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检验结果,不注意区分也许会犯大错误!临床和检验科医师都应该注意!

经常有患者拿完检验单之后,跑过来问我:“医生,我这个肌酐是不是高了?低了?” 又或者问我:“医生我这个肌酐才查过,怎么又要查?” 甚至会有的医生也会对肌酐产生一些疑问,今天小编想说:小小的肌酐,如果不注意区分也会犯大错误!

比如:如下这两张检验单,同样都是通过检查患者的肌酐结果从而判断一些疾病,但是结果却不一样,这是因为一个是检验患者的血清肌酐,另一个却是检验患者的尿肌酐!

No.1

什么叫血清肌酐?尿肌酐?

它们是怎么产生的呢?

①血清肌酐,准确名称应叫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肌酐一般认为是内生血肌酐,内生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在肌肉中,肌酸主要通过不可逆的非酶脱水反应缓缓地形成肌酐,再释放到血液中,随尿排泄。因此血肌酐与体内肌肉总量关系密切,不易受饮食影响。

②尿肌酐(Urine Creatinine,Cr):血肌酐经过肾脏滤过进入尿液就成为尿肌酐,即测定血液经肾滤过排出的肌酐含量。如果尿肌酐出现了变化应该结合血肌酐综合判断,单纯通过尿肌酐来判断,其准确性比较差。因此单独测定尿肌酐浓度对于评价肾功能的帮助较小。尿肌酐与血肌酐一起测定,可作为内生肌酐清除率的必需指标。

注意事项:血肌酐:空腹12小时取静脉血。

No.2

二者有什么显而易见的区别吗?

简单说可以通过这样区分:进行抽血后,行血清学检查的肌酐结果就是血清肌酐;进行尿检的就是尿肌酐。

No.3

在采集过程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①血清肌酐检验:抽血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饮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会直接影响检验结果;在采血前的12小时里,应开始禁食,以免影响检测结果。采血时应放松心情,避免因恐惧造成血管的收缩,增加采血的困难。

②尿肌酐检验:检查前应禁止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饮食和作息;检查时必须先排出一部分尿弃去,以冲掉留在尿道口及前尿道的细菌,然后将中段尿留取送检。

注意:月经期中的女性与感冒患者不宜做此项检查。

No.4

血清肌酐与尿肌酐的临床意义

①血清肌酐的临床意义

血清肌酐增高:甲状腺功能亢进、巨人症或肢端肥大症等及引起肾小球滤过率减低的疾病均可增高。血清肌酐更能反映肾实质性小球功能损害,但较迟钝,意思就是说,因为人体肾脏代谢能力强,当肾脏损伤较轻时一般人不适感觉不明显,所以很多人当真正出现恶心、呕吐、头晕时,其实肾脏已经损伤严重,此时血肌酐也开始明显上升。

肾小球滤过率降到50%以前血清肌酐可正常,也就是说功能性肾单位丧失一半以上时才增高,此时即为慢性肾功能不全代偿,一般规定此期血清肌酐为176.8μmol/L(2mg/dl)。

肾小球滤过率降到25%以下时血清肌酐会急剧增高,可达5mg/dl以上,此时一般为尿毒症期。肾功能完全丧失(例如急性肾衰竭)时血清肌酐每日增加88.4~265.2μmol/L,如小于此范围,说明尚有残余功能性肾单位,反之说明骨骼肌溶解。

血清肌酐减低:一般常见于妊娠、肌肉萎缩性病变及肝功能障碍,但是在实际临床上多无意义。

②尿肌酐的临床意义

尿肌酐排泄量增高: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某些消耗性疾病、肝脏疾患、糖尿病、肢端肥大症、巨人症、发热以及饥饿等。

尿肌酐排泄量减少:见于肾脏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瘫痪、伤寒、破伤风、结核等消耗性疾病及肌肉萎缩和肌肉营养不良等。

No.5

血清肌酐及尿肌酐的参考值

血清肌酐生物参考值:男性为70.0~106.0μmol/L(0.8~1.2mg/dl);女性为53.0~88.0μmol/L(0.6~1.0mg/dl)。

尿肌酐定量生物参考值:男性24小时为8.8~17.6μmol/L(1.0~2.0g);女性24小时为7.0~15.8μmol/L(0.8~1.8g)。

注意:各个检验机构由于化验试剂的不同,可能会有不同参考值范围。

No.6

肌酐虽小,作用可不小。

我们不仅要明白并熟悉如何去操作相关检验,更要理解这些检验结果含义,有时候就算是临床医生也会搞不懂这些检验结果的临床意义,这时候我们就要勇于给他们做出相关指导意见,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文为原创文章,属医家小二首发,作者:简川,感谢作者来稿!为尊重作者版权,未经授权请勿转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