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塔与净慈寺之间的阳光
飘飘洒洒、洒洒飘飘,淋在西湖上的雨,只知道头不知道尾的雨,天堂牌雨伞下已经将所有游湖的人的裤脚和肩头都打湿了的雨,没有任何预兆,没有任何事先的迹象,突然就收了。
雨收天开,雷峰塔和净慈寺之间并不宽阔的环湖公路上,在下午三点之前的某一个瞬间里,有雨后的阳光金灿灿地照耀下来!照得道路两边的树木上红红黄黄的叶子闪闪发亮,照得雷峰塔的金顶熠熠生辉,照得净慈寺淡黄色的高墙和曲虬茂盛的大樟树愈发幽香。
这一刻,所有等公交的人们也都举起了手机,对着明媚的黄叶和蓝天甚至枯树的树枝所组合成的美妙景象,对着眼前的一切,拍啊拍。
在等公交的时候就能有这样欣然美景,这是生活在杭州的人们的一种极大的福利:随时都可能遇到让自己不由自主地举起手机拍照的美来。这也是慕名而来杭州旅游的人们内心所期待的一个原本就应该有的时刻,杭州,西湖、雷峰塔,南屏晚钟,这些几乎直接代表着美不胜收的汉语单词所从成立的现场,一定会有这样圣洁的阳光点染成的美不胜收的美。
一旦这样的美突然呈现在了眼前,就有一种不虚此行、名不虚传的仿佛意料之中一般的收获感,就是对既往耳闻目睹的所有关于西湖的传闻的具体印证。于是西湖就又多了一个自动的传播者,多了一个从这一最具体的美景出发,而无条件地把西湖从内心里首肯成审美的文化符号的人。
这是西湖在全体中国人,尤其是北方的中国的人的心目中的应该有的样子。多少城市的传统美景都已经随着所谓发展与建设的步伐,而渐渐沉落到了现代化高楼大厦所围绕的谷底;景点还是景点本身,但是周围的环境变了,它也就失去了过去与环境的互文关系,永远不再是过去的那个景点了。
西湖在一定意义上说也面临着这样严峻的考验,尤其是挨着老市区的涌金门、柳浪闻莺一直到雷峰塔这一带。好像,净慈寺前的地势都与十几年前来的时候的印象迥然不同了。
事实上,西湖靠近原来的杭州古城的部分,这些年来经过了一轮轮的强力改造,已经没有了十几年前的影子。过分的人工,将自然的风景弄得更像是苏州园林一样人造的景观了。好在杭州本地的植被可以一年四季生长,很快就能将动土的痕迹涂抹干净,让钱王祠、丁家宅、三训堂、法国红酒陈列馆、杭州海底世界之类全新的或者从完全不相干的什么地方挪来的建筑群,比较不露声色地融入到周边的环境里去。这完全要拜杭州阴湿的气候下植被疯长的优势,石与墙为大自然迅速做旧,仅仅经历了几年时间便已经有了好像上千年的点点苔痕。
但是过于密集的建筑还是有害于原来自然的湖边植被的空间。造景的折桥和湖亭过多,显得机巧多而古朴少;与其他园林的类似之处太多,消减了西湖的独特性,让独一无二的西湖与那些靠着造景而成的普通公园有了让人悲哀的相似。如果不是西湖还有相对比较大的水面,还有水面后面连绵的青山的山脊曲线的话,单看湖边的绿地,就真是很容易混同于别的地方也都有的公园了,充其量是一个很不错的公园而已。
不过,在造景制景的全国统一格式风行的时候,在拆了旧的建新的、拆了真的建假的已经蔚然成风的时候,这样的情形大家早已经司空见惯,连说也懒得说了。
好在西湖的承受力还没有最后崩溃,眼下还可以有这样一道从天而降的阳光,还可以有来自大自然深处的妙不可言。在雾霾滚滚的北方让人无法呼吸了的时候,这样的西湖还是一个上佳的逋逃薮。
在我们的时代里,能在城市里看见西湖这样的浩大的水面和水面上一点不比水面小的天空者,还有几人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