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芒种:养好这一天,好运一整年
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
节气养生
芒种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预示着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此时可以开始播种一些有芒的作物。什么是“芒”呢?所谓“针尖对麦芒”,“芒”就是部分植物长出来的刺状物。当然,“芒”在汉字里还有其它的一些释义,比如形容盛大、繁多、锋利等,可见芒具有发散和彰显的意象。《黄帝内经》说:“南方火也,万物之所以盛长也”,因此芒种时节具有典型的夏长之气。
中医非常强调一个观念,就是“五脏应四时”,《黄帝内经》说:“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意思就是南方和夏天的气,与人的心气是相通的。
正如植物要经常照见阳光长势才能茂盛,五脏之心同样也需要天地的精气来帮助它实现主血脉、主神明的功能,这正是《黄帝内经》认为夏三月要“无厌于日”的道理所在。
如果人为地减少甚至隔绝与天地之气的沟通,例如我们之前已经讨论过的夏天过度使用空调、过度吃喝生冷、过逸少劳等话题,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都会慢慢削弱天地精气对心气的助养,成为现代很多心血管疾病多发的原因之一。
另外,芒种也是一个晴雨不定的时节,且临近端午,龙舟水盛,加之今年土不及的年运,土气运化水湿的功能下降,让人容易感受霉湿之邪。
《时病论》说:“霉湿之为病,在乎五月也。芒种之后,逢丙入霉,霉与梅通,其时梅熟黄落,乍雨乍晴,天之日下逼,地之湿上蒸,万物感其气则霉,人感其气则病。”古人通过长期的观察发现,梅雨季节通常在芒种后的第一个丙日开始。人如果感其气,多表现为胸痞腹闷、身热有汗、纳食减少、时欲恶心、舌苔白滑等。
相对于春天的雨水天气来说,夏季的霉湿天气持续时间更长,而且夹有更明显的热象,湿热互结,难分难解,治疗上也颇为复杂。故在此提醒各位脾土虚容易生湿的朋友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要注意健脾化湿,以防霉湿侵身。
(点击图片可订购祛湿茶)
生活预防上,不能吃生冷油腻的食物,避免淋雨和受寒,居室内建议悬挂香囊或焚烧苍术、艾条以祛湿;饮食上,建议多用扁豆、薏米、淮山、莲子等煲汤。
艾灸养生
芒种节气天气炎热,雨水增多,湿度变大,谨防梅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讲道:梅雨或作霉雨,言其沾衣及物,皆出黑莓也。本节气以妇科病、真菌感染为多发病。此节气养生原则应以“健脾利湿清热”为主。
常用保健艾灸穴位建议:肝俞、脾俞、劳宫、中脘、神阙、足三里、三阴交。
每个穴位以15分钟为宜,每次选取2-3个穴位,每天或隔天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
取穴方法:
肝俞:正坐或俯卧的取穴姿势,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2指宽)。
简易取穴法:至阳穴往下数2个椎棘突,再旁开2指宽。
脾俞: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2横指宽)。
简易取穴法:俯卧位,先找到至阳穴:两肩胛骨下缘连线中点—第7胸椎,再向下数4个椎棘突,凹处旁开1.5寸(2横指宽)处为脾俞穴所在。
劳宫:在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
简易取穴法: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即是该穴。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或: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
神阙:位于脐正中。
足三里:小脚外侧,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或掌心握于膝盖,无名指贴于胫骨侧,小指指尖处为足三里。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4横指宽),胫骨内侧缘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