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的桑蚕文化

蚕字上“天”下“虫”,自古就有“天虫”的美誉。从人们认识蚕开始,就发现了它的神奇,5000多年来,这条吐丝的小虫带给人类的不仅仅是可以做衣服的丝绸,而是一个奇迹、一种文化、一条通向文明的道路。

经过了漫长而艰难的摸索,大约在5000多年前,古人终于将野外的桑蚕成功驯化为家养,并且可以缫丝织绸了。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里,我们发现了“桑”“蚕”“丝”“帛”等文字。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也记载了许多关于栽桑养蚕、缫丝织绸、缝制衣裳的诗句。

我国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对桑蚕业都很重视,有“农桑并举”“一妇不蚕,或受之寒”的说法。每年到了春耕之时,不仅皇帝、诸侯等男人们要“亲耕”,王后、夫人等女人们也要“亲蚕”,以尽“蚕桑”之礼,以此为天下百姓做出表率。

源远流长的桑蚕文化

古人认为是黄帝的妻子嫘祖发现了可以将蚕茧的丝抽出来织布,并且亲手将养蚕缫丝的技术教给了老百姓。古人对嫘祖满怀敬畏和崇拜之情,尊称她为“蚕神”或“先蚕娘娘”。
清乾隆七年(1742年)建了先蚕坛(位于今北海公园内),作为清朝皇帝的后妃们祭祀蚕神的地方,里面种植的桑树历经数百年。1990年就被收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的颐和园长廊彩绘(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中,约有200幅人物故事彩绘,其中一幅就是嫘祖教民养蚕的传说故事。
1926年在山西省夏县西阴村发现的距今5000多年的半个蚕茧,以及2020年在夏县师村发现的一枚距今6000年的雕刻精细的石雕蚕蛹,使得很多专家认为,山西省夏县是嫘祖教民养蚕之地。在那个时代,我们的先民很可能已掌握了养蚕缫丝的技术。夏县西阴村也专门建立了祭祀“先蚕娘娘”的嫘祖祠。
先蚕坛
蚕、蚕纹等蚕的形象也被较早地刻在各类不同的器物上,并且人们制作了不同材质的蚕和蚕蛹等造型艺术作品。夏商周时期出现了大量的蚕纹青铜器和蚕形玉器。青铜器在中国古代是王权的集中体现,而玉是“礼天”和“祭地”的重要礼器。新石器时期出现的陶蚕蛹说明那个时期蚕已经被作为图腾来崇拜。汉代的鎏金铜蚕,仰头吐丝、金光灿灿,这样的“金蚕”大多作为王公贵族的殉葬品或者纪念品,可见蚕在当时社会的地位之高。
蚕是黎民百姓的经济来源,蚕虫和蚕丝的质量关系着普通老百姓的生计,因此先民也将对蚕的崇拜纳入到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每天在养蚕之前,都要进行祛蚕祟活动,用神器或者法术驱赶一切有害于蚕的病害、虫害和鬼邪等,因此民间有很多关于蚕的节日,在节日当天,人们通过各种方式祈求蚕神为蚕宝宝清病祛灾,以保蚕桑丰产,事事顺遂。
蚕形觿(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我国桑蚕业的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从事桑蚕织丝业的国家,自古就有“东方丝国”的美称。我国桑蚕织丝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商周、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和近现代五大阶段。秦汉时代,缫丝、养蚕及织绸技术逐渐上升到全新的发展高度。宋代已经开始设置蚕官来管理蚕事,桑蚕产业逐渐向南转移。北宋后期,扬州高邮大词人秦观所著的《蚕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本蚕业专著。
我国南方地区多属于温带及亚热带地区,那里的气候环境非常适合桑蚕的生长。目前,广西柳州已经成为我国第一大桑蚕养殖基地,在太湖流域的周边地区也有较大规模的桑蚕养殖。
四川古称蜀国、蚕丛之国,蜀就是蚕的意思。汉代,蜀地的桑蚕织造技术较为成熟,所产的蜀锦也为南方丝绸之路增添了一抹色彩。丝绸考古专家确认,大多数在丝绸之路上出土的汉唐织锦都是蜀锦。明清以来,浙江等地成了国内优质蚕丝的主要生产地,被誉为“鱼米之乡,丝绸之府”。
广州宝桑园使用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定为人类最佳的生态方式之一的桑基鱼塘,以塘基种桑、桑叶养蚕、蚕沙喂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的物质循环再生方式,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目前,我国20多个省份的农村都开展了桑蚕养殖,桑蚕养殖的覆盖面积已经达到了90多万平方米,桑蚕养殖业为我国经济发展也做出了巨大贡献。
桑基鱼塘
在传统养蚕过程中,最繁忙的是上簇,即将蚕收集、移放到簇具上,让其吐丝结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许多蚕房都安装了方格簇自动上簇装置,簇架可自动下降,让熟蚕自动上簇结茧,然后升高方格簇清理蚕房,提高蚕茧质量。
另外,缫丝技术也由原始的将蚕茧置于热盆汤中,用手抽丝,之后将丝卷绕于盆、筐上,改为运用机器自动缫丝。织造技术也由传统的将生丝分成经纬线置于木质纺织机上织成丝织物,改为利用自动化机器织丝。再加上印染技术的自动化,便可制出精美的面料和华美的服饰。
桑蚕机械化生产技术推广成为桑蚕业的必然趋势。规模化、现代化和技术化,是当前科学桑蚕养殖技术的主要特征。未来的桑蚕养殖技术将会依托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走向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方向。

本文节选自《百科知识》2021.07A

点击图片,一键下单

百科知识

《百科知识》杂志内容摘编,与读者互动,品牌宣传
443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读完文章点“赞”“在看”
将好“分享”给更多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