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笔记:遛车
梁东方
很多年前曾经在《读书》杂志上看到过某社会学家的呼吁,大意是说中国最好不要进入全面汽车社会,论据主要是人口基数太高,城市人口密度非常大,家家有车的话,后果不可想象。
显然,他的建议只是一个建议,过去对这种知识分子的超前分析总会冠以“螳臂挡车”的蔑视性批评,甚至还一定要“踏上一万只脚”,彼时终于是进步了,不予理睬也就可以了。
因为经济发展的数据强烈地要求着扩大生产和消费。汽车是一种价值很高,其连带产业也极多的民生品,不仅对每一具体的个人有使用的诱惑,就是对相关的生产销售维修甚至保险车检审验等等手续服务部门的巨大利益诱惑,也都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潜力巨大。
于是,就有了今天普遍进入汽车社会的现状:不用说大城市,连县城乡镇甚至村子里,都已经形成了道路上汽车拥堵、停车位一位难求的窘状。道路两边到处都是防止汽车停放的路桩和地锁,在任何一个稍微有一个空儿的地方停下来,立刻就会有收费员奔过来……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年年增加,我们所有的道路和人类聚居之处,都正在逐渐向着一个大的停车场的方向快速推进。当年的社会学家的预测早已经被遗忘,但是事实却让人躲避不及地迎面而来了。
具体到我个人这十几年来的用车感受,也是与这样的大趋势相符的。多年前,上下班、在城里办事、购物等等都已经不再开车。上下班徒步,或者推着自行车徒步;去办事一律骑自行车,即使是周末出去锻炼郊游也骑车而不开车。开车只是在实在要用到车的时候,比如接送家人或者亲戚朋友,有大行李,或者人比较多。不过随着地铁的开通,连这好像也不用开车了。
所以,有时候汽车一放就是一个月。去年年检的时候人家说汽车已经是第十一年了,所以比别人的车年检贵了不少,而到十五年的时候就是半年一检车了!可再看看总里程,还不到八万公里。
车不用放在那里,不管跑了多少距离,该掏的钱一分不能少。而且还需要定时去发动一下,以免电瓶馈电。汽修厂的师傅说最好是开着走充电,每半个月开出去一趟,跑上半小时以上是最基本的。这就形成了一件事务性的日常工作:遛车,近于遛狗的遛车。
遛车的时候汽车启动和最初的行走都很艰难,能感觉到内部的滞重和锈迹斑斑导致的运转不畅,刹车的时候还会有吱扭吱扭的声响。只有走出一段时间以后,才终于慢慢润滑流畅起来,甚至还依旧很是轻巧灵动;汽车那种直接延长了人类的四肢,赋予了人超能力的快捷一下就表现了出来,仿佛具有无远弗届的能量和潜力,只要开下去,飞上云端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可惜的是,不上高速的话,这样的好感觉就总是被红绿灯、被前车的拥堵给无情地挡住,让你望着车窗外骑车人的迅捷而去而好生羡慕。
有时候开车出去,很诧异地发现,原来骑车的时候总是津津有味的周遭景色,在汽车里看起来都很平常甚至乏味。开车的速度和能力,似乎总是期待着一种更为宏大,更为新鲜的景致。在我们被雾霾笼罩之下的大地上,什么也都很难再看上眼。必须开到高高的山上或者遥远的大海,开到那种可以望见蓝天白云的所在,才能与其能力与心胸相匹配。实际上,自己的车的那几万公里行程基本上也都是用到了这两件事情上:去往高山和大海。
对于汽车这样心怀高远远非池中物的现代工业造就来说,只在拥堵的狭窄的密集的憋屈的城市里、建筑缝隙里、道路停车场上挪步,实在是委屈;它们的天地本来就在高山大海,就在辽阔的大地上,就在茂密的森林中,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甚至绵亘不绝的沙漠里。让它们在城里生活,是一种浪费,是一种人类只为自己着想的暴殄天物。
那位早有预见的社会学家的意思其实是,我们的城市不应该进入汽车社会,但是我们的大自然里则是可以的。只有那些需要到自然之中去驰骋的人,只有那些在高山大海草场大地之上用到车的人,才是自然而然也物尽其用还不对整个社会产生灾难性后果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