贰负、钦䲹名称、族氏考------《山海经》系列研究

《山海经.海内西经》有一段记载:“贰负之臣曰危,危与贰负杀窫窳。帝乃梏之疏属之山,桎其右足,反缚两手与发,系之山上木。在开题西北。.......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夹窫窳之尸,皆操不死之药以距之。窫窳者,蛇身人面,贰负臣所杀也。”此节记载涉及“贰负”、“危”、“窫窳”、“帝”诸多人物,应为上古著名故事,但这些人物多不见于其他文献,颇疑此诸多名称皆非后世通名而无法对照参读,本文试图对这些人物事迹进行研究,以揭示此中史实。

与此“危与贰负杀窫窳”故事类似记载于经中尚有一则,《山海经.西次三经》有文:“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钟山。其子曰鼓,其状如人面而龙身,是与钦䲹杀葆江于昆仑之阳,帝乃戮之钟山之东曰鳐崖。钦䲹化为大鹗,其状如雕而墨文白首,赤喙而虎爪,其音如晨鹄,见则有大兵;鼓亦化为鵕鸟,其状如鸱,赤足而直喙,黄文而白首,其音如鹄,见即其邑大旱。”其事俱是有二人杀人,又皆为帝处置。《海内北经》又载:”鬼国在贰负之尸北,为物人面而一目。一曰贰负神在其东,为物人面蛇身。“此节所载“贰负”“为物人面蛇身”,而《山海经.西次三经》所载“其子曰鼓,其状如人面而龙身”,其形状与“贰负”全同(龙与蛇如无首则形状全同),此处所述形状虽为“鼓”而未及“钦䲹”,但二者合谋,可以合理推测二者属于亲族,其形状当俱同,如此,颇疑“鼓与钦䲹杀葆江”与“危与贰负杀窫窳”为同事异文。此中所惑者在于人物名称不同难通,“危”与“鼓”尚音近可通,而“钦䲹”与“贰负”则差别太大,形音皆不可通,但仍有一些线索或可解决此一问题。

《海外北经》有文:“一目国在其东,一目中其面而居。一曰有手足。柔利国在一目东,为人一手一足,反厀,曲足居上。一云留利之国,人足反折。”此节中从文意推测,“一目”国与“柔利”相邻,而“柔利”国“反厀,曲足居上”,实与“危与贰负”事同,“帝乃梏之疏属之山,桎其右足,反缚两手与发,系之山上木。”“一目”国所述“一曰有手足”当有缺文或讹文,“有手足”何以异而述之,原文也当为“一手一足”,与“柔利”同。《海内北经》又载:“鬼国在贰负之尸北,为物人面而一目。一曰贰负神在其东,为物人而蛇身。”《大荒北经》同载:“有人一目,当面中生。一曰是威姓,少昊之子,食黍。”此鬼国、威姓显然同指一目国,而“危”、“鬼”与“威”皆同音,正当为“危”之族氏,正为商周时北方之鬼方,而为少昊后裔。而柔利国于《大荒北经》同样也有记载:“有牛黎之国。有人无骨,儋耳之子。”,此“牛黎”即前述之“柔利”。在《大荒北经》又记载:“有儋耳之国,任姓禺号子,食谷。......有继无民,继无民任姓,无骨子,食气、鱼。",前后对照,此“牛黎”国显然即“贰负”之族氏,其无骨之形状正如前述“反厀,曲足居上”,而言其为尸,正说明“贰负”为其祖,实为任姓,经中常以其祖形状而名其国族。

      通过经中的对照勾连,我们可知:“鼓与钦䲹杀葆江”与“危与贰负杀窫窳”实为同事异文,其中之“危”即“鼓”,为少昊后裔,威姓,商周时又称为“鬼方”;而“贰负”则为任姓,为黄帝后裔,禺号之后。此处仍需要讨论的是何以“贰负”可通“钦䲹”?《左传·昭公元年》:“商有姺邳,盖仲虺之裔为乱者,国灭,武王复封其后于邳,为薛侯。”此处所述“姺邳”为仲虺之裔。仲虺(huǐ),任姓,薛氏,《左传·定公元年》记载:“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为夏车正,奚仲迁于邳。仲虺居薛,以为汤左相”。可知仲虺为奚仲之后,商汤左相,居于薛。我意此“姺邳”即前述经中“钦䲹”,二者音近可通,此“姺邳”为任姓,而“贰负”正为任姓。我推测,此“姺邳”于经中初文或为“先丕”,先秦文献用字常增减偏旁又常同音通假,或有同音用作“欠贝”者,而“欠贝”于经中传抄时又误为上下合文而为“负”字,经中“欠贝”前或有重文符号“二”,而后人传抄时误把“欠贝”合为“负”字,故也误把此重文符号“二”误与“负”字合为名称“二负”,此后世人又用“贰”字代替了“二”,至此,“欠贝”这一名称一误为“二负”,又讹变为“贰负”;而其初文“先丕”另有一版本,时人又于二字增加偏旁而为“姺邳”,至此,二名大相径庭,殊不可通。“姺”字增加“女”旁,三代前多见,常为姓,而“丕”字增“邑”旁显然为得氏之地,任姓至其祖奚仲时迁于邳而世称“姺邳”,可以推测其先实为“姺”姓,而“任”当为氏。“姺”姓为上古著名族氏,又称为“侁”、“有莘”、“有辛氏”等。

经本文探讨,我们可得出以下结论:《山海经》中所载“鼓与钦䲹杀葆江”与“危与贰负杀窫窳”实为同事异文,其中之“危”即“鼓”,为少昊后裔,威姓(又为畏、媿、隗等),商周时又称为“鬼方”;而“贰负”实为“钦䲹”,即商时仲虺族氏“姺邳”,为任氏,出自“有莘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