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活动实践的现实困境与发展路向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区域活动研究与实践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

一、区域活动的本质特征

1. 自由

区域活动思想贩毒案与文艺复兴时期的儿童观。彼时的儿童观充分体现了对人的价值的肯定和对儿童天性的尊重。洛克指出,儿童生来热爱自由,“凡是适合他们做的事情,不妨放手让他们去做,不使他们感到有任何束缚,”同时应当让学习成为儿童的一种游戏、一项娱乐,而不是一种工作,一项任务。因此“我们必须采用以自由为基础的教育方法去帮助儿童赢得自由。”

2. 开放

随着教育心理学化运动的兴起,人们开始反思批评旧式学校封闭、僵化的制度化空间对儿童天性的抹杀,倡导“学校应该是一个充满了生命、活力和快乐的地方”,而不是儿童“对童年的恐惧和对日后的神经质焦虑的强烈连接”。帮助儿童在支持性的环境下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挖掘自己的潜能。可见,开放是区域活动的本质特征之一。

3. 个性化

自文艺复兴运动开始,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倡导个性解放和顺应天性,成为当时主流的社会思潮,认为“如果千篇一律地对待儿童,就不可能建立真正科学的教育学,每个儿童都有很强的个性。”英国与20世纪30年代开始将幼儿园活动室设计成图书区、科学区、家庭区、建筑区、玩水区、玩沙区、木工区、体育区、种植区等多个区域的开放式空间,摒弃了固定设置的桌椅和整齐划一的教学,通过提供不同种类、不同难度水平的活动材料支持儿童在自身兴趣基础上自由探索,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环境潜在的教育价值,满足每一个儿童的个性化发展需要。

二、幼儿园区域活动实践的现实困境

1.活动区设置片面追求形式

一是一味追求活动区的数量和形式。(不顾场地限制和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与需要,片面地认为提供的活动区越多越好。)教师应当从班级活动场地、儿童实际需要和教学内容等出发来综合权衡设置,通过不断完善,促进活动区空间价值的最大化。二是活动区划分的逻辑不合理。当前,国际通行将幼儿园活动区划分为戏剧扮演区、建构区、科学区、美工区、阅读区、益智区、沙水区、音乐律动区、木工区、电脑技术区等,我国也基本沿用了这样的划分方式。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幼儿园教师去较少深究这样的划分方式背后蕴含的逻辑。划分形式看是依据儿童的活动内容划分的,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又是根据领域的逻辑提供材料的,导致部分教师常常片面地认为儿童在阅读区只能阅读绘本,在科学区只能进行科学探究,在美工区只能绘画或做手工等。殊不知,活动区内儿童生成的活动具有综合性,单纯地以某一类活动或某一领域划分活动区是不利于促进儿童活动内容与领域学习经验有机融合的。

2. 活动区整体安排与儿童个性化选择存在冲突。因为区域活动的空间有限,难以保证所有儿童都能按照自己的计划开展活动,所有儿童往往会在规则的约束和教师的引导下退而选择其他活动区的有序开展,但往往容易使教师忽视儿童的个性化需求。有教师说:“我们班多数孩子经常沉迷于建构区和美术区,益智区和语言区的吸引力相对较小。我也曾经试着从侧面提醒孩子们选择别的区域,但若我强行干涉,会不会扼杀他们的兴趣?我很矛盾,不知道该怎么办。”在区域活动实践中,很多教师常常会面临这样的两难选择,难以兼顾活动区的整体安排与儿童个性化选择。

3. 活动区材料投放缺乏适宜性和系统性

儿童最好的学习时机是“当他们与人、材料、事件和想法做直接互动的时候”。目前,活动区材料主要是幼儿园从市场上购买的,或是由教师、儿童家长自制的,真正由儿童参与设计和制作的较少。这容易导致儿童失去亲自参与环境创设的机会,不利于儿童在活动区中的深度学习。另外,在区域活动实践中,部分教师在投放材料时往往只考虑到单次活动中不同材料的差异化需求,较少关注到同一区域中不同材料之间的有机联系。例如,教师往往不允许活动区材料的跨区域移动。有教师提到:不规定材料的活动区,活动室一会就会变得乱糟糟的,没法收拾。殊不知,“自由”作为区域活动的和谐特征,“只有让儿童自己选择材料,自己觉得用材料做什么,才能极大地激发儿童与材料的互动”,从而实现儿童在区域活动中的深度学习。

4. 活动区空间缺乏灵活性和开放性

较为固定的区域划分,区域材料不能相互流通,到时活动区空间缺乏灵活性和开放性。

事实上,“相互走动是儿童获得学习经验的常用途径”。幼儿园教师应当积极推进幼儿园整个空间,包括室内外之间、各班级之间以及各活动区之间的开放和共享,从而促进儿童之间的交流,充分发挥活动区空间的教育价值。

5. 教师指导缺乏对儿童自主学习的支持

三、幼儿园区域活动实践的发展路向

1. 以儿童发展为导向,科学规划活动区设置

2. 实施开放式、弹性化的区域管理

3. 系统化投放适宜的区域活动材料

4. 提升对儿童自主学习支持与指导的有效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