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答(第2期) 何谓 “碑”、“帖”...
每周一答(第2期) 何谓 “碑”、“帖”之争?
原创: 皇甫荔 北京尚韵信息 昨天
问:何谓“碑”、“帖”之争?
答:“碑帖之争”是在清朝以阮元、包世臣、康有为等为主要发起人,以歌颂推崇“碑学”贬低“帖学”为主要内容的一场书坛运动。要了解“碑帖之争”,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碑学”,什么是“帖学”。这对学习书法的入门路径以及以后自己学书的走向至关重要。
一、什么是碑学
碑学,是在清代出现的新兴书法艺术流派。它不仅是狭义地被指为对魏碑的学习研究,而应是广泛地指清代书坛对唐以前的文字,包括甲骨文、钟鼎文、大小篆、秦权、汉碑、瓦当、封泥、简牍、石幢、古玺、秦汉印、六朝墓志、造像等文字进行学习研究而形成的书派。早期的碑学是宗汉碑,到了清代中叶,阮元公开疾呼倡导碑学,并著有《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随后包世臣、康有为等人继起响应,亦著有《艺舟双楫》、《广艺舟双楫》,为碑学进行了大肆鼓吹。同时,又一味地鄙视帖学,诋毁指责帖学一度到了极尽其词程度。这就是当时清代兴起的碑学派。后来人们把研究考订碑刻的源流、时代、体制、拓本真伪、文字内容等的学科也称为碑学。如叶昌炽的《语石》,方若的《校碑随笔》,王壮弘的《增补校碑随笔》等都是碑学名著。
我们目前所谈的碑学包括以上这两个部分,不但要了解其书法艺术风格的形成背景,更要掌握其源头的合理性与否。
图1:魏碑拓片
二、什么是帖学
帖学实际上在碑学出现时才有的正式叫法,古人临帖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所以帖学派是为应对碑学派挑战而被动形成的一种流派。它是指魏晋以来,以法帖为学习研究对象,以崇尚钟繇、王羲之为正宗的书派,则称之为帖学。自北宋刻帖之风兴起后(如《淳化阁帖》),对帖学盛行起了很大作用。后世把唐代的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李邕、孙过庭、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等,宋代的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等、元代赵孟頫等,明代的宋克、解缙、文征明、祝枝山、邢同、王宠、董其昌、张瑞图、傅山、王铎等,清代的张照、梁同书、刘墉、王文治、翁方纲、翁同龢等及至现代的沈尹默等均视为帖学名家。
图2:王羲之《黄庭经》
此外,以研究考订法帖的源流、先后、真伪、优劣及文字内容为对象的学科也称为帖学,如林志钧《帖考》之类著作,但属于文物考古方面的事。我们所说的帖学是专门以书法艺术为学习研究角度的帖学。
三、碑学兴起的背景
虽然清代碑学的兴起表现了清代封建文化繁荣的一部分,也构成了中国书法史上一个重要阶段,但我们必须要了解它兴起的文化背景。
清朝的建立,是在初期激烈的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基础之上的,虽然经历了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展,曾一度出现了“康乾盛世”局面。清初书坛上也曾一度出现过崇尚“法帖”之风,康熙、乾隆都是帖学高手(乾隆还敕令朝臣编刻过《三希堂法帖》),但随着统治者对文化的禁锢,朝野上下也没能阻挡住传统书法的再次兴起。清政府为了巩固满族贵族的政权,对内实行了残酷的民族高压政策和反动的文化政策。龚自珍有诗云:“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只稻梁谋”,多数学者被“文字狱”整怕了,为了逃避政治迫害,纷纷钻进了琐碎的、不会引起政治迫害的训诂考据学的圈子。这样就引发了一大批文人志士竭力去研究金石、碑碣,人为制造了一个对生产力发展无多少实际意义的复古研究方向,这就是碑学出现的实际历史背景。当然后来,一些学者研究考证了部分有价值的成果,对于考证碑文的真伪、源流以及文字的内容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了解了碑学兴起背景,也就清楚了碑帖之争的缘由。有人评价清代的碑学兴起是中国书法艺术上又一个高峰时代,我们不做更多的评价,希望客观理性地看待这一段书法历史,这里不做细述。从清代碑学整个成就来看,确实也取得了一些成就,如对魏碑的研究挖掘和发展、对大小篆、汉隶的复古推新等都有一定的建树。但同时在书坛上也刮起了一股浮夸之风,如阮元、包世臣、金农、康有为等一些书法理论名流提出了“宁拙勿巧,宁丑勿媚”等主张,一时间一些怪字、丑书充斥世间,虽然书法界有不同的审美观点之说,但这种公开号召摒弃正统的帖学、否定传统书法中庸平和的艺术主张实在不足为取。这种书论直到现在仍有不少市场,认为这是书法创新的理论依据,是推陈出新创立新型字体的思想源泉。致使一些青少年还没有练几天基本功就写“狂草”、“乱石铺街体”等等,着实让人啼笑皆非。我们多次强调:古法不可丢,学书先继承,只有按照前人摸索的方法临摹传统经典法帖,一步一个脚印地逐级练习,日积月累,方能推陈出新,形成自家风格,这才是唯一正确的学书路径,切莫受人蒙骗误入歧途。
我们再次重申:学书无捷径,但有好方法。更多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北京尚韵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