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医典:宝宝走路不稳
“明明一般大,为什么人家宝宝都会走了,自家宝宝还不会呢?”
“明明没有障碍物,怎么总是摔倒呢?”“明明能说会道、古灵精怪的,但做起事来总是笨手笨脚的,难道是缺钙?”
别问明明是谁,妈妈圈里的~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走路不稳、容易摔倒,并非孩子笨或缺钙所致,而是因为身体平衡能力差引起的。
什么是协调平衡能力呢?
平衡能力,是指身体维持正常姿势以及受到突发外力作用时,能迅速将身体调节至稳定状态的能力。当然你也可以简单粗暴理解为:平衡能力就是无论何时都不让自己摔倒的一种能力。
平衡能力包括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
静态平衡,是指在静止状态时,保持身体平衡的能力,如大家熟悉的单脚站立、倒立、真人雕像。
动态平衡,是指移动状态时,维持身体平衡的能力,如日常生活中的走、跑、跳等,因为身体的重心会随着动作而改变,所以比静态平衡难以保持,尤其像体操运动员、杂耍演员进行的一些高难度的动作,对动态平衡的要求更高。
可以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刻都离不开平衡能力,它伴随我们一生。
身体的平衡又是如何维持的呢?
平衡功能的调节需要前庭系统、视觉系统、本体感觉系统的共同参与、相互协调来实现的。
它们各司其职
前庭系统,就是耳内最深处长得像蜗牛一样的结构,它既能感知身体所在的空间位置,又能随时反射性地调整姿势使身体达到平衡,是负责平衡功能的最重要的结构。
视觉系统,眼睛的一整套结构,视觉的平衡主要是帮助我们定向,就是在前庭感知的基础上识别上、下、左、右、前、后。
本体感觉系统,主要包括皮肤、肌肉、关节、内脏等组织及器官,同样当它们感受到外界的某些信号(即本体感觉,比如你的脚部关节感觉自己站不稳)时,就会迅速将信号传到大脑,经分析然后命令肌肉及关节调整身体姿势,以达到平衡状态。
它们又相辅相成
如果有一个系统出现问题,另外两个系统会竭力维持日常的平衡,比如:
夜间行走、闭眼游泳、盲人行走时,仍能保持身体的平衡。
飞行员可能因前庭功能缺陷引起定位错觉,但在降至低空时如果能看到地面的标志,凭借视觉的定向能力,就可以将错觉纠正过来,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心存侥幸,因为其中一个系统出了问题,可能舞蹈家、航天员永远都只是梦想了,如果两三个都出了问题,也许生活都难以自理了。
平淡的平衡能力虽然常常被人忽略,但依然默默地为我们创造一个“恒定”而美好的世界。
不过,不要高兴太早!要知道,我们的平衡能力并非天生强大,而是需要通过后天的不断地尝试与反复的练习,才能逐渐发育成熟的。
如何训练宝宝的平衡能力
平衡能力的发展对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宝宝来说尤为重要。那么,爸爸妈妈又该如何帮助宝宝尽早建立良好的平衡感和协调能力呢?
其实,在宝宝还在妈妈的腹中有了胎动时,就已经开始了接触并开始发展了身体的协调和平衡能力。宝宝出生后,又历经了“四翻六坐,七滚八爬”的成长阶段,其实不知不觉中宝宝的平衡能力就已经得到了初步发展。
在此期间妈妈只需要根据宝宝的生长发育特点,并加以引导,让宝宝熟练掌握其对应阶段应该掌握的身体“技能”,同时应该加强营养,以满足身体生长发育所需。如此,为宝宝日后更加系统的平衡能力的训练奠定基础。
当宝宝会走后,平衡能力的发展才真正到了快速发展时期,而此时也是训练平衡力的黄金时期。妈妈可以根据宝宝的情况如年龄、喜好等,做一些针对性的训练。
直线行走
适合年龄:1 岁~2 岁
游戏规则:用粉笔画出两条与宝宝肩部同宽的平行线;让宝宝在线内行向前行走,行走时抬头挺胸,两眼平视,不得越过直线外。之后,也可通过缩窄平行线的间距、端水行走、或者退步直线行走等方法,逐渐增加游戏的难度。
目的:锻炼小脑平衡功能,有利于身体平衡能力的发展,增强身体的灵活性及协调能力。
单腿站立
适合年龄:2 岁~3 岁
练习方法:引导孩子单腿站立,左右脚交替练习。根据孩子的情况,前期可以 5 秒、10 秒为一组。当孩子熟练掌握以后,可逐渐增加难度,如延长站立时间、闭眼单腿站立、互动时单腿站立等。
训练目的:该游戏不仅可以考察及训练孩子的平衡能力,还能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儿童平衡滑步车
适合年龄:2~5 岁
练习方法:选择一款合适的滑步车,比如 2 岁以上的宝宝建议选择有手刹的,3 岁以上或者能熟练控制滑步车的宝宝可考虑选择无手刹的,指导孩子骑行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前期为了安全起见,建议家长手扶练习,待宝宝熟练以后再让宝宝自己练习。
训练目的:锻炼四肢以及视觉之间的协调能力,发展宝宝的肢体动作技巧和平衡能力;左右腿的交替蹬地运动,还能使腿部肌肉均衡发展。
游泳
适用年龄:1 岁以上
练习方法:刚开始可以先让宝宝接触并适应水,诱导宝宝做一些踢腿收腿、漂浮、前进等基本动作,后面可逐步训练一些游泳方法和技巧。建议到专业的游泳机构学习。
训练目的:提高力量、速度、柔韧、灵敏度、耐力能身体素质和能力,增加身体的平衡能力及协调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刺激儿童骨骼、关节、肌肉、韧带,有利于骨骼肌肉的发展,增大肺活量、增强心肌收缩率,增强心肺功能,增加体抗力,促进神经系统发育,有利于智商、情商的提高。有利于生长发育,有利于大动作的发展。
如何判断孩子的平衡能力
如果出现如下情况,常常说明孩子的平衡能力出了问题:
- 抬头、翻滚、走、跑等大动作发育比同龄宝宝落后,没有在相应的月龄达到大家常说的“三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的水平。
- 身体僵硬,活动起来像个“机器人”。
- 容易跌倒,台阶、路缘、不平坦的地面是他们的“克星”。
- 受到外力后不能迅速调整姿势,容易摔倒。
- 单腿站立困难,如不能站着穿好裤子。
- 比其他人掌握身体技能慢一些,比如单腿站立、游泳、骑车等。
- 与同龄人相比,剪纸、解扣等精细动作能力较差。
- 身体无法适应某些环境,甚至出现不适反应,如荡秋千、坐速度较快的汽车时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
当出现这些情况,建议先到医院就诊,排除神经系统疾病、先天代谢性疾病、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等疾病因素所致,再根据医生建议进行相应的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