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印刷趣谈之五十八:印史研究 ,阔步跨入近代现代; 工艺技术 , 四大印刷全面发展​

请点击上方“诗眼看世界”加关注,赵刚问好!

  

作者:张树栋 张耀崑   题字:王树明

  编辑:赵志忠

 古今印刷趣谈之五十八

印史研究 阔步跨入近代现代

工艺技术 四大印刷全面发展

  编者按:一部《古今印刷趣谈》,让我走进八十五岁高龄的淮镇籍老乡,张树栋先生的印刷史学和他的精神世界中。翻书灯下,受益匪浅!张树栋先生现居北京,其原籍是河北省献县淮镇东刘庄村,他是中国印刷史学的著名学者,其著作等身。作为乡贤张树栋先生虽身居京华,心系家乡,在疫情防控期间为家乡捐款,助力家乡的疫情防控工作。此书为张老先生的封笔之作,征得老先生同意,“诗眼看世界”从今天开始将全文刊发《古今印刷趣谈》。张老先生以中国的印刷发展史为线,将中华传统文化从远古至今贯穿起来,其中有历史事件、人物传说、趣事等。阅读《古今印刷趣谈》一书,我们从书中或许能得到启示,我们淮镇是全国重点镇、河北省重点小城镇,又是千年文化古镇。梳理淮镇文脉,整理淮镇文化,创建文化淮镇,构建中国·淮镇。我们需要精神动力,寻找文化之源,那就请大家继续关注“诗眼看世界”,在淮镇籍学者张树栋的《古今印刷趣谈》一书寻找答案吧,让我们为构建中国·淮镇而共同助力!

张树栋 :1936年生于河北献县淮镇东刘庄村,大专学历,副编审职称。从业印刷、出版与印刷史研究63年余。著有《中华印刷通史》《中国印钞通史》等图书20余种,在人民日报、新闻出版报、中国印刷、台湾印刷人、香港印艺月刊等多家报刊发表文章200多篇。近作《中华印刷典故》荣获2015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第28届华东地区优秀图书一等奖。现任中国印刷博物馆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印刷博物馆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印协印刷史研究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书局《中国出版史研究》编委会编委。

张耀崑 :1962年生于北京市,先后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获文学士、经济学硕士学位,主任编辑职称。从业金融与财经专业编辑工作34年余,参与《中华印刷通史》《中国印刷史简编》《中国印刷之最》《古今印刷趣谈》等多种印刷史著作的编纂,在《金融时报》《香港印艺月刊》等多家报刊上发表文章数十篇,现任中国金融时报社总编室副主任。

印史研究  阔步跨入近代现代

工艺技术  四大印刷全面发展
长期以来,出版印刷学界对中国印刷史研究止步于古代感到困惑,学者们也一直在呼吁有组织有计划的编纂《中国近代印刷史》。殊不知,要将印刷史书从古代跨入近代乃至现代,首先要解决印刷史研究中长期存在的“认识观和方法论”中的问题。
众所周知,由于历史的和客观的原因,印刷史长期处在书史的桎酷之下,始终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写印刷史言必印书,甚至把印书之始说成是印刷之始,把印刷与印书混为一谈,致印刷史的研究步入歧途。二十年前对张秀民先生的名著《中国印刷史》是“印书史还是印刷史”那场争论,想必大家还记忆犹新。为这场争论,已故老前辈王益先生曾当面问我,说:“台湾李兴才教授认为《中国印刷史》是印书史,不是印刷史,而张老先生说他在书中写了大约三万字的印钞、印报等非印书内容,应当归类于印刷史。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我的回答是:“张老先生的《中国印刷史》洋洋六十四万言,资料丰富、记述翔实,是一部贡献巨大、前无古人的名著。然虽有三万字的非印书内容,但那六十一万字在全书中的分量也太重了,把它定位为‘书史色彩浓重的印刷史’并不为过”。

《中国印刷史》这部名著对中国印刷史的研究影响很大,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它的认识观和方法论,从而影响到人们对近代印刷史的研究与著述。原因是中国传统的古代印刷与从西方传来的近代印刷区别太大了。试想,如果我们仍按撰写古代印刷史的思路于各朝代之下再以刻书地点、刻书内容为题去撰写近代印刷史,显然是行不通的。要撰写近代印刷史,首要的是先将印刷史回归到科技史,然后另辟蹊径,从新做起。我们在《中国印刷近代史》的编纂过程中有着深刻的体会和经历。
    1、印史著述  阔步跨入近代现代

在众多同仁呼吁下,1991年6月29日,范慕韩同志召集有王益、王仿子、武文祥、沈海祥等领导参加的会议,提出组织编纂《中国近代印刷史》,并指令成立以笔者为组长、辽宁印协理事长夏炎和上海出版印刷专科学校王世玲教授为副组长的编写组,着手进行《中国近代印刷史》的总体设计和编写方案的准备工作。此后,编写组就中国近代印刷史的历史分期和断代等一系列学术问题,在北京、上海组织召开了有印刷、图书、出版、史学等多学科专家学者参加的研讨会,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拟订了编写大纲、编写计划、编写要求三个文件,并成立了以范慕韩为首的编纂委员会。可见,《中国近代印刷史》的编纂,是中国印刷史研究史上由古代跨入近代的开端。

笔者在对《中国近代印刷史》进行总体设计时,遇到了两个非常棘手的问题:这就是无法回避的“中国印刷史的历史分期及其界定和近代印刷史的断代问题。”长话短说,经过反复讨论、思忖,我们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难题,作为典故,略陈一二:

编写近代史首先踫到的是时限的界定,这涉及历史阶段的划分、各不同阶段印刷的特征和定位等一系列很棘手的学术问题。有人提出“雕版印刷是古代印刷,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是近代印刷”,这显然是不合适的。最终还是采纳了笔者意见,以印刷工艺在各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予以定位和划分。具体讲:以手工操作为基本特征的是古代印刷,以机械操纵为基本特征的是近代印刷,以电子控制为基本特征的是现代印刷。并以此为据将中国印刷史划分为三个历史时期。

接下来我们又踫到一个更为棘手的问题:主编坚持本书断代到1980年前后,对此史学界反应强烈、无法接受,笔者也不认同。无奈之下,笔者提出将书名由《中国近代印刷史》改称《中国印刷近代史》,以本书是“中国‘印刷的近代史’而不是‘近代的印刷史’”来弥合矛盾,解决问题。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辈对我说:“你这是在搞文字游戏”。可我心知肚明,此分歧非此无以化解,而我实出无奈。
遇到的第三个难题是出版问题,因部分高层领导持有异议而使问题难以解决。最后以主编范老“以《中国印刷近代史初稿》为名先出版,一切阙如之处或待斟酌之处都可以在以后陆续增添或修正”的决策和批示使问题得以解决。
中国有句俗话“凡事开头难”。《中国印刷近代史》作为一部填补历史空白的著作,为印刷史的研究、著述冲破种种羁绊阔步跨入近代、现代,做出了重要贡献。
2、工艺技术  四大印刷全面发展
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近代印刷达到了“凡外国印刷之能事,国人今皆能自任之而有余,其技术之精者,直可与外来技师抗衡”的水平。日寇侵华,给崛起中的中国近代印刷业以严重的破坏和摧残。解放后,在党和政府重视、支持下,中国的近代印刷业得以重新起步,平、凸、凹、孔四大印刷全面发展,并逐渐步入以电子控制为基本特征的现代印刷的新时期。以书刊排版和彩色制版为例:
(1)从活字排版、照相排版,到电子排版
解放后,中国的书刊印刷采用铅活字版和纸型浇铸铅版印刷。作为从活字排版向电子排版的过渡形式,照相术用于排版工艺出现的照相排版,不仅使书刊排版工艺大大前进了一步,而且导致活字排版发生了质的飞跃,实现了一种从有形活字到无形活字的历史性变革。照相排版应用不久,事实上还没来得及普及开来,就被比它更为先进的、隶属于现代印刷的电子排版所取代。

从照相排版到电子排版,经过了人们所习称的一代机到四代机的演变过程。即从手动照排,到字版式计算机选字排版、字库式阴极射线管成像排版、电子控制激光成像的激光照排四个阶段。中国对电子排版的研制,起始于1972年,1976年开始跨过二、三代机直接研制四代机。20世纪80年代初,作为四代机的原理样机研制成功,为书刊排版步入电子排版之先驱,开辟了书刊排版工艺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纪元。

(2)从照相分色、电子分色,到彩色桌面系统
照相分色是照相术用于印刷制版分色的产物,早在20世纪30年代已经传入中国。由于日寇侵华的破坏和摧残,到50年代中期仍未推广使用。记得笔者于50年代在今北京印钞厂从事照相制版工作时,还在搞手工分色。尔后,照相分色逐渐取代了手工分色。
电子技术用于分色制版导致的电子分色,能够迅速而准确地将彩色原稿上的五颜六色分解开来,并直接输出电子分色底片,导致了制版分色技术的一次革命性变革,是印刷术从近代跨入现代的重要标志之一。
中国虽然早在1964年便开始引进电子分色机,但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到1979年才有电子分色机38台。改革开放后,印刷工业加速发展,电子分色机的引进也随之逐年增加,到1984年,全国已拥有电分机208台;1992年更激增至500台。其间,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也曾自行研制过电分机,并获得成功。此后,电子分色技术逐渐向彩色桌面系统演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直接制版技术也已开始推广应用,用于印刷制版的分色技术益发便捷、精密。展望未来,以数字化、网络化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印刷,将成为我国印刷技术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以电子控制为基本特征的现代印刷,发展迅速,前景广阔。

编者简介

赵志忠,笔名赵刚,号国学守望者,男,1973年4月生,河北省献县淮镇人。作品发表于《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等。中国作家协会《诗刊·子曰诗社》社员,诗词中国·中华诗词网2017年度优秀通讯员,采风网2017年度十大新闻奖获得者,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河北省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副秘书长,沧州市新联会常务理事,沧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沧州骄子》编委,《诗眼看世界》创始人,采风网沧州站站长,献县知联会理事,献县新联会副会长、秘书长,沧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等。

扫描或长按二维码加关注,国学守望者问候!

投稿微信:18232790185国学守望者 (手机同号)

   如果喜欢,就请“稀罕”或“喜欢”一下,然后转发与大家一起分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