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山市绿林镇吴集村杜家塔张氏老屋考略

京山市绿林镇吴集村杜家塔张氏老屋考略

李勋明

杜家塔张氏老屋位于京山市绿林镇吴集村二组,东北距绿林镇直线距离约4公里,东南距京山市城区直线距离约33公里。实测住在西端的张学峰先生老屋坐壬向丙(甲子对庚午),五楹三进,前后深23米,总宽17米,占地390余平米。
张学峰先生老屋与左边两户连为一体,形成连排三个大门。总宽50米,占地1150余平米,三户外观低调,土墙布瓦,而内部结构却隐藏玄机,充分考虑了私密性和防盗防匪。三户总体布局大屋套小屋,大天井套小天井,相互穿插,又各为一体,其中阁楼、暗道、暗室、暗门分布隐秘,人行其间,恍入迷宫。如张学峰先生老屋中厅保壁侧厢房门,实为一条单独暗道。其后楹左侧设有暗室和暗道通往后山,以便特殊情况逃生。老屋大门前禾场外有倒坐围屋和围墙,把禾场封闭在内,设堡门进出,堡门上又设箭楼,望孔,可随时窥视伏击来犯盗匪。所以,张氏老屋表面似普通民居,实为一座隐形城堡。
通过卫视发现原来的老屋、禾场、倒座房应该是全封闭为一体,排列总长约122米,深48米,总占地近5900平米。前面长95米的堰塘平均宽约18米,既是塘也是护城河。若在乱世,不是大部队来犯,小股土匪进入后很难生还,加之该屋场四面环山,在封建社会实在是一处躲避战乱的最佳世外桃源。
按中国传统建筑学理论评析张氏老屋周边地理环境,老屋背后靠山和前面朝山皆自从西北蜿蜒而来,在老屋左边两百米外对峙合围,关锁水口。可惜左青龙山回头偏远,护主有限,前面白虎朝山高大近逼,故易损男丁,旺财不旺丁,越是靠右越严重,宜常移主方安。若把老屋选址向左青龙嘴靠近,可减其白虎煞,然而左青龙嘴山体草木稀疏,瘦石嶙峋,也不宜靠得太近,人居最佳点也只能选址在现在的位置。
其实,初建者于屋前建倒座房,除了安全考量,主要目的还是为了用倒座房作为门前案山,抵消前面朝山白虎当旺之煞,以求地磁与人居平衡。另,在房屋中厅设保门不常开,让人行从右通道进出,也有让保壁成为后堂前的左青龙回头护主,抵消前朝山白虎当旺之意,求得财丁两旺。根据笔者勘测江汉北部地区古建古民居的实践,像张氏老屋这样前面有如此高大的右白虎朝山近逼当门,唯此一例。人居之能安,与其布置了倒座房和设保壁右门消煞有很大的关系。
据张学峰先生介绍,张氏老屋建于清道光年间,时张氏叔侄三人从天门皂市逃荒至此,繁衍生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左边两户被划为地主,房子分给他姓。他父亲张先振从小读私塾教书,家贫,未化成地主,房屋得以传承,他们均未在里面长住。
该地地名为杜家塔,所以笔者断言,该屋场在张姓之前当为杜姓,杜姓曾经在前白虎山头或水口建塔镇之,以求斯地旺财又旺丁,此应是“杜家塔”地名的来源。
张氏老屋布局还有一独特点,突破了明清时期人畜共居一屋的特点。而张氏老屋布局六畜农具置前面倒座房,长工帐房置前厅,后堂为主人活动区。主人,下人,牲畜各为一体,活动自由,也避免了禽畜串入后堂天井污染环境之弊,使后堂主人居住更加干净卫生。
总之,张氏老屋从建筑设计到选址,是江汉北部地区民居建筑中的精华,充分体现了先人追求天地人和谐相与的智慧。倘若能把房屋总体布局恢复原状,昔日隐形城堡将会再现。相关部门应加强保护维修,深度挖掘文化内涵,使之成为本土文旅亮点。
通过卫视发现原来的老屋、禾场、倒座房应该是全封闭为一体。排列总长约122米,深48米,总占地近5900平米。
前面高大的白虎朝山直抵老屋,在江汉地区为此一例。易损丁,故老屋采取了很多措施。
中间应该有保壁,被拆除。
保壁
从中厅看堂屋,从柱脚有槽,可看出有保壁门槛。
老屋倒座房大门
前厅与中厅之间
鸟瞰图,前面堰塘还有痕迹
倒座房大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