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都叫上司“老板”?

这里的观点,别处看不到

我同学在人人羡慕的垄断国企上班,前阵子辞职了,问之,说受不了那风气,见着上司,就差跪着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了。所以,你们也别以为金饭碗都很好端,有些那是给大内总管端痰盂,自尊不够低,做不来的。

国企有这风气,情理之中。但竞争市场的很多私营企业、上市公司,却存在另一类共性现象,员工称呼其上司为“老板”,“老板们”也欣然接受。

老板是公司的所有者,而管理者也不过是雇佣的打工人,有些甚至只是带着几个组员,当他们应答“老板”这一称谓时,抱着什么心态?

我初步猜测,应是这些人贡献大,以至于直称其名讳则略显不敬,而经理这一称谓又被洗剪吹房中介或互联网一些毛头小子给滥用了,思来想去,也就“老板”堪配其才。

咱姑且默认这些管理者是一流水平。带着好奇心,我系统的研究了一番,一流管理者都会做出哪些贡献,这里简略科普下:

理解战略,明晰边界,确定目标。管理者不制定战略,但会参与,更重要的是要洞察管辖范围内,哪些事当仁不让,哪些活不合理该做减法。

拆解目标,业务分配,绩效制定。弄清下属能力,合理分配任务,清晰传达目标、相应的绩效标准,在双向互动中完成。

目标监管,支持下属,激励下属。给下属提供专家支持或心理按摩,保证下属以最佳的状态达成目标。

不知道你们的“老板”达到了多高的管理境界。但顺着这个“管理者职责”进行推导,不难得出一个结论:越是厉害的管理者,员工越是察觉不到他的存在。

这完全契合我们的工作经历:

对员工洞察到位,任务传递精准,自然减少了沟通损耗

能为下属提供专业指导,员工自然感到安全感满满

激励到位,员工自然全力以赴,无需多言

对阻碍下属效率的各类扯皮,在未形成实质干扰前卸掉

如此,是不是形同「透明」?

这无意中致敬了道家先贤的洞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当然一流管理并非“无为”,而是其高水平管理手段“有实无形”,不造作、不动声色,“表现”的像是无为。

反观下现实中那些不是老板的“老板们”,水平如何?

一段流传长久的梗颇能反映其水平:“知道总监为什么都不休假么?因为他们不想让老板知道,公司没了他们,依然正常运转。“

以我的职场阅历,这梗还是客气了,更多时候,是“公司没了他们运转更高效”。

不信你身边打听下,是不是不少管理者所谓的:

“制定目标”就变成了“下属来编我提交”

“绩效管控”就变成了“马屁优者高绩效”

“激励下属”就变成了“精神PUA”、“白天开会晚加班”

“保障团队效率”就变成了“对外揽活取悦,对内增活施压”

……

一味发泄情绪意义不大。

考虑上述问题的普遍性,有两点着实令我费解:

一,用高薪找了一大堆无能的人作妖,不会降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么?二,老板难道不知道下面那帮“中流砥柱”,有部分是酒囊饭袋么?

现实往往比戏剧还复杂,真相常常比想象更虐心。

我们先看第一类原因,较为简单:老板对管理的“审美品味”还停留在一百年前。

年轻人流行一句话,上班如上坟。为什么工作那么难获得成就感?

我们每天还在用的很多管理制度,比如考勤打卡、标准化流程、任务量化、奖惩式KPI……大都溯源于古典管理学家弗雷德里克·泰罗(Frederick Winslow Taylor)的设计,一百多年了。

但很多老板、管理者压根不知道,泰罗建立这套管理机制,是建立在他对人性的假设之上——泰勒认为,人都是愚蠢、懒惰、贪婪,因而通过设计这些管理措施来达到管控人性的目的。

所以为什么工作没有成就感?因为这一整套的职场机制就不是为了让你有成就感设计,是把人视为机械(体力劳动者)而设计,人性越少越好。

泰勒对人性的这种预设显然不契合今天的知识工作者。据我观察,今天年轻职场人,普通勤奋、有想法,拿着纸屑没见垃圾桶就一直拿着的正是这些人。那套扼杀人性的管理措施,套在这样的年轻人脖子上,合适么?

管理知识员工,需要比条条框框的古典管理手段更灵活,除了需要一线业务能力之外,还需要洞察力、创造力以及大量人文社会的知识。恕我直言,一些管理者,心思都在马屁上,脑子都在阴谋中,管理知识、道德素养甚是低下。

所以他们折腾员工,做无意义的内耗,纯粹是因为——教条——这是客气的说法,纯粹是因为愚昧无知——他们恐怕不理解“管理理论”的来龙去脉,不理解不同管理理论适用的“前置条件”,就人云亦云,自然落得个威严扫地的结局。

当企业老板自身都缺乏管理常识时,招聘管理干部更是完全“看背景”“凭感觉”了。

我以前接触过不少初创企业,还在融资阶段,就开始空降那些明星公司的“管理者”,这些人天天把“标准化、上流程、量化绩效”挂在嘴边,不懂因地制宜,真真是新时代文盲,无怪乎新企业大都九死一生。

所以,为什么不少管理者以“降低团队效能”为傲,因为在他们视角中,把水灵的人当机械使叫专业,让员工工作不爽才叫管理。

这是第一类原因——老板对管理能力的“审美品位”所致。 但这只是最浅层的原因,毕竟,这般“乌合之众”云集的公司,既能苟活,多半只限于“吃关系”的传统企业。

真正让我惊讶的是另一种情况。

朝阳行业,老板见识渊博、魄力不凡,但下面仍不少这般不学无术的管理者。这些老板明明有能力、有精力去整治这些不合理的机制,淘汰不适合的人选,但却迟迟未动。

这背后又是什么道理?

竞争激烈的朝阳行业,我们会直观的认为,存活是企业的第一要务。

企业“按理来说”应当始终保持团队效能最优,淘汰劣质管理,提拔高水平管理者才对。很多人正是抱着这种预设,来对标自己的上级、公司,也就不怪乎满心失望、铩羽而归。

这一理想主义的书生观点,其实是忽视了人性的阴暗面——这种阴暗面并非人人都有,但却是历史文化惯性的产物——对掌控权力的畸恋。

事实上,对于一个盈利成熟、早已跨过存活期的企业,赚钱早已不是老板的第一需求,权倾朝野的体验才是。

前面论述过,最高水平的管理者往往润物细无声,员工甚至感知不到他们的存在,那么,一个自上而下高水平的公司运作起来会是什么样子?员工彼此信任,行动畅通无阻,偌大的公司行动起来就像一个灵动的人,协调自如——一切都处于高智能的自动化状态。

那么问题来了,这时候,企业所有者,老板沦为了什么角色?

不难想象,公司运作机制设计的极为理想,管理者将工作做得卓尔不凡,下面一切机智和睦,没有疑难杂症,公司运作完全无需人为干预。

久而久之,从老板视角看,公司俨然形同一只高效运作的“黑箱”,一个“失控”的利刃——老板不知道哪些螺丝钉能动、哪些不能动,不知道什么时候踩油门,什么时候踩刹车,一切行动越来越依赖下面的管理者。

这对任何领导无疑是一种事实上的“架空”,使之成为一个流程审批的终端,一个形式化的盖章机器。老板俨然成为企业的吉祥物,仅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这是老板想要的么?除非老板绝对信任管理团队,大可放手。但人与人之间,达成短期的绝对信任不难,达成长期的普通关系也不难,但要保持长期绝对信任,便千难万难。亲兄弟尚有嫌隙,何况一纸契约。

人类社会运作,终究不是追求理想的科学,而是讲究妥协的艺术。

老板们自然不会容忍下面全是酒囊饭袋,但也无法容忍他们全是贤臣虎将。最佳的组合是,一部分“太监”负责作妖,一部分“强将”负责生产。

有太监给高效能员工使绊,他们做事便不那么顺畅,心性也不会那么孤傲,才会有求于上,而上面也得以借“惩治”太监之机,或肃清一波“敌对势力”,或立一波威,以彰显“皇恩浩荡”。

这就是招聘两类管理者的统御术,通过人、妖组合,既可维系公司运作,又能保持老板威严:一个拥有实权,能随时发号施令、干预下面任何一个人的“教父”。

国内虽缺乏一流人才,却盛产“洞察上级心思”的职业奴才。大部分企业管理者,能啃得下这碗饭的,自然明白如何顺应主子心意,凡事留缺口,肉煎三分熟,给足上面发挥权力的余地。

论述至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管理者喜欢被称为老板。

毕竟,越是无能之人,对于权力也就越是充满补偿性欲望,连真正的老板都对权力有这么点小嗜好,何况那些满嘴跑火车的管理者?

所以啊,你们要体谅某些管理层,要他们做实事,狗屁不通,要他们去创业,满盘皆输,就这样一个干啥啥不行的弱势群体,靠着坐穿牢底的毅力阿谀奉承,终逮着了一官半职,叫叫他们老板,满足下他们那龌龊的权力欲望,又有何不可,就当日行一善。

结束专题前,我想澄清一点,大家无需对人性过度悲观。正如太监不是天生的一样,人性的阴暗面——对权力的畸恋,也绝非“自然”天性。

一个童年时鲜少甜食的孩子,长大后才会喜好甜的发腻的零食;同样道理,我们不难想象,有些人之所以会阉割掉人性的光芒,对权力充满畸形的欲望,纯粹是因为他们成长于个人权力缺失的土壤,他们也是受害者。

诚如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所言,“人类是未塑造好的动物。”

人性不过是人类对自身看法的结果。我们对人性有什么样的看法,就会设定什么样的机制,而这套机制反过来又会塑造出什么样的人性。

我们相信什么,最终就将成为什么。你可以成为任何人,只要你愿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