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见方证:茯苓饮
相关推荐
-
025 茯苓饮 黄煌经方使用手册(4版)
025 茯苓饮 经典的痰饮病方,传统的健脾理气化痰方,具有消痰气.去宿水.除腹胀.令能食的功效.适用于腹胀.心下痞.食欲不振.吐水.胃内有停水为表现的疾病.[经典配方] 茯苓三两,人参二两,白术三两, ...
-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燥)[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与之)[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形容渴饮不止的意思.<金匮>上的消渴是饮多少, ...
-
半夏厚朴汤方证
左手伤寒,右手温病,我是马家驹,欢迎跟我一起学中医. 半夏厚朴汤是我临床常用的治疗温化痰饮的方药. 先看一个医案. 某男性,65岁,2017年1月16日就诊,主诉为咳嗽1月,痰少色白,没有鼻塞,但是有 ...
-
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四处为患的“痰饮水湿”,不来了解一下吗?
一.张仲景对"痰饮"的释名及分类.论治 "痰饮"作为病名,乃医圣张仲景所首创,广义"痰饮"包括四种:(狭义)痰饮.悬饮.支饮.溢饮. 1.四 ...
-
小青龙汤加石膏汤加味治疗咳喘 – 经方派
付某,女,44岁.2013年8月3日初诊. 主诉:咳嗽.喘息10余天. 病史: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遇感冒易发病.10天前,因空调过凉而感冒,开始时头痛流涕喷嚏,静脉点滴治疗3天,药物为头孢哌酮加地 ...
-
胸痹
典型症状 1.心血瘀阻证 证候:血行瘀滞,胸阳痹阻,心脉不畅致心胸疼痛,如刺如绞,痛有定处,入夜为甚,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痛引肩背,伴有胸闷,日久不愈,可因暴怒.劳累加剧.舌质紫暗,有淤斑,苔薄 ...
-
临床常见方证:茯苓饮 – 经方派
王xx 男 56岁 初诊:2020.10.24 患者2016年查出慢性乙肝,肝纤维化.长期服用"软肝片"(复方鳖甲煎丸).自2019年开始出现胃胀.腹胀,服"软肝片&qu ...
-
临床常见方证之应用比较
传承岐黄薪火,一个有质地有温度的公众号 艾御享堂 方剂是中医的一大特色,临床上根据不同症状随症加减配伍可谓变化多端.但疾病的证候群错综复杂,同病异症,异症同病之现象多有出现,医师用药就要细心分析,灵活 ...
-
茯苓饮证方证标准√
<外台>茯苓饮证方证标准 1.特征症状(胃虚证):心下痞满,纳差,乏力,少气懒言. 2.主要症状(水饮证):胸胁胀满,腹满或胃肠间水声辘辘,小便不利,或眩晕呕吐,可见有呕吐白痰,或心悸,或 ...
-
叶氏茯苓饮(专治各种胃病)的临床应用
叶天士云:"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盖太阴之土,得阳始运:阳明阳土,得阴始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仲景急下存津,治在胃也:东垣大升阳气,治在脾也."笔者老师陕西渭南孙曼之据其医案 ...
-
学习张立山老师梅核气的临床经方常见方证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药方.剂量只为学术传承,切勿擅用!!! "梅核气"一词,首见于宋代的<仁斋直指方论>,早在<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第四>中就对该病症进行了记 ...
-
《外台》茯苓饮方证出自《金匮要略·痰饮咳...
<外台>茯苓饮 方证出自<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附方:"<外台>茯苓饮: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后,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消痰气,令能 ...
-
外台茯苓饮方证与旋覆代赭汤方证鉴别
<外台>茯苓饮 方证出自<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附方:"<外台>茯苓饮: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后,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消痰气,令 ...
-
从少阳太阴治疗心下痞——小柴胡汤合《外台》茯苓饮加减
赵某,男,57岁.2010年3月17日初诊.心下痞满.吞酸.嗳气.纳差1年余,纤维胃镜检查提示"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反流性食道炎".经中.西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诊见:心下痞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