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通读 第二十章
《道德经》通读 第二十章
原文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若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忽兮若海,漂兮若无所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老子在这一章里,所说的“绝学无忧”是不好理解的。理解了老子的这句话,就容易明白,老子在这一章里说了什么。我们只要记住那个“道”字,再看看老子所说的“象”,然后可以自己有所“悟”了。悟什么?悟老子所说的象和“道”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或者说,“道”是如何蕴藏在众象之中的。至于方便说,直然说,反说,比喻说,都在其次。
我先来解释老子“绝学无忧”这句话表达了老子怎样的思想,并说明这句话的思想与这一章所说的众象之间的关系,再分别解释各句的意思。
绝,字面的意思是弃绝;学,可以理解为学习,也可以理解为知识和学问。无忧,是说,没有忧心,没有忧虑,没有烦恼,正面说,就是自在清静无为。老子说绝学,不是说弃绝学习,弃绝知识或学问。绝,不是弃绝学习和学习知识,而是弃绝执着于学习和知识学问。看来,古今的人都一样,执相于学习和学问。把学习和学问当成了人生的目标,用一生的精力和时间去追逐这个目标,并通过它达到求富贵的目的。
老子的“绝学”说,表达的思想是,世人不可执着于学习和知识学问,应该守道,行道,回归大道。不应该通过执着于学习和学问追逐名利,求富贵。
如此理解老子这句话,下面老子所说的众象,和这句话的思想就完全相通了。
人世间,善与恶,知与愚,明与昏,有和无,等等,人之所以烦恼,之所以痛苦,就是执着,用孤立,对立的态度看待世事和万物,善者执着于善,恶者执着于恶,知者执着于知,愚者执着于愚,昏者执着于昏,明者执着于明,有者执着于有,无者执着于无,在如此执着里,忘记了大道,丢弃了大道。这就是世人众象。
所以,老子在这一章的最后一句说,“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食母,是比喻说,意思是,专一于道,母,喻大道,第一章,老子说,“有名,万物之母”,第二章和第十章又说道“生而不有”,老子用母来比喻道,形象而又深刻地说明了道与万物之间的关系。食,本来是吃的意思,但这里喻“专一之用”。这一句话的意思是:我的孤独之处在于和人不相同,我以守大道行大道为重为尊。
老子在《道德经》第二章里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说的正是这有执于相,孤立、对立地看待自己和事物,不知不居两端而中的道理。
道,就是自然,自然就是无知无欲,无知,就是浑然不觉。为而不为,为是行,人有所行,无为,就是浑然不觉,对自己的行——比如说学习和学问,是人之行,但不可执着,不执着就可以做到浑然不知。
下面,来看老子在这一章里所描述的众象。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想去何若?
这两句描述了两个象:一是,人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一个态度是唯,唯,是对尊长的应答词,我们有一个词语叫唯唯诺诺,诺,也是应答词,这两个应答词,放在一起,摹拟出“是,是,是,好,好,好”,遵从听命的声音和态度。阿是另一种态度,是与唯相反的一种态度,应答的声音很不中听,哼哼呵呵,态度轻蔑又无礼。
老子问,这两种态度,相去几何,从本质上说,它们有多少差异?可人的反应却是大不一样。由此生出喜与怒,爱与仇。这都是执着的结果。唯与阿,是多么普遍的众象啊。
第二是善与恶。老子再问,这二者之间又有多少不同。老子为什么会有如此之问?老子在四十二章里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认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遵从大道之理,世人对立看到的事物,都在不断地变化。变化的道,是任何事物都在朝着自己相反的方向运动。由此来看,善与恶又怎么分割,怎么孤立,怎么会一成不变呢?它们是相互依存的,是相待的。而世人把它们对立起来,分割开来,这有悖于道。老子的问,表达了他对如此世象的否定态度。我们看到或认为的事象和物象,和事物本身的道性本质,有着很大的偏见性,甚至是荒谬性。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这一句描述的是又一普遍众象。“人之所畏,不可不畏”的意思是,别人有所畏,我就不能不畏。这是一种随俗流转的自觉性。实际上,就是别人这样或那样,我也这样或那样,不只是畏惧。所畏,指代一切让人产生同样情感或认识的事物,同时指代所有人云亦云的认识和情感。
这种众象,是我们都很熟悉的。从古至今人都是这样。大家都这样或那样,我也这样或那样,这有什么不对吗?老子为什么把这种众象描述出来予以否定?
老子在《道德经》第二章这样说,“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老子说,道化生万物,又化育万物,化生万物之后的道,没有辞离万物,而是与万物长相依存,不离不弃。但是,道对它所化生的万物不拥为己有,更不恃强于万物,不对万物居化生之功。这是什么意思?老子是说,道如此,是让万物更具自性,具有自性的万物,才是有道性的万物,才能依道生生不息,才能保持这个天地间的和谐和常恒。
人云亦云的随俗流转,你畏我也畏,你喜我也喜,人在这样的千人一面中,丧失了自性,也就是没有了道这个本性。
结果是什么样呢?
荒兮其未央哉。这又是一个比喻说。荒,荒芜,忙乱,沉溺。未央,央,指的是中,中心,中央,核心,广而言之,是一种秩序;未央是说,没有了秩序,没有中心,没有了核心。老子用这句话描述了人畏我畏随俗流转的局面,就是这个样子,荒芜忙乱,没有秩序,失去了中心,一团混乱。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这一句描述出人云亦云的更为具体的众象。熙熙,人来人往的情景。人来人往,在干什么呢?太牢,古代祭祀用的牲畜,牛、羊、猪,三牲全备为太牢。享太牢,是说享受大餐,喝酒吃肉。如春登台,这句是说,还有的成群结队,大家一起去春游,登台游玩。这就是人云亦云的世相,不是吃吃喝喝,就是四处游玩。
今天的众生相,依然如此。老子明白,他只能把他悟出的大道,说出来,人能否行道,那是人自己的事,但道是常恒的。从今天的众生象,可以见出老子当年讲道之用心。
下面,老子描述了“我”的形象。这里的“我”既可以理解为老子对自己的描写,也可以理解为独立众生外的形象。老子在这里描绘的“我”的形象,是人类曾有过的形象,人类的童年,正是这样的形象;也是人类可以成为的形象,守道,行道,人类就可以常有如此形象。而这一形象,浑然无知,真正地体现了人的道在我身,天人合一。
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乘乘兮若无所归。
泊,淡泊。未兆,没有启发。未孩,还没有成长为小孩,乘乘,坐在婴儿的襁褓车里。无所归,无所往,无所归。
老子描绘了“我”的形象,与熙熙众人不同,我独自淡泊浑然无知,人的七情六欲毫无征兆,就像一个婴儿一样,连小孩都不是,坐在襁褓车里,无所往,无所归。
这是守道之人的形象,像一个婴儿一样,纯善无知,浑然自在。
但“我”是个成人,成人的“我”与众人不同在哪?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若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忽兮若海,漂兮若无所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无独顽似鄙。
1、众人有很多东西,而我什么也没有,好像我把它们丢弃了一样。
2、我只有一副愚人的心肠,浑浑沌沌的。这是怎么回事?
3、世人明智通达,我独自显得昏浊不明。
4、世人终日忙忙碌碌,我却显得沉闷无所事事。
这就是与众不同的“我”:
忽兮若海,漂兮若无所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
在人世间恍恍惚惚,一如漂泊于大海之上,飘飘然,没有定向不知道哪里是我要去的地方。众人全都有自己的作为,唯有我,愚顽无为。
这样的“我”,尊尚的是专一于道。
“我”,是大道的体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