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鉴斋书房用具(八)—— 水盂 砚滴
水盂,装研墨用水的盛水器,又称水丞。水盂起源于汉魏,发展至明清两代。文人在使用中发现,用水盂往砚堂上倒水时,往往水流会过量。因此,为了便于掌控水量,就应运而生了另外一种器物,这就是砚滴。砚滴又称水滴、水注、书滴、蟾注等。砚滴与水盂的有所区分,带嘴的叫砚滴,无嘴的叫水盂。
文房用具中,一鉴斋收有多件水盂和砚滴。
水盂为古时文房用具中必备用具,盛水不过数滴,却有积水成渊的雅趣。目前所见水盂实物,以魏晋时为最早。晋代、南北朝时水盂多为青瓷。宋人赵希鹄在《沿天清录集》中注:“晨起则磨墨,汁盈砚池,以供一日之用,墨尽复磨,故有水盂。”明、清两代水盂品种丰富,有玉、石、瓷、料、紫砂等。
一鉴斋所用水盂,多为瓷、紫砂、角等材质。下图这件紫砂水盂,为晚清民国时期著名的紫砂作坊“铁画轩”所制。这件紫砂水盂,曾多次出现在一鉴斋文章配图中。
下图这件青花瓷水盂,是一鉴斋上镜率最高的一件水盂了。多数砚试墨,用的都是这件水盂。
另一件常用的青花瓷水盂,古意十足。
砚滴,滴水入砚的文房用具。晚清民国时期的许之衡著《饮流斋说瓷》有云:“凡作物形而贮水不多则名曰滴。” 砚滴要晚于水盂出现。从传世品和出土器物来看,砚滴的出现不晚于汉代,最早为铜制,后改为陶、瓷、玉、石等材质。其样式不定,历代均有创新。
砚滴相对于水盂,造型更加小巧别致。一鉴斋所用砚滴,多为铜、锡制,少量瓷质。
笔者每每外出,均会参观各地的博物馆,拍摄馆藏文房用具是必做的事情。下面展示一些博物馆馆藏水盂和砚滴。
武汉博物馆馆藏水盂:
苏州博物馆馆藏水盂与砚滴:
杭州博物馆馆藏水盂与砚滴:
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馆藏水盂与砚滴:
参考阅读:
海棠花
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进入一鉴斋微店
赞 (0)