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证400法——溺血六法

溺血六法

小便出血不痛者为溺血,痛者为血淋。《素问·气厥论篇》说:“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金匮要略》里说:“热在下焦者,则尿血。”这全说明溺血的形成多与热有关,但临床中要分清实热与虚热。凡属暴发的多为实热,脉必数而有力;病势缠绵者,多属劳损,脉必濡数无力。此外,亦有因脾虚气弱失于统摄而溺血者,兹将辨证立法述之于后。

(一)清心泄火腑,凉血止溺红

心热下移小肠,症见心烦不得寐,舌咽作痛,舌绛,尖部起刺,口渴饮冷,溺血,甚则尿道刺痛,脉象细数且弦。用清泄火腑,凉血止红方法,如导赤散之类。

竹叶3克  木通3克  生甘草10克  生地12克  山栀10克  干荷叶10克  血琥珀末1.5克(装胶囊分服)

加减法:

若血热过盛时,可加川连粉1克(冲)、黄芩10克、生地黄10克。

若属于阴分不足,血虚热甚时,加养血和阴之品,如石斛10克、白芍10克、早莲草10克、女贞子10克,玉竹10克。

若口渴喜冷,脉洪大滑数者,用生石膏20克(先煎)、知母10克、元参10克、花粉15克。

(二)疏肝解郁,凉血止红

肝郁化火,深入血分,少腹两胁刺痛,口苦耳鸣,急躁不安,溺血,甚则尿道微痛。可用疏肝解郁,凉血止红法治之,辛辣刺激之品皆忌。

龙胆草6克  炒山栀6克  柴胡6克 香附10克  黄芩10克  生地12克  丹皮10克  藕节10克  赤、白芍各10克

加减法:

若患者体弱,脉来无力,当以凉血和阴方法,不可过度苦泄。

(三)清利湿热,凉血止红

湿热蕴于下焦,小便不畅,溺血而尿道微痛,少腹作胀,舌红绛,苔根部黄厚,脉象滑数。用清利下焦湿热,凉血止红方法。

蒲黄炭10克  荆穗炭10克  小蓟12克  藕节12克  滑石20克  通草3克  生地黄15克  白芍12克  丹皮10克

加减法:

湿邪重时,加淡渗利湿之品,如茯苓20克、冬瓜皮20克、生苡米20克。

治下焦湿热必当先清胃肠,胃肠之气通畅,湿热方有去路,故宜忌食荤腥厚味为宜。

(四)扶脾益气,摄血止红

脾虚气陷,统摄无权,血不归经,发为溺血,饮食减少,肢酸体倦,舌胖,边有齿痕,苔白腻润滑,脉象虚濡。用补中益气方法以摄其血。

黄芪12克  肉桂1克(研冲)  甘草10克  党参10克  白术10克  升麻6克  柴胡10克 生牡蛎20克(先煎)

加减法:

若中气大虚,动则气喘,频频自汗者,脉虚软而力弱,可加重黄芪至60克,党参至20克,另加人参粉2克(冲)。

若兼见血虚面色萎黄,脉象细弱者,可加当归、白芍、熟地黄等。

(五)平补肝肾,调元固本,求其血止

下元虚损,肾气不固,形体消瘦,遗精溺血,腰脊酸痛,脉象沉细。用调元固本方法。

熟地黄l5克  肉苁蓉12克  山药30克  茯神15克  芡实米15克  楮实子15克  杜仲12克  菟丝子12克  生牡蛎15克(先煎)

加减法:

若肾阴不足,虚热化火,脉象细小而数时,当以清虚热为主,可加丹皮10克、丹参10克、白头翁10克、鬼箭羽10克。

若虚热化火,燥热亢盛,形成大便燥结时,可于方中加大黄粉0.5克(冲)、元明粉1克(冲)、生地20克、元参20克、麦冬10克,以增液通下,攻补兼施,便通即已。

若阴损及阳,阴阳两虚者,可酌情加用鹿茸粉1克(冲),或鹿角霜10-30克入煎。出血时用阳药要慎重,必须有阳虚证方可用之。

(六)调和血脉,养荣止血

有些病势缠绵长期不愈的溺血,应中西医结合,查明原因。如泌尿系结核,常伴有低热、乏力等症状,治疗当配合抗痨药物;如属肿瘤一类的疾病,治疗当配合抗癌药物;若属良性肿物,可考虑外科手术,并配合对症治疗药物。这类疾病导致的溺血,可用调和血脉,养荣止红方法治疗。

干荷叶10克  炒地榆10克  荆穗炭10克  藕节20克  生地黄15克  赤、白芍各10克  丹皮6克  净丝棉3克(焙灰、冲)

(0)

相关推荐

  • 【《赵绍琴临证400法》温热病·​血分证治(九法)】53

    血分证治(九法) (一)凉血散瘀以除血热,养阴和营而止血溢 血分热毒炽盛,身热夜甚,躁扰昏狂,邪热灼伤血络,迫血妄行而致吐血.衄血,甚则便血.溲血,或发斑,舌绛紫,脉数.必用凉血散瘀.养阴和营方法. ...

  • 临证400法——眩晕六法

    眩晕六法 眩晕即头晕眼花之意,往往并见于各种疾病之中.<内经>记载:"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说:"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 ...

  • 临证400法——​痹证六法

    痹证六法 痹者,闭也,是阻塞不通的意思.痹证是指外邪侵袭,痹阻络脉,而致周身肌肉关节疼痛.肿大.沉重一类的疾患.<内径>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 ...

  • 临证400法——积聚六法

    积聚六法 积聚是指腹内有病块的疾病.根据病块的性质不同,可分为积与聚两类.积为痛有定处,固定不移:聚乃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积为有形,渐积成块,病在血分,聚为无形,触之阵发,病在气分.聚病较轻,积病较重 ...

  • 临证400法——便秘六法

    便秘六法 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虽有便意而排出困难,都称为便秘.便秘的原因很多,有属实属火者:也有属虚属寒者:又有气滞血燥而致者.治病必究其源,不可一概以大黄.牵牛.巴豆之类下之. (一)泄热 ...

  • 临证400法——胸胁痛六法

    胸胁痛六法 胸胁痛,是指胸部.胁肋间疼痛的疾病.胸居阳位,内藏心肺,若胸阳受病,气机不畅,可以发生胸痛(包括<金匮要略>中所说的"胸痹证"),肝胆疾患可以导致胁痛.兹将 ...

  • 临证400法——温热病·气分证治 二十六法(一)

    温热病 气分证治 二十六法(一) (一)清宣肺热,化痰平喘 温热邪气内壅于肺,身热恶热,汗出口渴,咳喘气急,甚则鼻翼煽动,胸胁满闷,痰白黏稠或黄,舌红苔黄,脉象滑数.热灼肺津,炼液成痰,痰阻气道,故咳 ...

  • 临证400法——腰痛六法

    腰痛六法 腰为肾之府,足太阳膀胱经过腰脊,肾与膀胱相表里,故肾虚可致腰痛.外感之后,太阳经脉受病,也可腰痛.可见,腰痛有外感与内伤之别.另外,又有闪挫.瘀血及湿阻络脉等原因.所以不可一见腰痛就片面地言 ...

  • 临证400法 瘖哑(六法)

    瘖哑(六法) 瘖哑是发音嘶哑甚至不能发声的疾病,<内经>称之为"瘖".中医的认识,瘖哑证与肺肾关系密切,古人认为"金水互生,病在肺肾",又云,&qu ...

  • 【《赵绍琴临证400法》温热病·气分证治二十六法(三)】51

    温热病 气分证治 二十六法(三) (二十)宣燥热以清肺胃,泄其火而利清窍 燥热化火,上攻清窍,气血壅滞,耳鸣目赤,齿龈肿痛,咽喉肿疼,口鼻干燥,舌苔薄黄而干,脉象滑数.用清宣燥热方法. 薄荷1克(后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