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笔记:从浏河右岸到陆渡

梁东方

一直有乐此不疲地骑车寻找风景的冲动和持之以恒的实践,因为偶然寻得的风景之中,经常有一种自然而美丽的魅力会触动自己埋藏最深的心弦,使人进入到一种优美的、静美的甚至凄美的、既是忧伤也更是享受的状态中去,让人欲罢不能、流连忘返。

尤其在秋冬时节,隐藏在自然风景中的某种哀婉,某种广博背景中的不确定的哲学层次上的幽情,令人愉悦的忧伤,也许就是我即便是在寒凉时节也依然愿意一次次骑车深入到大地上去要寻找的魅力渊薮。

可惜这样的状态和情况,又分明总是可遇不可求之境,即使多方寻找也并非经常可以一见。所以也就需要更加努力、更加频繁地去寻找;乃至寻找本身也成了乐趣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庸常的人生中这成了点亮生活、照彻时间的一点点烛火,一点点不足为外人言的隐秘的快乐。它在所有主流的社会话语与生活话语之外,不能放到人生看起来琳琅满目丰富多彩其实往往都有自己的套路的窠臼中去;它是逸出生活之外的某种个人性的癖好,在他人是完全可以不理解的,但是在自己却总是乐此不疲地有这极大的快乐。

寻找这样的快乐何以一定要骑车?徒步当然也可以,不过一般来说,徒步也就是两个视野之内的距离吧。走到第一个视野尽头以后,再走回来,这是两个视野的距离。走到第一个视野尽头以后,又继续向远方走到了第二个视野尽头,然后坐车回来,这依旧是两个视野之内的距离。

这样被体力规定了距离的情况,显然不怎么具备“自由”的基本品质,而骑车就能在相当程度上超越体力的限制,使人仿佛有了贴地飞翔的翅膀,有了无远弗届的能力。何况骑车还可以迅速通过一些徒步的时候很难快速走过的无趣的路段、纯粹作为交通意义上的通过性路段。

虽然说作为心态上的旅行者,一旦对一个地方四面八方方圆十几公里的的范围内的景物都了如指掌以后,对这个地方的新鲜感也便结束了。好像就应该挪到一个新地方去住一住了。不过在太仓还有很多地方没有走过,比如这浏河右岸,因为已经属于上海,所以去的还是少。

今天骑车穿过行政界,顺着河边的乡村向东走,大致上按照头脑里已经有了的沿着浏河的上海一侧去陆渡,再沿着浏河的太仓一侧从陆渡返回的计划骑车漫行。

上海一侧显然因为是乡村小路而感觉漫长,太仓一侧因为是城市道路而感觉短。乡间小路的不确定和多转折让风景的角度更多,城市道路的平直则在最大意义上去除了所有更多风景审美的丰富性。

中间的一个岛,本来是可以直接跨越浏河沟通两地的村落,现在因为开发成了商品房小区而成了交通禁地,人为地隔断了传统的交通。实际上上海太仓之间的所有交通几乎都有些周折,即使是大路上也都是各有检查站,双向查车,常有迟滞。

不过这次骑车还是有收获的。在接近陆渡的时候,有一片镶嵌在村庄之间的广阔稻田,在冬天的阴郁里一行行黄白色的整齐稻茬向着四面八方排挞而去。地边上碧绿的蔬菜在寒凉的冬天里依然茁壮茂盛,让人都觉着不好受的冷,对它们好像还无可奈何。偶尔有汽车沿着窄窄的田间小公路而行,从远处的公路上下来,转折着进入到一簇簇的村庄之中去。它们在这一天将尽的时候,终于离开了城市的拥堵,回到了家乡的宽松之中;虽然道路窄了,但是心态却宽了。车辆的行驶明显放缓,不再争分夺秒,不再寸位必争。

骑电动车的人全副武装,将所有能抵御风寒的衣服和专用遮挡都用上了。这样总是做得宽窄很经济的乡间道路上,还是它们来得自如而流畅。

永远没有雾霾的纯正天空之上,即使阴郁没有阳光也是通透的,将冬天仿佛带着某种哀怨的凉意毫无障碍地传向四面八方。在高大整齐的水杉树的行列下的大公路之外的这片田野上,暮归的人们从嘉定太仓甚至上海里回到田园深处的家,回到浏河边上的家的路,走到这里的时候突然放缓,像是进入到了慢动作一样,有了一种类似近乡情更怯的小心,愉快的小心。因为这里已经不属于对岸的太仓,距离自己的主城区嘉定也都远,所以还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保持住自传统的乡间居住状态。他们还可以继续拥有属于自己的独栋小楼居所、院落菜地格局,与附属其上的、不被打扰的天空。

这样乡间状态实际上也基本还可以在陆渡的对岸看见,只是进入太仓的规划和建设地域之后才一变而为城市的楼群状态。

陆渡和太仓之间还有相当一部分空地,已经拆迁完毕等待开发,所以保持着一种非常奇特的草原景观,草原上偶尔有过去的小桥残迹,配上一两棵孤独的树,一道弯曲的水,就很像是精心设计的图片了。实际上即使是规划的公园也没有这样的偶成的辽阔之间的小桥流水宜人。

太仓正在修建沿着浏河左岸,向东延伸到陆渡的河滨道路,包括休闲旅游的绿道。但是行政区划却给这种修建出了难题,因为直观地看,到了陆渡以后两地之间就不再是以河为界,而形成了参差之状,互有进出,很难划一地让直线道路修建下去;也许会有两地之间的合作,共同将浏河两岸都打造成现代意义上的休闲野游观光带吧。

偶然可见年轻男女各骑一辆小轮车风驰电掣地向着河边而去,一条小狗狂奔相随。这应该就是未来太仓河畔生活的一种典型景象之一种。那时候的风景固然非常值得期待,但是现在在开发之前的历史形成的自然田园景象也更可以盘桓。也只有抓住每个这样的机会,见识到更多不同地域、不同时间、不同时代节点上的风貌,才足慰自己这总是愿意做大地审美的心。

(0)

相关推荐

  • 最新!国庆出行注意事项

    区域预测 根据高德智慧交通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的去年同期数据,预计在假期前夕(9月30日)晚高峰时段,太仓市区域拥堵指数将提高至1.75,同比增涨6.72%.拥堵高峰预计开始于9月30日16:30,市区各 ...

  • 融创贵阳|赢得一席半岛,敬献理想生活

    世界大同的理想生活,是住在花园洋房里.--林语堂 洋房,起源于英国 在 18 世纪,英国城市学家霍华德 提出理想的城市生活空间概念后风靡世界 被称之为塔尖圈层生活方式的代表 不仅是因为它是资源与舒居的 ...

  • 太仓笔记:浏河入江的地方

    梁东方 一个地方,地理上的形胜总是与江河湖海山川台塬相联系.不过人们生活其间,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浮沉,在人的生活工作之间的关系里狭窄,时间久了,慢慢会将最初的地理选择遗忘,对于自己所置身的天地之间的这片 ...

  • 太仓笔记:浏河上的船

    梁东方 在江南冬天阴阴的日子里,尽管还有很多树都绿着,还有很多花都开着,但是看人们都穿着比北方人一点也不少的厚厚的冬衣(只是戴帽子的比较少,似乎是因为风少也小)也就可以明白,这里的冬天也已经到来,这是 ...

  • 太仓笔记:浏河北岸的水杉林荫道

    梁东方 一处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风景,固然是总体风貌使然,其实很多时候也是其中的一些细节,甚至某一个细节. 浏河现在作为一条横穿市区的河,给太仓带来的风景观感,自然是整个太仓风景中最核心的元素.假日里 ...

  • 太仓笔记:沿着长江右岸的大堤

    梁东方 说起太仓都知道是长江口南岸的鱼米之乡,但是真正从太仓走到长江边去看看的人,其实未必有多少. 一般来说,看到了一个地方的郊外田野,就可以大致明白一个地方的城市是从什么样的环境中生长出来的,它的地 ...

  • 太仓笔记:浏河绿道的好与“不好”

    梁东方 即使对于生活在太仓的人来说,即使对于生活在这样没有雾霾.绿化非常好.空气中总是有一股甜蜜的味道的地方的人来说,也依旧是要找好地方去走一走.太仓的好地方在哪里,很多人说是河边.太仓有太多的河,每 ...

  • 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丛书《额尔古纳河右岸》读书笔记

    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丛书<额尔古纳河右岸>读书笔记 <额尔古纳河右岸>,迟子建著.这部书不仅入选新中国70年70长篇小说典藏丛书,还荣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作者迟子建 ...

  • 阅读——迟子建和她的《额尔古纳河右岸》

    迟子建和她的<额尔古纳河右岸> 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 这是第一部描述我国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生存现状及百年沧桑的长篇小说. 作品似一壁饱得天地之灵 ...

  • 方塘读书会‖《额尔古纳河右岸》:一部哀而不伤的鄂温克族挽歌

    文丨袁媛(方塘传媒编辑传播中心编辑)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部哀而不伤的鄂温克族挽歌,是现代喧嚣生活中世外桃源般的存在,记录着一个民族的时代往事.小说将鄂温克人从面临俄国人侵占祖先领地到日 ...

  • 郭进拴:迟子建和她的《额尔古纳河右岸》

           迟子建是我很关注的美女作家,我过去曾读过她的大量作品.2014年春节期间我又精读了她荣获第七届矛盾文学奖的精美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久久放不下,心里有话要说,现写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