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中情绪究竟有什么用

实际上我们有两种心理,一种用来思考,一种用来感觉。这两种完全不同的认知方式相互作用,共同构建了我们的心理生活。理性和感性对心理的主导比例是一个平衡的梯度,感觉越强烈,情绪对心理的主导作用就越强,理性的作用就越弱。

---丹尼尔.戈尔曼

儿童期是人生中重要的辨识、学习、体会情绪的重要时期,当情绪获得充分发展,它会象一个优秀的向导,引导我们自问自答人生的终极三问: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将去往何方?
你可能会问,要是发展得不好会怎么样呢?下面我们用两个故事来回答你。

01# 理性VS感性

小女孩不小心被门夹到手了,她很委屈,想要妈妈安慰自己,她一再地试图唤起妈妈看到自己的疼,心疼自己。然而,妈妈坚定而持续地打断了她,小女孩失望而不满地低下头,回避妈妈的眼神。

妈妈对此毫不理会,反而反复地说:“看着我,看着我。”出于对妈妈的依赖,小女孩难过地抬起头,照着妈妈指导和示范给她的应对方式:深呼吸!随着深呼吸,那些委屈、难过和疼痛似乎也被放到了心里某个小黑屋里被“关”了起来。

深呼吸似乎真的让小女孩舒服了一些,最后小女孩完全放弃了努力,跟妈妈一起说:我爱你妈妈。

从表面上看,妈妈非常镇定而恰当,从弹幕中一部分观众的评价也可以看到,很欣赏这样的教育方法。

然而这并不是小女孩想要的,表面上看来,最后小女孩开心地拥抱妈妈,说“妈妈我爱你”,看上去动人美好。但实际上这个小女孩尝试了好多次表达自己,而妈妈坚定地说“看着我,看着我。”最后她只能放弃自己的需要,满足妈妈的需要,她自己的感受则被关进了“小黑屋”。

小女孩通过妈妈所传递的信息并学习到的感受是:如果我哭泣,那么我就不够坚强,我就不会被爱,我也不值得被爱;只有听妈妈的话,看着妈妈,深呼吸,把这些受伤忘掉,然后去拥抱妈妈,对妈妈说“我爱你”我才会被妈妈接纳。

家庭系统排列大师伯特.海灵格曾说:“爱,如其所是。”爱一个人就是爱TA本来的样子,而不是我们希望的样子。

如果一个人所习得的经验是:如果我表现出脆弱,我就不够好,所以我必须坚强,我不能哭,我要若无其事,我要固若金汤,我才是值得被爱的。

那么她很可能成长为一个表面阳光、坚强美丽的女孩,但是,她无法表露脆弱、不安、沮丧,她学会处理情绪的方式是“压下去,放到一边,关进小黑屋“,这些并没有被消化的情绪,有一天可能会喷涌而出,而有可能成为抑郁症、焦虑症或者其他心理疾病的源头。

02# “看见”情绪

小男孩用自己有限的几个词汇,加上丰富的肢体语言、声音和表情,告诉爸爸发生了什么。原来妈妈去上班了,忘了给他拥抱,小男孩很生气,感到失望和不被妈妈爱。

爸爸根据自己对孩子的了解,认真地倾听,并且用语言不断探索真相。让这个小男孩仔细地跟爸爸一起回顾,之前发生了什么,同时充分地表达和消化这种感受。

爸爸非常懂他,不断地应和着男孩的情绪,跟他一起吐槽、一起不满、对生气予以抚慰。这个小男孩得到了很好的共情和理解,体会到自己的感受是被尊重的,被认真对待的,被倾听和理解的,他心里的生气委屈也就释然了。情绪一经“看见”就被消化、释放。

这会给孩子带来“被爱”和“我很重要”的感觉,这是个人自尊的源头,这个部分积累得越多,孩子越自信。

于是,这件事情对小男孩来说,再也不是事了。当他的经历及感受,通过讲述、沟通,被很好的倾听,理解和接纳了,原先的生气、委屈已经化为被爱的感觉堆在了心里。

如果一个人被这样持续对待,我们不难想象,这个孩子会成长为一个富有同理心并擅长管理自己情绪的人,会拥有相对稳定,健康的人际关系。这就是所谓的“情商高”。

03# 写在最后

很多时候并不是现实中发生的事件本身让我们难过、受伤,比如门夹了手,被遗忘了的拥抱,而是照料我们的人如何应对我们的感受,才是更让我们难过和受伤的。

仅仅关注于理性策略的应用,会压抑真实的感受,疼痛的感觉总会在某一天在黑暗中沉积,发酵,生成难以名状的苦痛;倾听和共情来自挫折的体验,让情绪得以化解。毕竟,我们深爱这个世界,情绪的迷雾化解开后,世界会更加清晰和值得热爱。

我们也会把心理咨询的过程比作养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来访者的表达也许更加隐晦,而受过专业的训练的心理咨询师,对于来访者的表达中潜在的信息更为敏感,捕捉那些细微和隐含的信息,然后帮助来访者言语化。过程中,来访者以往压抑的,痛苦的经历会慢慢地呈现,跟咨询师一起感受和触及内心真实的声音和感受,就像这个小男孩跟他爸爸之间的经历一样,而这个过程是具有疗愈效果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