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正岩肉桂,在醇厚茶汤里感受藏道守拙
《1》
听说,有人在喝1980年的肉桂。
我听了吓一大跳。
然后去问胡歌,你家有1980年的老肉桂么?他也吓了一跳。
那时候他还没生下来,他仔细回忆了一番当年的情形。
跟我说了三件事。
第一,在90年代之前,茶叶跟现如今的烟草一样,都属于统购统销,是不能私下买卖,像现在这样交易流通的。
桐木关的大姐也说过,当年她们是不种地的,只种茶叶,每年上交茶叶,换回来粮票肉票布票等等生活物资。
第二,那时候武夷山的人都好穷,巴不得连挑出来的茶梗一齐卖掉,多换一些肉票回来,先吃饱肚子再说。谁还会存下来茶叶?并且一存还是几大箱?
第三,当年,天心村里都是按小队组成茶厂,统一采统一做,没有茶农私下做茶的。茶农们自已建厂自已采青做茶,都是后来的事了。
夏天的时候李麻花跟他一起去看过的老茶厂人,便是最好的证据。
所以,当年是谁,私下采了茶青,做成茶,又悄悄存了这几十年,就为了今天能拿出来卖个高价呢?
这简直不是人,是“先知”。
先知才能预测到几十年之后,武夷岩茶能卖出天价。
先知才能有如此的实力,不但存下老岩茶,还一存就是好多好多箱.......
神啊,救救我吧。
《2》
然而,我们愈发对老岩茶好奇起来。
扭不过,武夷山胡歌说,我家有一款去年的肉桂,是我老爸想做了存成老茶自已喝的,寄几泡给你们尝尝吧。
“味道还不错。”这家伙在电话那端偷笑。
然而,这款陈年肉桂的盖香,几乎完全颠覆了我对肉桂的认知。
揭盖的时候,连闻三下,尚不觉得够,又多闻了几下,再递给李麻花又闻了一遍。
两个人方才对看了一眼,说,这不太像肉桂第一冲的盖香啊,这分明是陈年水仙的香气——一股沉郁的,沉迟的,温和圆润的气息——不是说香不过肉桂么?肉桂尖锐的桂皮香去哪儿了?
是不是寄错茶了?
打电话去问胡歌。
他说,这款肉桂,就是这个味道。
以前的工艺,以前的岩茶做法,为了保持茶的干度,为了让岩茶更久存放,一般会焙火重一点。
你想,一款岩茶要放三年五年,要保证这三五年的时间,它在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中,还能保持发酵后生成的香气和滋味,火肯定会焙高一点——只有火透了,火足了,叶片才不那么容易氧化还原。
火足一些的肉桂,再隔了年,再加上山场比较正,树龄又比较老,它的香气,前面四五冲,自然就是比较谦和内敛的。
像一位入定的老僧。
淡定,沉着,从容,持节守正。
他说服了我们。
于是,决定把这款极有特色的,极度像水仙的,拥有水仙一般沉郁香气的,拥有水仙一般醇厚汤感的陈年肉桂,介绍给列位看官。
这是一款出去斗茶时,可以让大多数茶友都失手的“神秘武器”。
百分之九十的概率,会被猜成水仙。
不信?试试就知道了。
《藏道》2020正岩肉桂
品鉴笔记
干茶:
条索粗大,紧结,较长,是一款树龄较老的肉桂。
叶片宽长有些似水仙。
整体色调以褐色为主。
干茶香闻起来,有浓郁的中药香,有轻淡的焦糖香,有一股陈年岩茶的岁月之风。
第一冲:
盖香是沉郁的,沉迟的,圆润的,和缓的一股香气。
有中药香,有陈香,还有轻淡似月影的兰花香——马虎的人,必定要将它当成一款水仙了。
汤水稠,滑,醇,厚,汤水中没有尖锐的桂皮香与花香,倒是兰香浑厚似提拉米苏,浓稠而口感丰沛丰满。
这般的汤感,更加的令人误会、误认为是水仙。
果然,粗心的李麻花一口下肚,就说,哎,水仙啊,好喝。
被我一巴掌拍在背上。
细细地咀嚼这款陈年肉桂的茶汤,韵味无穷。仿佛在读杜工部的一首诗,深沉,深刻,凝厚,直击心灵。
第二冲:
盖香老陈持重,仿佛老僧入定。
是一股陈香+药香的综合气息。花香极浅,只有丝丝缕缕,飘在盖上尾调里,似乎是这沉郁盖香当中的点缀——沉闷夏季傍晚的那阵清风,吹散了心里的闷热与阴霾。
汤水依然极度稠滑,极为醇厚,浆感丰沛,不知道的人,必定以为是水仙——至少是高丛级的。
只有水仙这种乔木,才会有这般浑厚的汤感。寻常肉桂,灌木种,以香气特殊、尖锐取胜,是少有这般浆感的。
汤水里,桂皮香几经挣扎,冲破了药香与稠滑浆感的封锁,冒出头来,但浆感太厚了,任凭桂皮香努力良久,也终究只突破了一个小口子,只发出一丝微弱的呐喊,罢了。
还是因为树龄与山场的原因,才会有如此可以媲美水仙的醇厚汤感。
第三冲:
盖香仍然是一股陈香。
是武夷山传统工艺里高火茶的气息——内敛隐匿,藏道守拙。
汤水极度稠滑,像酱油一样的汤色,莹满在杯中。仿佛来自岁月深处的珍藏与馈赠,稠滑无比,醇厚无比。
回甘里,有清浅的花香浮起,香气飘渺,如纱似影。
这种汤感,从前从未在肉桂茶汤里喝到过,真真是奇妙的感受。
水丝滑而柔,喉韵卓然,喉间清凉舒爽,令人不得不感慨,正岩山场的幽深,果真名不虚传。
这是我第一次,在肉桂茶汤里,感受到清晰明朗的“喉韵”。
不承想,这种感觉,如此的美妙。
第四冲:
带着薄荷感的药香,是盖上主香,花香清浅,如月影投水,朦胧迷离。
汤水中极度浓郁的药香,入喉是极浓郁的桂皮辛辣感。
到第四冲,一直在努力冲突稠滑汤水布下的厚实防线的桂皮香,终于得以崭露头角。
辛辣之后,喉间是清凉的薄荷感——好似饮下了一碗夏日凉粉,那种冰冰凉凉的喉间触感,令人舒服得只想再来一碗。
汤水稠、滑、醇厚依旧。
回甘升起渐慢,但回甘愈加清甜、甘香、清润,花香盈盈,水醇厚,亦很温柔。
是一位如山一般伟岸的男子。
白衣胜雪,青衫磊落。
看完这篇文章
# 您或许还对这些内容感兴趣 #
▼
……
第34篇:初心不改,方得始终(写在春茶笔记结尾)
第33篇:李麻花在茶园摔了一跤
第32篇:许久未去的茶厂,它如今是哪番模样?
第31篇:今年的春寿眉,竟然来得这样早
第30篇:有些白茶,看上去是白牡丹,其实是寿眉
第29篇:春光明媚,采摘清明白牡丹啦.....
第28篇:今天采到清明白牡丹了吗?
第27篇:试新白茶,是春茶季的日常
第26篇: 银针增产牡丹减产,茶山怪状有多少
第25篇:预订春茶退订之殇
第24篇:今年的第一场雷雨,它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来了
第23篇:茶山上的蛇为什么越来越多了
第21篇:白牡丹的盛宴来临
第20篇:寻访一个古老的村落
第18篇:阳光灿烂的一天,抛荒白茶迎来了采摘旺季
第17篇:那些不应该属于白茶的利益之争
第16篇:太姥山的雾与露
第14篇:大家盼望的倒春寒,终于来了
第13篇:春雨惊春清谷天,六个字写尽春白茶的一生
第10篇:菜茶为什么不能做银针?
第9篇:寂寞空庭春欲晚,方大师今年不开门
……
▼
2020年,小陈茶事“白茶春茶笔记”
……
作者 | 村姑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