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搬家:穷人的穷是真没东西,富人的穷,扫扫地缝子还能吃三年

“听人说,在我幼小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很愁生计。

但到我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

我于是决心回家,而我的父亲又生了重病,约有三年多,死去了……”

——《鲁迅自传》

鲁迅是出生在浙江绍兴城内的东昌坊新台门周家,学名周樟寿,在鲁迅13岁前,周家虽然逐渐败露,但还是过得比较富裕的,鲁迅的祖父周福清于同治十年(1871年)中进士,步入仕途。

不过周福清处事并不圆滑,相比同年的学子,他在官场上就过得不太如意,但做父母的总想着为儿孙考虑,50多岁的周福清想着自己有祖产可恃,但儿孙们也靠祖产为生吗?

鲁迅的父亲周伯宜走的也是读书这条道路,还未成年时就考过了秀才,周福清原本对他给予厚望,但后来周伯宜连考几次乡试都没有中,因此闲赋在家,娶了妻、生了孩子。

1893年又是一年乡试,恰巧周福清在家为母守丧,而赴浙江主持乡试的正考官殷如璋是他同年,在一帮人的怂恿以及周福清的私心下,周福清叫人向殷如璋送去了一万两银子,但却没想到事情败露。

周福清也就被捕了,周伯宜在牢里也待过一段时间,而周家人自然是不能看着周福清被处斩,于是家里的钱、值钱的东西都“哗哗”像水一般往外流,周伯宜从牢里放出来后被革去了秀才身份,自此是借酒消愁,手不离鸦片,周家可就被掏空了。

但俗话说得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船烂还有三千钉”,鲁迅后来了解到穷人是什么样的生活,心中也是感慨,穷人家的穷那是真的穷,家徒四壁,真没东西,而富人的穷,扫扫地缝子又能吃三年。

周家自“科举舞弊案”后虽然急速衰败,但周家还是不用担忧吃、穿等问题,没钱了就把家里能卖的东西都没卖了,有一回鲁迅又抱着一件狐皮袍子去典当。

那老板见了,打趣道:“怪不得人们都说你们周家家底厚,这都几年了,还有狐皮袍子。”要是穷人,家里还能拿出东西典当,肯定得烧香拜佛,感谢先人,可这话听进鲁迅的耳里,就尤为刺耳了,在“科举案”之前,众人对待他家的态度可不是这样的。

1896年周伯宜病逝后,家族开会分房,而周伯宜家最年长的儿子,也就是鲁迅,还只有16岁,因此叔辈们并将差的、小的分给了周伯宜家,鲁迅尽管不满,但又拿那些叔辈们没有办法。

又过了几年,64岁的周福清被赦免,家里已经与以前完全不一样,而鲁迅则已进入了矿路学堂读书,除读新书外,还爱骑马运动。

1904年,周福清去世,而鲁迅在这一年从弘文学院毕业,登上了去往日本的船只,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现日本东北大学)留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