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冠周院士:从微小处着眼,最不急功近利的老师

邱冠周,汉族,广东大埔人。工学博士,矿物工程学家。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南大学党委常委,中南大学副校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体学术带头人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发展项目(973项目)生物冶金项目首席科学家。

微生物,低品位矿中淘出“宝贝”

矿物加工工程,简单说来,便是运用各种物理或化学等方法,将有用矿物和脉石(无用)矿物进行分离,为进行下一步冶炼工作做准备。

在低品位的贫矿中,矿物加工显得尤为重要。我国现有有色金属资源的70%都是低品位、原生、多金属复杂矿,邱冠周所做的事,便是从这些低品位的资源中,最大程度地“淘”出宝来。

邱冠周与矿物结缘,始自1970年。此前,他在高考前10天因“文革”而停学,先后当过农民和老师。后来,广东省大宝山铜冶矿招工,因为 “当矿工每个月有54斤米”的诱惑,他毅然辞职当起了工人。这个从广东大埔走出来的农家子弟,干起体力活来一点不含糊。“25磅的铁锤,能打100多下,全矿第一。”但他念想着的,仍然是什么时候恢复高考,所以“连走路都是抱着书的”。

两年后,因表现突出,矿里派他前往广东工学院选矿专业学习,4年后他再次回到企业。1978年,邱冠周来到中南矿冶学院(中南大学前身),接受更系统的选矿、加工学习。1987年,他成为我国自行培养的第一位矿物加工工程博士。

几十年来,邱冠周醉心于各类矿物加工研究,在低品位、复杂难处理金属矿产资源加工利用等诸多领域的研究蜚声海内外。但他并不满足,近年来,又将眼光瞄准了微生物技术。

小到人眼看不见的微生物,好似蕴藏魔法,能量巨大。邱冠周领衔的国家“973”重点项目“微生物冶金的基础研究”,其研究团队从国内42个矿山分离获得1000多株浸矿微生物,构建了我国第一个浸矿微生物资源库,为生物冶金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奠定菌种基础,创立了低品位硫化矿生物浸出新方法。

耐得住研究的寂寞

邱冠周师从我国矿物加工领域著名科学家胡为柏先生、两院院士王淀佐先生,这两位对他影响深远。

胡为柏为中国选矿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1978年,邱冠周在中南矿冶学院攻读研究生。作为胡为柏的弟子,与其他的学生不同。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胡教授就注重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要求学生们一定要讲英语,这让邱冠周一生受用。

三年后,邱冠周师从矿物工程学家王淀佐攻读博士学位。王淀佐教授为国家培养出一批高水平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回忆起王院士,邱冠周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已成家的王淀佐常年呆在研究院的单身宿舍里潜心攻克科学难关。“他工作的研究院与自己家距离不过一站路,但是他很少回家。王淀佐院士还拒绝了高位厚禄,一心搞学问。”邱冠周说就是这样的言传身教,让他铭记,作为一名科学家和好老师,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1985年,邱冠周毕业时,为感谢恩师,他亲手为两位恩师做了两个瓷花瓶,一个上书“桃李在公门”,一个上书“仰沾时雨之化”,表达了老师的恩情如雨露润泽桃李之意。

一言一行都影响学生

在邱冠周看来,一个好老师,他首先应该不功利,其次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你需要什么,不要什么,与什么人交朋友,这些都影响着学生。”

在中南大学,有一个关于邱冠周的故事被传为美谈。邱冠周的技术曾让一家企业脱困,该企业给他送了一辆奔驰,他毫不犹豫地将车转赠给学校拍卖,所得的209万元全部用于资助贫困师生。邱冠周从来没有买过车,以前住着学校一套83平方米的房子,后来才搬到稍大点的院士楼,家中的装饰也一直延续着简单质朴的风格。人家都善意地笑他:“住的是几十平方米的房子,捐的是几百万的车子。”

锣鼓一响,黄金万两,在矿老板眼里,邱冠周就是“财神爷”,他的技术投入使用,企业少则获利数亿,多则能赚到上十亿元。2003年,他领衔的团队研究出了一种新的选矿技术,获得转让费1000多万元,按照政策规定,这笔钱的70%,完税后可以分发给有功人员。邱冠周却把钱全部捐给中南大学建生物冶金大楼和实验室。

对此,邱冠周的话掷地有声:“科研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但科研人员也不能钻到钱眼里去,科学的本身是探索未知。学校不是赚钱的地方,老师最重要的还是人品、道德、文章。”

培养学生:把博士生赶到工地去

邱冠周长期致力于我国低品位、复杂难处理金属矿产资源加工利用研究。尽管我国矿产资源种类齐全,分布广阔,但由于品位不高且成分复杂、加工难度大,常规化学选冶方法生产成本高,浪费大,资源利用率仅30%左右,同时对环境造成十分严重的污染。如果矿物加工不探索新的工艺和办法,不仅会使国家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蒙受极大损失,还将导致人类的生活环境遭受摧残。他不仅自己致力于这项工作,还培养了大批这方面的人才。

现在,邱冠周每年只带2名博士生。他除了给学生教授理论成果以外,还让学生到非洲的工地上去实践。“我带的学生,和国外的相比一点也不逊色。”邱冠周笑着说。

小结:有专家评价,邱冠周像个“战略科学家”,他听后很高兴。“我哪怕能为国家出一点有用的主意,就没有白读书,能为国家做点贡献,这比我得到一两个亿更受用!”

部分资料及图片来自:和讯网、中国药科大学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