越来越明显,长远来看,更加追求个性的小众啤酒是有很大的发展机会的。
2、阿里控股大润发
1月12日晚间,阿里对高鑫零售的要约收购尘埃落定,获得高鑫零售71.98%的股份,大润发和欧尚自此全面并入阿里系。
如果说入股百联是阿里落下的一只靴子,那么,完成对大润发的“收编”,则是阿里更重要的那一只。某种意义上说,这是阿里对实体商业施展并购大法以来,收获的最有价值的一笔线下零售资产。
因为,大润发、欧尚总计在中国市场上有446家大卖场,2016年营收1000多亿元。其中,大润发占绝大部分门店数,其占全国大卖场市场份额比重超过14%——百联虽然也是个巨无霸,但就全国影响力而言,大润发和欧尚才是真正的王者。
如果说阿里此前的投资都是在打地基,那么从今天开始,一个关于中国零售业的新时代自此正式开启。线上企业与线下零售的整合,大润发和欧尚绝不是最后一个。
根据阿里的规划,双方将以大数据和商业互联网化为核心进行新零售改造。其中门店升级是最核心的一环。未来几年,双方将对高鑫零售在全国的446家大卖场进行新零售升级。这意味着,占据中国零售市场绝对主流的大卖场业态将迎来具革命性的升级与创新,以前的种种不过是小打小闹。而且这种创新与升级将走在国际零售业的前列,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中国本土零售对长期以来占据优势的国外零售业的弯道超车。
阿里谋局长远,图的不是一时的业绩,而是要实体商业的脱胎换骨,在对传统商业的升级中,也实现自身企业战略的再一次转身——这既是对中国商业升级的探索,也是对阿里自己未来的一次押注。
3、康统面品、饮品相继涨价
食品行业的集中涨价在2018年春节来临之际集体爆发,在1月的最后一周时间里,食品巨头康师傅、统一也相继被爆出饮料、方便面价格同时上涨的消息。
在消费升级的大环境背景下,涨价已是大势所趋。“涨价是找死,不涨价是等死。”这句话对现如今的市场环境恐怕要失效了。以前品牌商不敢涨价,特别是一些头部品牌,价格战打得非常激烈,大家你看我我看你,都不敢涨。导致一些经典畅销品类长达十多年也没有变过终端零售价。
据《新经销》采访了解,目前厂商对于涨价都抱着比较理性的态度,普遍认为涨价可以理解,也能促进整个行业往健康的方向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同行二线企业来讲,涨价是种希望。毕竟在以往,康统二者不涨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他企业的发展,别的企业即使有再好的创意,想涨价也迈不动步伐。但此次,老大终于开始在价格上动工,也给行业带来一种升级的信号。
4、腾讯战略合作家乐福、步步高
1月23日,家乐福发布公告,腾讯与永辉将对家乐福中国进行潜在投资,目前已与双方针对家乐福中国进行潜在投资签署了投资意向书。消息公布后,业内人士表示,此前已有沃尔玛牵手京东、阿里巴巴入股欧尚、腾讯投资永辉超市,此次家乐福牵手腾讯和永辉,意味着线下零售企业已基本“站队”完毕,互联网与实体零售的深度融合已成趋势。
在经历几度“卖身”传言以后,家乐福最终选择了腾讯和永辉,而非媒体盛传的阿里巴巴。这对于已经拥有了“陆战之王”大润发的阿里来说,影响或许并不大。但是对于腾讯而言,拿下家乐福,“反阿里联盟”得以再次壮大,在新零售的竞争中又拿下了关键一子。
2月2日下午,步步高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与腾讯2月1日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步步高和腾讯以共同发展“智慧零售”为愿景,一致同意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在构建新能力、构筑“数字化”运营体系、最终营造新生态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实现零售行业的价值链重塑。
由此,零售行业迎来新格局。放眼商超领域市场占有率排名前十的企业中,只有华润万家、物美、SPAR集团还没有站队腾讯或阿里。
对于线下企业来说,站队阿里还是腾讯就如步步高创始人王填所言,“阿里的新零售是个苹果系统,你就在他封闭的系统里跟着一起玩。腾讯感觉有点像安卓系统,大家在这个系统各玩各的,这就是这两个体系现在最大的差别。”而究竟是选择腾讯还是阿里,对于传统零售企业而言,或许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但是可以确定的是,2018年两大巨头的 “合纵连横”态势还将继续。而在线下商超卖场等流量池被分割完毕以后,便利店行业会是巨头们新的战场吗?
5、蒙牛、娃哈哈进军微商
1月24日,蒙牛官方微信宣布,推出新品“慢燃”纤维奶昔牛奶,此款产品剑指新零售,以微商形式售卖,自此蒙牛正式进军微商!
无独有偶,4月26日,有微商朋友向《新经销》爆料,国内饮料巨头娃哈哈要进军微商了,并将于27日在杭州举行新产品发布会。此款微商渠道售卖产品取名为“天眼晶晴”,为一款主打"缓解视疲劳"功效的发酵乳饮料。
据《新经销》了解,快消品企业早已开始试水微商等新兴渠道,其中不乏像娃哈哈、蒙牛这样的行业巨头。在此之前,中粮通过“加入世界500强,不用投资一分钱”的广告曾在朋友圈火了一阵子,而其切入新型分销渠道的方式就是通过微商的模式。除此以外,金龙鱼公众号也曾打出过“一键关注当老板、轻松交易有钱赚”的口号,将其顾客称为“微客”,同样是通过带客户、促成订单等方式来促成商品深度分销。
社交电商专家庄建忠点评:
以淘宝、京东为代表的传统电商用了15年时间,终于在商业版图上切割了约30%的蛋糕。当大多数人终于愿意面对电商的时候,殊不知,微信电商已经大踏步地发展起来了。
微信这一国民级的超级APP,在其生态内已经构建起非常完整的“商业基础设施”,可以展示商品、可以支付、可以做售前售后服务,而且形态丰富多样,朋友圈、公众号、微信群、小程序都是可以运用的“场”,随之孕育出来的微信电商形态也就多种多样,除了人们熟悉的层级微商外,社交电商、社群电商、社区社群电商、内容电商等形态也日渐成熟,像拼多多这样的社交电商平台,体量已经非常巨大。
蒙牛、娃哈哈试水微商,采取的是传统层级微商的形态,而洋河、景芝等白酒企业早在去年也率先一步起盘微商,可以预见,在2018年将是传统企业大举涉足微信电商的一年,“传统企业微商化、新锐微商企业化”,必将演绎更多的传奇。微信这一去中心化,高效率低成本为个体赋能的生态体系,相较于阿里高度中心化的传统电商生态体系,更能体现互联网本来之意,值得我们关注和拥抱。
6、雅堂小超、店商互联相继倒闭
1月底,有爆料称拥有50000多家加盟便利店的雅堂集团遭数十名投资人围堵总部追讨投资款,更有内部员工爆出雅堂小超内部问题重重。
1月23日,雅堂金融在其微信公众号发布公告,宣布即日起主动退出P2P业务。而在此之前,雅堂金融对P2P突然增加秒标,“几乎每天都是年化率13.8%高的秒标”,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竞相抢购。
3月初,雅堂集团的雅堂小超因收了加盟商货款却迟迟交不出货,遭到数百商户集体到成都抗议要拿回自己的钱,但是,钱根本没有,唯有库房里的家具,可以用来抵扣。云南、北京的雅堂小超分公司也纷纷关门,员工全部解散。至此,雅堂小超算是彻底黄了。
4月初,知名B2B平台店商互联因拖欠员工工资,致使一名女性员工轻生。而在此之前,店商互联还曾多次被爆出分公司关门倒闭、拖欠供应商账款、创始团队被架空、大面积裁员等问题。
新经销记者向店商互联员工求证,爆料人告知:店商互联在3月底已经强制员工离职,只保留了极少的员工在处理善后事宜。拖欠的两个月的工资只能发放80%,将于4月20日进行履行。但是到4月20日,仍有很多员工没有拿到工资。店商互联创始人通过微信证实了公司融资失败,员工工资无法发放的事实。
新经销点评:
资金链的断裂更多的反映的是店商互联内部管理的混乱,但这却绝对不是一个个案。在快消B2B行业,通过低价抢占市场已不是什么新鲜事。高价买入,平价甚至赔钱卖出的情况屡见不鲜。这样操作的直接后果就是盈利根本无法覆盖仓储、物流、运营等各项成本。在资本无法持续提供补给的情况下,出现各种问题也就在所难免。
阿里、腾讯、京东进场之后,早期巨额投入的资本异常尴尬,这些互联网巨头拿着自己的利润在投,VC拿着LP的钱来投,试错的态度上,本身就不是一回事。所以我们看到,17年下半年,在FMCG领域鲜有大额的投资进入,即使是跑的很前面,做的很好的平台,都很难拿到钱。
当VC不敢轻易的大额度投资,这条赛道,对于B2B创业者来说,靠融资活着,已经是一个不可能的事情。但是,一些前期扩张过快,还没能够实现自我快速造血的B2B,凛冬将至,摊子太大,很快就会出现无米下炊的局面。
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自己造血,是每个平台必须面对的现实。这个阶段,才是真正考验平台运营能力的时候。
但是《新经销》始终坚信技术能够为行业带来赋能,技术对行业的改造,真的需要下大的代价投入,尝试各种模型。试错本身就是壁垒,技术带来的供应链整体效率提升才是B2B的终极核心竞争力。
7、达利豆本豆压货压出10亿销售额
2月底,中金公司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显示,截止2017年年底,达利旗下豆本豆产品贡献销售额约10亿人民币。
2017年年底,有经销商向新经销反馈:达利园豆本豆目前在渠道滞销严重,在经销商仓库产生大量的积压,而厂家却对临期品不管不问。笔者最初以为是个别经销商市场操作不当造成的结果,并没有太多关注。
2018年1月22日,又有网友在网上发声:达利集团豆本豆经销商一千多件临期滞销,厂家无人问津。
这前后两件事引起了新经销的注意,豆本豆4月上市,9个月的保质期,截止目前,正好是第一批刚上市的货近邻保质期的阶段。新经销通过电话采访了多位代理达利园豆本豆的经销商,得到了一个比较普遍的反馈:豆本豆厂家压货严重,终端动销缓慢,库存大量积压临期,厂家却不提供任何解决办法和解决措施。
粗略算一下这笔账:2016年财报显示达利经销商数量为4225个,按照豆本豆经销商开户首批打款金额不低于30-50万算,10亿的销售额,来源最少一大半是经销商开户的首批打到厂家的货款。
新经销点评:
达利只管压货的粗暴式管理,对于渠道来说是一种伤害。营销专家刘春雄曾说过:中国的强势企业,不是品牌做得好,而是渠道管理得好。一个很重要的标志是:渠道管理是内部管理的延伸。当时代变了,出现问题,品牌商首先应该反思自己。
豆本豆作为达利集团的核心战略产品,应该丢掉幻想,重新回归商业的本质,尊重市场发展规律,重视合作伙伴,真正与经销商一起去扎扎实实培育市场,好好精耕渠道。
8、伊利董事长潘刚“跑路风波”
关于潘刚“失联”事件的始末:
3月26日,网络上出现大量散播的传言称“伊利集团董事长被调查或失联”的文章。
3月26日晚,呼和浩特公安机关接到伊利公司及其董事长潘刚报案。潘刚在书面报案材料中写道:“不实文章谣传我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并‘失联’的情况纯属捏造,恶意诽谤。”
3月27日,伊利首次发布公告回应不实谣言,称已有6名嫌疑人因涉嫌造谣诽谤被警方控制。
4月9日晚间,伊利股份发布公告重申,潘刚因患“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在国外接受治疗。在治疗及恢复期间,公司董事长潘刚先生正常主持公司相关工作,履行相应的职责。公司生产经营一切正常。
4月30日,记者与潘刚视频连线,他表示,‘治病期间,正常的文件的审批都是通过网络进行审批,一些重要的会议也通过电话、视频参与’。
5月初,呼和浩特警方称,此次造谣事件的犯罪嫌疑人郭某某、苏某某、史某某、侯某某等4人因涉嫌敲诈勒索罪已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
5月31日,伊利2017年年度股东大会在呼和浩特举行,根据网传视频,久未露面的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出现在股东大会现场。这是据4月30号潘刚视频“露面”一个月后的正式现身,“失联”谣言也可谓不攻自破。
董事长潘刚“失联”的这段时间里,伊利在资本市场倍受打击。不过,伊利并没有停下扩张的步伐,而随着潘刚重新回到公众视野,一些质疑声也就自然消散来了。
问题是,在此前舆论沸沸扬扬的时候,如果潘刚有条件露面,为何等到今天呢?这个谜只有等待时间来回答了。
9、可口可乐入股网红酸奶乐纯
乐纯创立于 2015 年,公司全称是北京乐纯悠品商贸有限公司。品牌创立之初主打希腊酸奶(高蛋白滤乳清酸奶),作为线上主要渠道的微信公众号已有百万用户关注,数十万人下单,数万人保持每两天消耗一盒乐纯酸奶的频次,而九成用户都是女性。乐纯在不到3年时间内,从最初的日产100盒变成10万盒再到20万盒,配送范围扩大至全国所有二、三线城市的便利店;
2018年4月,乐纯获可口可乐领投数亿元人民币战略投资,可口可乐一跃成为了乐纯的“二当家”,老股东 IDG资本、真格基金、大河资本、麦星投资等全部跟投。本次融资也是可口可乐在亚洲地区首次对一家创业公司的战略投资和合作。
2015年可口可乐公司便已经提出“全饮料”发展战略,决心在非碳酸饮料领域开疆拓土。一直以来,在其整体业务中拥有80%比重的碳酸饮品为它带来了滚滚的现金流,但在“可乐”神话不再的时代,碳酸饮料已成为可口可乐的“紧箍咒”。
健康化、个性化、功能化成为消费者的主流需求。其中,功能饮料、包装水和蛋白质饮料是最受年轻消费者青睐的三大品类。口味清淡、富含营养的饮料因其更迎合消费者注重健康的需求,已成为饮料业升级中的获胜方。
显然,可口可乐看清楚了这一点,“轻资产”管理的同时,也在推行“多元化”产品线以分散其发展风险。有理由相信,此次可口可乐中国的入股正是这一理念的体现。
10、继包装用纸后,生活用纸纸价大涨
6月,生活用纸行业的龙头公司维达国际的"维达",恒安国际的"心相印",金红叶纸业的"清风"近期纷纷发布涨价函。国际纸浆近1年疯涨47%,卫生纸涨价近期或难控制。
造纸公会秘书长谢世平表示,卫生纸主要原料为长纤、短纤纸浆,根据北美长纤纸浆价格显示,2017年1月每吨为630美元,2018年1月涨至920美元,短纤纸浆也从545美元上涨至805美元,换言之,长纤、短纤纸浆近1年来的涨幅分别为46%与47%。
记者从一些卫生纸造纸厂了解到,今年以来,清风、维达等卫生纸品牌商都进行了几次调价,相比年前,价格大约上调了5%。由于调价通知是由厂家发给批发商,从批发商传递到终端还需要一个过程,加上许多超市拥有充足的库存,因此目前市面上的卫生纸价格较为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