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读不下去的10本书”——你有几本?

2013年6月24日,广西师大曾发布调查报告“最读不下去的十本书”。这十本书中,《红楼梦》荣登榜首,《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名著皆榜上有名。欧美的经典名著《百年孤独》《追忆逝水年华》《尤利西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瓦尔登湖》《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都被判了无期徒刑。

近日看到这一则旧闻,把它转给我认为是饱读经典看遍名著的一作家朋友,其实掩饰着一个小心思,想证明自己长期读不进经典名著并不丢人。因为并不是我一个人在恐“名著”。曾经有一次当面听老作家王蒙讲,很多文化名人也读不进《红楼梦》。当时,我的自卑心理也得到过一丝慰籍。我一直试图从这种阅读自卑中走出来,一边寻找别人不读经典名著的例证,也一边听人劝告,硬着头皮读一些艰涩难懂的经典。但收效甚微。

直到读过11月23日中青报刊文《中学生一定要读“名著”吗》一文,我的心结才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释然。

作者孙善网是江苏省中学生阅读与写作大赛的一名指导老师,一个未读过“名著”的中学生写的《阅读是自己的》一文,近乎颠覆了他长期倡导中学生一定要读“名著”的理念。

主要理由是,中学生并不像他们指导老师,经过中文系系统学习,还没有进行专业的文学理论熏陶和鉴赏实践的锤炼。那些经典名著对中学生就是高山上的灵芝,他们看不到,看到了也够不着。于是,他们只好退而求次,读那些情节新奇、人物灵动、语言浅显的通俗作品。而《阅读是自己的》作者,正是读一些触手可及、心之所爱的非“名著”,并且获得了让老师信服的成长。

比起当下中学生,如我之类的读者不仅没有文学理论修养,甚至语文童子功都不如他们,而且还缺少这个时代学生因为要考试而必须要读经典名著的压力。所以,我们中的绝大多数读者读不进名著,不去读名著,怎么说都比中学生更有充足理由,更能得到理解和宽容。想想,我为什么要为此而自卑呢?

若干年前在电脑上学习“windows操作”,专业课老师讲授时,云里雾里摸不着头脑。找那些刚刚自己学会的同事讨教,反而效果更佳。现在有些老年人学习使用智能手机,孙子辈的年轻人不一定教得会,倒是与老年人中的内行相互学习更有效果。

小说《平凡的世界》的价值时不时在网上引发争议,反方极力反对学生,包括论者自己的孩子去读它。认为那不是经典,读它是浪费时间。因患经典名著心虚症的我自然不敢参与讨论。但正方有一位来自黄土高坡的80后青年文友的一句话让我记住了,“那些反对读《平凡的世界》的人其实是不懂'黄土地’。这本书在我的心中就是本好书。”

一门学问,一种技术,放弃正襟危坐,反而惠及常人。一本书对于一名读者来说,与其问它是不是经典,不如看它能否触动一颗心。如果以它的文学价值观不够前卫而禁读,这是否也是一种拔苗助长?

然而,那位阅读指导老师被颠覆的想法并没有走向绝对,他只是说中学生不一定非要读名著。我要补充一句,现在不读名著的中学生,不代表未来不读名著。我相信那位喜欢读书尚未读名著的中学生今后走近名著有大概率的可能。只是他以后读名著,会比中学生期间读名著更有效果。

著名音乐教育家周海宏教授在推广经典音乐时,面对中央党校以50岁左右为主体的学员说过,“你们到了听经典音乐的时候了”。音乐艺术和文学艺术相通,与经典为伍一般是要讲资格的。笔者正是熬到这个年龄,才谈得上染指过《红楼梦》。而走进更多的名著,除了要穿越一定时间,有的是通过儿时的连环画,有的是通过影视剧,有的是通过一篇文艺评论,有的是通过一首主题歌曲,有的是通过一堂讲座,最终才走进一个个文学艺术的高墙大院。

阅读具有审美能力层级的特征。如果说经典名著代表深刻和理性,那么非经典非名著带给读者的一定是更多的愉悦和感性。周海宏教授在他的音乐讲座中对当下人们的“感性素养”忧心匆匆。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感性素养参差不齐,最终会导致价值观冲突,影响物质世界的改变。普遍强调深刻理性的阅读鉴赏,是否也会丧失普罗大众的感性素养呢?

中学生就是要最大限度发展和提升对客观世界的感觉能力。阅读属于大众文化生活,它不等于专业研究。而绝大多数不属于文学专业也不从事文学艺术工作的读者,当然不能死磕经典名著,而排除对非名著的选择。他们保持对更广泛的文学作品的兴趣,就是保持社会主体的一种感性素养。普通读者的感性素养对文学艺术精英们的深刻理性,对经典名著的可探索性、耐读性和超越性,是一种塔基式的文化基础。对于推动社会进步,促进文化繁荣同样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