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怀旧录》:郑永禧的修志之始

来源:衢州新闻网-衢州晚报 2017-08-03 08:53

  木铎

  《西安怀旧录》是郑永禧人生中一部重要著作。此书录有325名诗人以及诗歌作品,基本上囊括了清代西安县(编者注:旧时西安县为衢州府治,民国后改西安为衢县)学人。也可以看成清代西安县的诗歌选。郑永禧编写此书,标志着他从学者向方志学家的转身。《西安怀旧录》在编写时间上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光绪十七年(1890)前,也就是他25岁以前。而促使他编写此书的原因是清代阮元主编的《两浙輏轩录》。

《西安怀旧录》是郑永禧自编自著的第一部文献专著,也可看作他作为方志学家的牛刀小试。

  一

  《两浙輏轩录》(及后来的《两浙輏轩续录》)是清代浙江诗歌总集。计40卷。“两浙”指浙西、浙东,即今浙江省全境。“輶轩”,为古代使者之车。此集为阮元出任浙江学使时所编,故以之为名。

  此编共收录两浙作者3133人,录诗9241首。书中所录始于顺治,终于乾隆、嘉庆之际,“皆取其人已经可以论定者录之”。入选作者皆附小传,注明字号爵里,并说明小传材料之所在,入选作品则详于小家而略于大家。嘉庆八年(1803)编《补遗》成书十卷。补诗人1120人,诗1981首。该书共计收入诗人4253人,诗11222首。

  但是,如此庞大的一部浙省诗歌总集,《两浙輏轩录》内仅载西安县诗人徐之凯、郑万年、郑光瑗、陈圣泽、陈一夔5人,《补遗》中也仅载叶闻性、龚大钦、徐崇奎、余之栻、徐明极、龚大锐6人,共计11人。入选人数远远低于全省各县的平均数。这种比例严重失衡的现象使郑永禧深感不平。于是,他开始留心入清以来本县乡贤的诗歌作品及生平事迹,依照《两浙輏轩录》的体例,着手采写编撰。

  转眼到了光绪十四年(1888),南海人潘衍桐出任浙江学政,向全省发出征集启事,要续编《两浙輏轩录》,即《两浙輏轩续录》。据说这一年,潘衍桐巡视衢州,仅为县学庠生的郑永禧受到了潘衍桐的接见,按郑永禧所说,潘衍桐“特优赏禧,重畀以采访之职”,就是要他参与这项工作的采访编撰。于是,郑永禧将自己已撰写的西安县诗人诗歌集命名为《西安怀旧录》,呈献给县学,逐级上报至省。其时,这部《西安怀旧录》收录诗人80人。光绪十七年,《两浙輏轩续录》编成,全书54卷,录诗人4709人诗13543首,后经《补遗》,得诗人675人,诗1406首。从郑永禧《西安怀旧录》的80人中,剔除原阮元《两浙輏轩录》已录的11人,《两浙輏轩续录》(含后来《补遗》)收录的西安县诗人计53人。

  由此可见,郑永禧所呈的诗人诗歌材料入著率之高。纵向相比,以省县比例而言,西安县诗人诗歌著录《两浙輏轩续录》远超过了阮元的《两浙輏轩录》。横向相比,衢州府所属各县入《两浙輏轩续录》的诗人分别为:龙游8人,江山25人,常山12人,开化7人。西安县著录诗人总量为衢州府之冠,超过了其它各县之和。这并非西安县诗人及作品成就高出各县如此之多,而实在得力于郑永禧之所为。

  此后至光绪廿六年(1900),约10年时间,是郑永禧编写《西安怀旧录》的第二阶段。经郑永禧反复筛选,至初步定稿,《西安怀旧录》收录诗人325人,诗千余首。这十年,他经历了人生大喜大悲。两次乡试,一次中副榜,一次中头名,继而赴京会试,虽名落孙山,但凭借乡试“解元”的桂冠,足够风光,从此踏上仕途应不成问题。但1900年发生的“庚子教案”,他无辜被牵连,被褫夺功名,其人生遭受残酷打击。好在《西安怀旧录》的编写完成了。

  二

  《西安怀旧录》是郑永禧自编自著的第一部文献专著,也可看作他作为方志学家的牛刀小试,却是出手不凡。从其《序》《凡例》以及书中案语进行分析,我们可以体会作者编辑是书宗旨、编辑技巧与方法。

  序言中,作者开明宗义,点明主题,“西邑志乘失修,迩来九十余年矣”。志乘失修,意味着地方文献面临断档散佚的危险。毫无疑问,郑永禧编这本书,就是要为西安县保存一方文脉。而是书编纂的缘起,作者自述,为响应浙江学政潘衍桐所倡导编纂的《两浙輏轩续录》,为其提供西安一县之人文资料。但笔者认为,郑永禧是有心人,平时就注意收集这方面的资料,有准备,有积累。所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向上级呈交这部80人的《西安怀旧录》,供上级筛选录取。

  《西安怀旧录·凡例》阐明了作者的编辑原则。是编仿《两浙輏轩录》体例,专录西邑前辈之诗。始自国初,迄于近年,皆取其人已往可以论定者……我们注意到,“其人已往可以论定者”。“盖棺论定”,这是史书对人物入传一条基本原则。《西安怀旧录》中的人物,绝大多数当时已故,他们在地方文献方面有贡献或民间有良好口碑,同时强调“是编原以征文考献,凡姓名、科目、官爵及著录,均表著弁言首,以昭慎重”。

  以姓氏归类,可以体现地方家族文化人才的盛兴。《西安怀旧录》入选者有90个姓氏。以徐姓录取人为最多,计33人,依次为余姓24人,王姓21人,叶姓17人,周姓13人,范姓11人,作者本姓郑姓11人,龚姓10人,南宗孔氏9人。这些都是旧时西安县世家大族。有的是父、子、孙三代连绵或更远,有的是昆仲兄弟相接唱和不断。以徐姓为例,是县之第一大姓,而录入诗歌作品者,大都出自“南州徐”,这个家族自五代时徐练从镇江迁来已近千年,人才辈出,至清未衰。余姓亦是如此,录入者皆出自“大俱”“破石”两余氏。孔氏是圣人之后,而王、叶、周、龚等,皆为南渡来衢的衣冠大家。而作者的郑氏家族也有11人在内,这也反映了作者家族的人才状况。可以这样说,《西安怀旧录》以“氏族依韵裒集”不仅是便于简阅,实际上更便于反映有清一代西安县家族文化的兴衰。

  《西安怀旧录》中有的作者录入诗歌数量不等,多的达二三十首以上,如龚士范、周召、范崇楷等,这些作者当时都有著作存世,在地方文坛有一席之地。他们代表了西安诗歌的艺术水平。而有的作者其名也不见彰显,录入只一首诗。从中我们可看出郑永禧编辑的良苦用心。

  三

  《西安怀旧录》作为一部文献资料,保存了清一代的科举信息。

  郑永禧

  郑永禧在书中列了一份《国朝科目表》,该表将凡有科举功名的入选作者分为馆选、部曹、中书、会榜四类,凡取得举人以上功名者历历在目。此法主观意在突出入选者身份,然而却相对完整地保存了清代一县科举史料。

  《西安怀旧录》更浸透着郑永禧对乡贤爱戴仰慕之情。郑永禧自题《录成八首》在书后,讲述了编书的艰辛过程,也表达了作者对乡邦文献的珍惜,对乡贤的敬仰之情。郑永禧将《西安怀旧录》比作钟嗣成的《录鬼簿》,显然是寄希望乡贤们及其诗歌能垂青史,咏人间。

  《西安怀旧录》是一部富有张力的地方文献。它的史料价值和学术意义必然是连绵延升的。《西安怀旧录》问世,距嘉庆《西安县志》刊印近90年。在古代,地方文化的传承主要是通过方志纂修来完成的。志书一旦失修,文献史料极易佚散。而修志并非易事,在主客观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修志是难以实施的。因此,由个人来编写群体人物传记,艺文诗歌,亦不失为一种保存资料的好办法。

  事实上,郑永禧在1906年编写了《烂柯山志》,30年后又编纂、刊印了民国《衢县志》。这二部志书得益于《西安怀旧录》良多。从这一意义上来说,《西安怀旧录》为郑永禧后来的修志作了有效的准备,或者说,作了有益的尝试。正因为此,后人认为,《西安怀旧录》是郑永禧修志之始。

(0)

相关推荐

  • 「精一首」朱志运:光与影

    诗 歌 净 化 心 灵 择  此处静谧 书一方清 远 朱志运作品 光与影 文/朱志运(湖南) 铺开的夜 不知写下怎样的文字 黑色的字会不会被黑色吞没 像掉下悬崖的叹息 某些声音越想按住 就越发强烈 让 ...

  • “80后诗歌第一人”——诗写江西诗人阿斐(郭兴军)

    "80后诗歌第一人" 郭兴军 你活在冷抒情的光环中,对"性" 情有独钟.什么<以垃圾的名义> 调整内心的罗盘,向美女的下半身 发起进攻.什么红尘滚滚 ...

  • 漠子:《请你到西安来喝酒》

    漠子 马树德,笔名漠子.樵夫,甘肃永昌人.中国诗歌.法学会.全国公安.铁路.铁路公安作协会员.2016年中国诗歌网推荐诗人.先后有三百余万字的各种文学作品见诸于各级传媒.诗歌获过世界华人文学奖.全国奖 ...

  • 蒋寅|清诗话与小说文献

    诗话与小说在传统图书分类中分别属于集部和子部,原是关系较远的两个文类,一般认为,"诗话之作,滥觞于钟嵘,盛于北宋.虽其书不过<说铃>.<谈屑>之流,而词苑菁英.骚坛遗 ...

  • 海阳人物—陈衍虞

    陈衍虞(1599-1688),字伯宗,号园公,广东潮州府海阳县人.乡贤廷策之子.衍虞少聪敏,崇祯壬午(1642)举于乡.顺治六年(1649),筮仕广州府番禺县教谕.迁广西平乐令,因其土俗,政简刑清.时 ...

  • 诗人样本||“家园”主题诗赛:94号顾志锋

    诗人档案 顾志锋:2013年开始接触诗歌,诗作发表于<人民日报><长江诗歌><中国诗乡><诗歌周刊>等网络媒体,有多次国内各项诗歌比赛获奖经历.

  • 创修《崇义县志》的长阳乡贤王廷耀

    同治<长阳县志>中对王廷耀的记载 乡贤,即品德.才学为乡人推崇敬重的人.明清时,凡可称乡贤者,死后由大吏题请祀于其乡,入乡贤祠,春秋致祭.长阳古代的乡贤祠,常附建于学宫(即文庙),自明嘉靖 ...

  • “战国之君,惟公一人”——探寻滕文公祠

    □文/片 孙南邨 明代文史学家王世贞<滕城>诗首联云:"齐楚今何在,滕犹旧国名.""滕"就是当年的滕国,后名滕县.滕州,再滕县又滕州的地方.华夏千年 ...

  • 卢康华|“微型碑刻”:明清以来印章边款的文学性及文学史料价值探讨

    原文刊载于精一文献按,此余旧作,已多年未再读.今谬承丁老师注意及之,借重精一文献,共享资料.小文卑无高论,唯篆刻之道,虽雕虫末技,旧时士夫学者,辄多于此用心力,寓精思而具博识,遂蔚然以成大观.今之事此 ...

  • [衢州记忆·人物]郑永禧:继一邦文献绝续之任

    来源:衢州新闻网-衢州日报 2016-06-06 08:58 记者巫少飞 "衢州最后的解元" 郑永禧 在<王国维年表>中,记载了这样两件事:光绪十九年(1893),王国 ...

  • 细品|《传习录》卷下·门人黄修易录

    卷下·门人黄修易录  黄勉叔问:"心无恶念时,此心空空荡荡的,不知亦须存个善念否?" 先生曰:"既去恶念,便是善念,便复心之本体矣:譬如日光被云来遮蔽,云去光已复矣.若恶 ...

  • 杨露禅学拳于赵堡陈清平”考析 ……转载郑永强先生一篇文章

    太极拳界一直有一个困扰了百年的疑问那就是"杨式太极拳出于陈式太极拳,为啥两者风格迥异,陈式太极拳顿足奋力.轩眉怒目,一若外家拳威猛不可一世,而杨式太极拳柔顺.缠绵.连续不断.外不露形?&qu ...

  • 郑永祥:探讨小学班级管理中教育学生的沟通艺术----推荐人:胡阳新

    发<中小学教育>21年3月刊 探讨小学班级管理中教育学生的沟通艺术----推荐人:胡阳新 湖北省巴东县野三关镇青龙桥小学   郑永祥    邮编:444324 摘要:沟通是交流的基础.在小 ...

  • 郑永钤诗词曲选|阜阳诗词第114期

    郑永钤:男,1948年生,安徽合肥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散工委副主任,安徽诗词学会散曲分会会长,<安徽吟坛>副主编,<安徽散曲>主编.出版<诗意的沉浸--郑震 ...

  • 全国科普日,吴京平和郑永春携手讲述寻找另一个地球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寻找宜居行星>译者郑永春,携手科普作家吴京平,为您领读作品<寻找宜居行星>.从金星上生命存在的可能性说起,向您娓娓道来书中所涉及的行星上生命诞生的几大要素-- ...

  • 谒红海湾郑祖禧庙【陈辚 | 文学看台2278】

    .............................................................................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蒋述卓 题 ...... ...

  • 郑永杰:姨妈也是妈(小编泪目推荐)

      大姨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 大姨的一辈子就是我的"活教材" 姨妈也是妈 文/郑永杰 我妈排行老三,我有两个姨,大姨待我最亲,叫声妈一点也不为过.昨天听妈说,我大姨生病住院,可能肺 ...

  • 郑永辉哭青轩文存

    郑永辉,字无明,号闰庵.哭青外史.訒墨散人,福建厦门人,闽南师范大学古代文学硕士.有<临江吟稿><哭青轩文存><哭青轩日记>若干卷. 和小青<焚余集>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