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房进入高速发展期,技术人才走俏
2016年初,中共中央 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发展被动式房屋等绿色节能建筑。这是首次在国家级文件中出现“被动式房屋”一词,自始,国内的被动房建设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中国各个气候带都有被动房建设
1)严寒地区A区:哈尔滨溪树庭院B4号楼;
2)严寒地区B区:乌鲁木齐幸福堡;
3)寒冷地区:北京焦化厂公租房被动式低能耗高层建筑、河北建筑科技研发中心办公楼、新华幕墙公司办公楼、中德生态园被动房技术体验中心、秦皇岛在水一方C区15号楼等;
4)夏热冬冷地区:朗诗布鲁克酒店、朗诗南门绿郡、株洲市市民中心等;
5)夏热冬暖地区:福建南安北山被动式住宅示范工程、Halodome被动房等。
2
各类型建筑都有被动房在建
1)办公建筑:河北建筑科技研发中心、新华幕墙公司办公楼、中德生态园被动房技术体验中心、承德中天物资试验办公楼、中建科技成都绿色建筑产业园办公楼、泉城公园救灾指挥中心项目等;
2)低层住宅:哈尔滨溪树庭院B4号楼、朗诗南门绿郡、突泉县春州城市广场5#住宅楼、奥润顺达被动式公寓楼、张家口紫金湾被动式节能小区等;
3)高层住宅:天津中新生态城被动房、潍坊丰麓苑高层被动式超低能耗住宅、北京焦化厂公租房被动式低能耗高层建筑、福建南安北山被动式住宅示范工程、在水一方C区15号楼等;
4)产业园区:南通三建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产业园;
5)别墅建筑:中南军山半岛“未来墅”项目、大连金维度被动式建筑示范项目;
6)商业建筑:株洲市市民中心、朗诗布鲁克酒店、乌鲁木齐幸福堡、北京昌平被动房体验中心等;
7)学校建筑: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低能耗实验实训中心、江苏盐城日月星幼儿园、山东建筑大学教学实验综合楼、威海城建华庭幼儿园、秦皇岛团林中学、保定长城家园幼儿园、秦皇岛大蒲河小学等;
8)纪念建筑:威海一战华工纪念馆
3
各省市的扶持政策遍地开花
1)《山东省省级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2)《2016年河北省建筑节能与科技工作要点》
3)《2016年湖北省建筑节能工作意见》
4)《湖南省建筑节能与科技及标准化2016年工作要点》
5)《福建省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十三五”专项规划》
6)《山东省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发展“十三五”规划》
7)《江苏省海门市关于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
8)《青岛市被动式建筑奖励资金申报通知》
9)《哈尔滨市“十三五”期间开展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
10)《河北省保定市提高居住建筑节能标准实施方案》
11)《河北省定州市提高住宅建筑节能标准 发展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的实施方案(试行)》
12)《北京市推动超低能耗建筑发展行动计划(2016-2018年)》
4
被动房技术人才需求增大
行业专家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5000个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建筑面积超过1亿平米,产业规模达到千亿级,使中国建筑节能工作逐步迈入超低能耗的4.0时代。
未来,能源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促进建筑行业由传统向超低能耗转变,在提高建筑舒适度的同时实现建筑的充分节能和环保。对此,相关人士表示,被动式房屋将成为我国建筑节能发展的必然趋势。
实现被动式房屋的快速发展,推动技术部品的创新,提升被动式房屋的设计施工水平,这一切都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和技术的支撑。
在被动式房屋技术人员培养方面,绿色建筑研习社通过一年的培训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五方面:
1. 技术学习更深入,学员不满足于理论知识的学习,需要更实操的项目实践经验;
2.学员行业覆盖面更大,由设计师单一群体逐渐覆盖开发企业、被动房部品生产企业相关从业者;
3.项目合作需求更多,联合设计、竞标,甚至施工成为学员的另一学习诉求。
4.地域范围更广,从之前的山东、河北、天津、北京等北方区域快速拓展至四川、陕西、湖南、贵州等更多省市。
5.从高层到储备,从之前的单位技术总工逐步覆盖到青年人才储备,更多年轻的设计师选择参加学习。
随着被动式房屋市场的逐步扩大,被动房设计、科研、施工等人才岗位需求整体呈现快速上升势头。目前,在被动房发展较好的省份如河北、山东等地,被动式超低能耗专业知识已不仅限于建筑节能人群,成为更多的从业者入门技能。
被动式房屋与传统建筑相比,基本可以取消对传统以燃烧化石燃料的大规模集中采暖设施的依赖,同时,极大限度地降低夏季空调使用的频率和时间;被动房杜绝了普通节能建筑常有的发霉结露现象,其常年室温保持在20-26℃,室内温度超过25℃的频率小于10%,相对湿度保持在40-60% 。被动房配备有过滤新风系统,二氧化碳浓度不超标,常年保持在1000ppm以下,室内空气健康清新,舒适性远高于传统节能建筑。
发展被动式房屋意味着要转变建筑设计思路和建筑科研创新,而目前建筑行业这方面的人才储备严重不足,急缺被动式房屋的设计与技术研发人员。因此加快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已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