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黔,我们还是来了(中)

亲爱的黔,我们还是来了(中)

文/徐继忠

我们第二天的行程是:上午继续游千户苗寨,下午参观苗妹博物馆,晚上观看“多彩贵州风”。

凌晨四点多,我就醒来,无法继续入眠。听着窗外的雨声,我的内心在纠结:昨晚的夜景固然如此美好,然而原汁原味的吊脚楼又是怎样呢?

早餐后,深夜的大雨已经变小,我与妻子整理好行装,再次走进苗寨街道,去寻找古朴毫无修饰的吊脚楼。

沿着苗寨中间的白水河,踏着河边的栈道,边走边看。左边街上的吊脚楼,屋面是黑色小瓦,有些人家房屋的四角柱子,并不是木柱,而是现代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墙壁皆为木质板材,这不是我们心中想看的吊脚楼。右侧白水河,与其说是河,不如说是一条宽阔的大水沟更为形象。由于是枯水季节,河水缓缓地流淌,浅处可清澈见底。临街河道,共架设七座风雨桥,便于通行。尤其是第七号风雨桥(逆河而上第一座),桥上匾额写着“嗡餸僦”三个字,苗语意译“回龙桥”。

传说在白水河底,有条神秘的龙,可保佑苗寨人们,五谷丰登,幸福平安,为了防止龙游走,于是寨民就在白水河的下游,造了这座特别的桥,要把龙拦回去,继续造福苗民。

继续前行,来到一岔路口,标志牌显示左拐便是苗寨原住民——守寨村。我与妻子商议,决定沿着此小道向山上走去,实地看看古老的吊脚楼今日何状。

走进守寨村,只见苗寨的吊脚楼,由下到上,依山而建,鳞次栉比。户与户之间,有小青石或鹅卵石铺砌的小道相连,四通八达,路面干净整洁,舒适清爽。我们顺着一条相对宽点的山道,踏着石阶,一级一级地向上攀登。快到半山腰时,见前面一户寨民家门口挂着“家庭博物馆”的小牌子,我们决定就此驻足。

走近一看,我心中窃喜,这不就是我要寻找的吊脚楼吗?房屋陈旧,房基用石块垒成,柱、樑、墙都是木质材料,屋面铺设黑色的小瓦,二楼的美人靠黯淡无光。

刚到门前,就见站在门口的阿婆,微笑着对我们说:“可以进来看看。”于是,我们放下雨伞,进其院内。一位60多岁、身材不高、和蔼可亲的男主人,领我们到房屋二楼,自我介绍:他叫唐兴发,其家为“一级家庭博物馆”,怕我们生疑,他又指着墙上由中国民族博物馆、西江镇人民政府联合颁发的“一级家庭博物馆”匾牌,并打开放在桌子上的一本叫《西江模式》书的第120页,有他家“家庭博物馆”的介绍。房主告诉我们:他家的房子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柱、樑、墙所用材料都是杉木,可以防潮、防湿、防腐,房屋全以榫卯衔接,不用一颗钉子。苗民的吊脚楼一般为三层:一层留养牲畜用,二层为居住用房,第三层供存粮之用。

接着他又给我们介绍了屋内其先辈们遗留下来的物品:造房子的锤、斧、凿、锉、锯等工具;织衣服的纺棉、纺纱的车具;生活用的锅、壶、碗;以及挂在墙上的多种苗族服装、首饰。其中一件:上衣主色调为蓝色,中间以九件白银装饰品为衬托,下身裙子以黑色、紫红色为主,配有多种苗族图案的银子装饰品。这套苗族服装,已有200多年的历史,2008年被国家征送到巴黎参展。

看着,听着,不知不觉要到10点30分集中的时间。告别前,我与房子的主人合影留念,以证到此一游,慰藉自己的心灵。合影后,我们急忙下山,赶往集中点,准备去苗妹博物馆。

苗妹博物馆,共分四层:一、二层是银器销售厅;第三层是早先苗民部分生活用品及银器展示厅;第四层则是苗服、苗绣的展示厅。

晚上六点半,观看“多彩贵州风”歌舞表演。在一个半小时里,我们观看了《壮美黄果树》《水姑娘》《上刀山》《木叶传情》等十多个节目,每个节目都精彩纷呈。它们以本土深刻的族群记忆,演绎苗、侗、水、布依等少数民族缤纷的浪漫风情,使游客在短时间内领略到贵州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在这些节目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上刀山》和《木叶传情》两个节目。

《上刀山》是一个绝技表演,一个苗族小伙子,光着肩膀,赤裸着双脚,以英勇善战的气概,脚踩着刀刃,一步一步地沿着阶梯,向上攀登。有黄瓜放在刀刃上,踩在脚下,不停的截断掉下。这种上刀山、下火海的壮举,令大家叹为观止。

《木叶传情》是一个口技表演,一片小小的树叶,在侗族小伙的口中,就能吹出美妙的音符,宛转悠扬,清脆嘹亮,可使含情脉脉、心有灵犀的姑娘们,以声相和,以心相许,把古老纯朴的贵州民歌演绎得淋漓尽致。侗族小伙表演后又走下舞台,教台下游客如何用树叶吹奏,游客吹出的怪声异调,引起大家哄堂大笑。

最后,歌舞晚会在“我在贵州等你,等你和我相遇,等待如此美丽……”的歌声中完美谢幕。                                  2018年10月26日

作者简介:徐继忠,1986年毕业于盐城商校,财务与会计专业,会计师,在企业从事财会工作15年,现供职于区直某单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