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生作:写作文需要一面“镜子”——从杨红樱的《笑猫日记》谈开去
写作文需要一面“镜子”
——从杨红樱的《笑猫日记》谈开去
文/陆生作
小学生爱看杨红樱的作品,问他们为什么,说搞笑好玩。
爱看书是好事啊,父母却犯愁,因为孩子看书不少,作文照样烂。看了转化不了写的,或说转化率极低。甚至有家长摇头打趣,“我们家那个作文写得好,祖宗坟上要冒青烟了”。
阅读与写作有关。我以为最能帮助写作的阅读,是指向写作的阅读。比如,在课堂上一位学生在偷看《笑猫日记》,我拿过来,随手翻到了这一页。
“我从床底下爬出来,重新撑开伞,将伞向右转动起来。我的眼前又开始浮现出杜真子长大后的一幕幕情景。当我看到二十多岁的杜真子和马小跳在一起的画面时,我放缓了转伞的速度,开始有滋有味地看起来……”(摘自杨红樱《笑猫日记》)
这伞,分明是个播放器啊,而且,转速快慢还能控制播放速度。
这伞,就是个写作的道具。因为它的出现,故事内容的各个时间点能非常方便地对接起来,毫无异物感。我以前讲过:写作,就是人、事、景、物、情、理在时空里的故事。说更简单点,“文学是时间的艺术”。
学生在学校里有一篇必写的作文《二十年后回故乡》。
这本来就是一篇想象作文。如果有了伞这样一个道具,是不是可以写得有意思一些?12岁的你,通过这把伞,见到了32岁的自己……
类似的道具,我们是很熟悉的,比如《白雪公主》里王后的魔镜。
“魔镜啊魔镜,请你告诉我……”
然后,魔镜就告诉她了。故事情节也由此发展下去了。
在很多魔幻电影中,都是有“镜子”的——或是一个大球,或是一缸水,印象中电影《魔戒》中的法师也是这么干的。
透过这面镜子,能知过去、看未来、直播现在。
阅读记忆中比较特别的一面镜子,是燕垒生的《照片》: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施明盛开始不肯说,但许剑杰追问到底,施明盛只得说:“那你把桌上的纸和剪刀给我拿来。”许剑杰莫名其妙,把纸和剪刀给他,却见施明盛将纸片剪了一个圆形,往墙头一贴,说:“盯着这纸片看。”许剑杰心想:“你当我是傻子啊?”可施明盛却坚持要他看着这片圆纸,他也只好从命。说来奇怪,刚看时是一张圆纸片,慢慢的,在许剑杰眼里,这圆纸片开始发亮,变透明,渐渐竟然和镜子一样了。只是镜子映出的是自己,可这纸片里映出的却是外面的景致,倒似在墙上开了个头一样。可施明盛的宿舍边上仍是房子,从这圆纸片里看出去,却明明已经是郊外。许剑杰看了一阵,忽然听得施明盛一拍掌,眼前所见的一切又全都消失了,仍是一张纸片。他道:“原来你就是这么拍下来的照片,这是什么?”施明盛说:“这叫圆光术。”(摘自燕垒生《燕垒怪谈之照片》)
一张纸片,也能这么干,还有一个高级的名字,圆光术。——这是民间流行的一种法术,有兴趣上网查查。
上面所谈到的这些镜子,感觉神奇,魔幻,童话,其实现实生活中真有这样的镜子,比如:视频电话,监控摄像。——只是它们只能知过去,讲现在,不预告未来。它们可以作为童话镜子的原型,改造一下,想象开去,故事就有意思起来了。
再想得宽一些。所谓“镜子”,其实是一种反映。木偶一撒谎,鼻子变长了。这变长的鼻子也是一面镜子,告诉我们木偶撒谎了。
如果你写作文时,有了一面镜子,有了这样一个道具,写作就轻松起来了吧?
另外,在杨红樱的《笨笨猪的欢乐村庄》中,有个好玩的片段:秃尾巴啃一口,脑子里乱七八糟的东西就被挤出去一点。他再啃一口,那些东西就再被挤出去一点……当他啃到脑袋里己没有了乱七八糟的东两时,他继续啃,脑袋里开始吸收进一点新思想,他开始悔恨自己以前做过的许多损人利己的事,那确实是作恶多端,难怪会有“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报应。他又啃,又吸收进一点新思想,他认为老鼠之所以活得不光彩,就是因为老鼠不劳而获,如果老鼠肯改掉恶习,用劳动来养活自己,就一定能赢得大家的尊敬,过上光明正大的生活…… 秃尾巴啃啊,啃啊,一直啃到脑袋里装满了新思想,才带着全新的头脑,愉快地离开了猫咪咪的书房。(摘自杨红樱《笨笨猪的欢乐村庄》)
老鼠吃书就能长智慧。这也是童话式的处理。
老鼠吃书能识字吗?当然能。童话里就是能。
如果你的阅读,也能像老鼠这样,读过了,懂得了作家是怎么构思设计的,那就能写得跟作家一样好啦。
原创内容,版权保留,转载必须注明作者、出处
微信公众号:congmingzuowen
付费QQ群:528037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